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故宫 探秘风云变幻的慈宁宫往事

有人戏称这里为“寡妇院”,有人说此地是“老干部活动中心”,皆因住在这里的女人也许是权倾朝野的垂帘太后,也许是风华正茂的豆蔻少女,但离了君王的婚姻生活,只能独处宫殿别院,修身、礼佛,伴青灯古佛,观朝廷风云演变。

  这里是紫禁城,这里就是慈宁宫,假若倒退几百年,假若在一个明媚的春天,跨过慈宁宫花园的门槛,可以看见林溪亭下碧波浅照,庭后玉兰满目花香。但你可知,身处此地的女子命运几何?这片土地下又蕴藏着多少秘密?

  你,可曾想过有一天,亲身探访此处秘境,亲见此地岁月沧桑?只要走到在慈宁宫花园东区的考古现场,一切秘密由此揭开。


 

  砖刻现实证

  夯土层演变两朝宫殿

  紫禁城里的女人,最是得宠的是皇帝的三宫六院,而最是受尊重的则非皇太后莫属。但早在明代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营建皇宫紫禁城时,其生母及嫡母都已早逝,所以并没有规划修建太后宫。

  这紫禁城的女子最是天上的繁辰,林中的百花,历朝历代的更迭,容颜未老却可能韶华易逝,怎会连一处安身之所都没有?

  在古代中国,以仁义忠孝为立国之本。孝,是天之经,地之义,不孝则不忠。自古君王更是崇尚孝道,皇帝的母亲身份如此尊贵,但紫禁城中的寝殿是从何时又是在何地构建,则一直是考古界有待实证的疑题。

  直到2014年,故宫博物院进行高压线管道工程,在慈宁宫花园东区找到了15层夯土,每一层都记载着一段岁月的变迁。

  在发现的夯砖层中,有砖刻“嘉靖十四年制”的字样,据此考古学家可以推断出宫殿的地基,以及这组夯土地基代的建筑是在明初,得出当年这座大殿的具体规模。


 

  16个磉墩现身

  嘉靖为母修建慈宁宫

  慈宁宫的修建可以说是源于嘉靖皇帝要为生母争一口气,因先帝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后无子,时年十五岁的堂弟朱厚熜才继位,年号嘉靖。

  嘉靖帝父兄早亡,仅与母亲蒋氏相依为命,继位三天后就下旨迎母来京。但先帝的生母张太后与权臣掌控朝政,可以说是并不把嘉靖帝母子放在眼里。

  史书描述,蒋太后入宫后,张太后依旧以“故事遇之”,就是说还是按照她当年藩妃的身份接待,间隙由此而生。

  嘉靖四年,张太后所居仁寿宫失火,嘉靖帝以“岁灾民困”为由,停罢仁寿宫的复健工程,这样两位太后都暂居他宫,嘉靖帝为自己的生母蒋太后挽回了面子。

  此后嘉靖十五年,嘉靖帝下旨在仁寿宫废墟上兴建慈宁宫,用以生命蒋太后居住,而张太后却无太后宫可住, 可见,嘉靖帝通过对两位太后居住地的修建,将二位太后的地位对调,照顾和太高了自己的生母蒋太后,算是报了当年的屈辱之仇。

  在对紫禁城内慈宁花园东院区域展开的考古发掘工作也证实,在故宫初建时期,大型宫殿建筑基础的形态、建筑的叠压状况、以及对早期建筑基址的利用方式都有所不同。

  其中按此区域内发现的磉墩遗迹推算,16个建筑磉墩用青砖以白灰砌建,残存21层,残高2.8米。而这一残存高度正是说明了嘉靖十五年对这一区域进行重新规划后,重新整治地面建筑后的结果。

  嘉靖帝为其生母蒋太后兴建慈宁宫,可惜蒋太后无福消受,住了没几个月就病逝了。但至此太后入住慈宁宫,太皇太后入住慈庆宫的制度却沿袭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