亮相!这个地区的公园又双叒叕“上新”了!背后还有故事……

 一朵小花,一片绿叶,可能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整天好心情的来源,生活中的小确幸,从打卡一个新建公园开始,塔院城市森林公园开放亮相啦!

 

海淀这座有故事的公园,位于健翔桥以北、清华东路以南,西临小月河,东抵京藏高速,公园总面积14.3公顷是一座 “林城镶嵌、林城共生”的城市森林公园。

 

公园地处城市生态廊道不仅是京藏高速沿线生态绿楔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所在位置还与“塔院”有密切关联。

 

万历元年,明慈圣皇太后曾为遍融大师在此地修建多宝佛塔禅院,取名千佛寺,又称遍融塔院。

 

寺中主塔为八角七层灰砖砌壁,塔顶铺长琉璃瓦,塔角悬铜铃,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公园原址为腾退用地,2015年8月为疏解非首都功能,海淀区启动了京昌路楔形绿地棚户区改造项目,包括小月河群租聚集地以及万家灯火灯具城、盛宏达小商品城等14家大型综合市场开始腾退,腾退完成后,在原址部分地块上建起了塔院公园。

如今,宝塔虽已不在但“塔院”的地名却一直沿用了下来。

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塔院城市森林公园丰富的自然生态基底和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公园有着与众不同的魅力。

 

据海淀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的建设通过建立丰富的植物群落,着力打造城市森林绿肺,同时通过景观小品等细节设计,展现“塔”和“村”的历史变化,还原村域记忆。

 

塔院城市森林公园以志新路为界,分为南园和北园,并包含多个功能分区。在风格划分上,南园展现地域文化特色,北园注重森林认知与科普。

南园面积约5.8公顷,以体育健身、文化传承功能为主。通过梳理塔院地区的历史,提炼文化元素,设计文化符号,将“塔”和“村”的历史沿革以景墙、铺地为载体呈现出来,并融入到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形成独特的文化表达,为周边居民找寻历史记忆,提升归属感。

南园在建设过程中,还收集场地内遗留的砖、钢筋、玻璃等废弃材料,重新浇筑成特色桌凳,将“城市记忆”封存。这些“封存体”不仅能作为“城市家具”,提供休憩功能,还可以保留对原场地的记忆,作为纪念物讲述着城市的“前世今生”。

 

北园面积约8.5公顷,以休闲健身和森林科普功能为主,园内设计有山顶观景平台,生境展示木平台、林中儿童活动场地、林下健身休闲场地等活动空间,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健身游憩场地。

 

在设计方面,北园注重自然科普功能。园内以科普展台为核心,设置多种科普互动装置,并创造性地以“一粒种子的旅行”为线索,设计制作了“森林绘本”供孩子们阅读,增加孩子们与公园的互动性、增添了探索自然的乐趣,实现“识品种、观色彩、嗅气味”的多维度的科普体验。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户外活动需求,北园内安装有平衡木、秋千、攀爬架、木质桌椅等设施,并利用彩化铺装将场地划分成不同的活动空间,同时也可为老年朋友提供休闲游憩、散步健身的宽阔场地。

 

位于北园浅山风貌区内的“森林露台”,是全园的地势制高点。“森林露台”半悬挑于林间,站在露台上,春可赏花,秋可观叶,北园景色一览无余。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市民拥抱自然。在种植设计方面,塔院城市森林公园按照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要求,合理布局林窗、丰富林缘变化,打造了以乔灌为主,地被、花卉点缀的林地景观,在保证植物种类和生境多样性的同时,为地区“延绿增彩”。

森林里的中关村,公园里的科学城。“十四五”期间海淀区落实“两新两高”战略要求,提出建设“生态园林、景观园林、服务园林、科技园林、文化园林、安全园林”“六个园林”具体目标。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海淀区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全力推进“六个园林”建设,进一步利用自身天然禀赋优势把城市环境和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科技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开展公园绿地建设,持续打造高品质绿色空间,塔院城市森林公园。

打卡攻略:乘坐625、695等路公交至“南沙滩”站下车,步行约50米即到,导航可在高德地图搜索“塔院城市森林公园”

鸟语花香、碧水蓝天,生活在海淀怎能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