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京城曾有多处阅兵场

阅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史籍中已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但那时人们管阅兵不叫阅兵,而叫“搜”。如果是五年一次的大阅兵,就叫“大搜”。这种叫法一直到汉代才被“阅兵”一词正式取代,并且加入了演习的成分。然而,作为一种军事仪式、一种正规军队集训制度的“阅兵”是从清代开始的。那么,清代阅兵时都有哪些仪式?清代在京城的什么地方进行阅兵呢?

  清代阅兵:分为“简阅”和“大阅”

  清代阅兵有“简阅”和“大阅”之分。“简阅”又称“校阅”,是八旗、绿营由王公大臣或督抚定期检阅(验)部队的制度。“大阅”是皇帝检阅(验)部队训练成果,考察部队战斗力的隆重阅兵仪式。“大阅”始于清廷入关前,皇太极曾于天聪七年(1633年)在盛京(今辽宁沈阳)北郊举行过“大阅”。此后,康熙、乾隆、嘉庆等皇帝阅兵的记载不断出现在各类文献中。雍正以后,“大阅”制度更加完善、周密。乾隆三年(1738年)明确规定:“以后大阅,皆按照顺治十六年定例三年一次,其办理事宜照雍正六年(1728年)规定举行。”


 

  《八旗阅阵图》局部

  每逢“大阅”,钦天监先择吉期上奏皇帝,皇帝批准后,有关机构分头准备。首先是由“武备院”(顺治十八年,即1661年前称“兵仗局”)在阅兵举行地搭建御用营帐,营帐后设圆幄,以备皇帝小憩及更换甲胄用。到了阅兵的当天,高奏礼乐,皇帝前往阅兵营地,兵部恭请皇帝更衣,去礼服,换盔甲,然后在王公大臣们的簇护之下,登上阅兵台,此时军乐高奏,“大阅”开始。阅兵的规模盛大,参加的人数少则四五千人,多则两万人以上,所用器械旗纛、枪炮、金鼓、海螺等,数量极为可观。

  康熙年间,阅兵地点不固定,到了乾隆年间,阅兵地点基本固定,除了在南苑定期阅兵外,还在香山、西苑检阅御园护军将士,并在这两个地方各修建了一座用于阅兵的“阅武楼”。此外清代在卢沟桥、玉泉山、东安门外(今新东安市场)和德胜门外也举办过阅兵,相对来说规模较小。

  清代不仅经常举行阅兵,而且十分注重武备,并多次强调八旗训练的重要性。康熙皇帝曾说:“国家武备不可一日懈弛。旧例每岁必操练将士,习试火炮。尔部(兵部)即传谕八旗都统等,预为整备,朕将亲阅焉。”乾隆皇帝曾在一次“大阅”后言道:“国之兴衰,兵之士气所彰显,大阅为慑敌之势,振民之盛,显军之强。”

  除了皇帝亲自参加的“大阅”外,“简阅”的形式也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钦派检阅,由练兵处、兵部、陆军部奏请皇帝,钦派知兵大臣数员前往阅兵。阅兵内容有“军容、军技、军学、军器、军阵、军律、军垒各项”。


 

  乾隆着戎装阅兵

  清代的阅兵经过一个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到乾隆年间已逐渐成为一种彰显军威的礼仪。

  南苑阅兵场:每三年举行“大阅兵礼”之地

  南苑位于北京城南十公里处,原是元明清三朝皇帝出游狩猎的地方。清代在此设阅兵场,皇帝每三年在此举行一次“大阅兵礼”。其具体地点位于今天的西红门东北侧的南苑机场一带。据《大清会典》记载:“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圣祖仁皇帝幸南苑大阅。择南苑西红门内旷地,八旗官兵枪炮按旗排为三队。圣祖仁皇帝率皇子等擐甲,前张黄盖,内大臣、侍卫、大学士及各部院大臣均扈从,后建纛。圣祖仁皇帝周阅八旗兵阵,阅毕驾还行宫。特降敕谕,申明军令,宣示于大阅之地。是日未阅前,官兵均赐食,阅后赐酒。

  乾隆四年(1739年)11月,乾隆皇帝在南苑进行了即位后的首次大阅兵,参加检阅的八旗精锐部队近两万人。宫廷画师金昆等人奉命所画的《八旗阅阵图》,对这次大阅兵的盛况作了形象逼真的描绘。八旗将士各执红黄蓝白等本旗,身着阅兵礼服分阵排列,号角高扬,军旗猎猎,一眼望不到尽头,其场面蔚为壮观。据清史档案记载:“上(指乾隆皇帝)躬御甲胄,乘马出,试射,连发七矢,皆中的。兵部堂官奏请阅阵,上亲阅队伍,兵部堂官前引,总理大臣、满洲大学士、内大臣侍卫前引后扈,皆擐甲乘马”。由此可见,即位不久的乾隆皇帝意气风发,穿戴盔甲,腰上佩刀,挂着弓袋箭囊,胯下是一匹高头大马,英姿勃勃。

  这次阅兵,规模之大,阵势之强,前所未有,史籍多有记载。此后每隔三年,乾隆皇帝在此举行“大阅兵礼”。咸丰年间,随着清王朝的衰落,“大阅兵礼”被逐渐取消。

  西苑阅武楼:检阅御园护军之地

  西苑阅武楼位于颐和园东宫门外东南侧不远处,也称西苑校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绘制的《五园图》中有所标注。它处于“清漪园(颐和园)之东,畅春园之北,圆明园之西,乃护军训演及圣上阅武(兵)之地。”

  阅武楼建于乾隆年间,坐北朝南,其建筑结构为三层。第一层为月台,南北长,东西窄,高6尺6,外侧用条石包砌。第二层为方城,前后平列三门,城高1丈9。第三层为城楼,为歇山庑殿顶,上悬“诘戎扬烈”之匾额,其抱柱上有两副对联,一联为“辑宁我邦家,以时讲武;懋戒尔众士,于兹课功”,另一联为“讲武惟期征有福,居安每念式无愆”,均为乾隆皇帝御书。

  阅武楼南侧是一处设有围墙的硕大阅兵场。按照八旗军的训练制度,每月初二、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在本旗小教场进行操练、步射、骑射。每年的春秋二季,皇帝要在此检阅御园护军(也称“枪营”)。枪营由各旗挑选的官兵组成,除列队行进仪式外,还有骑射表演,对击中目标的优胜者,皇帝都有赏赐。

  据记载,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春,乾隆皇帝在此检阅御园护军后龙颜大悦,即兴赋诗《阅武楼作》,并邀请30位前锋校(相当于排长)以上旗营官员到清漪园内赏景赴宴,将宫廷御酒“菊花白”赐予将士们品尝。


 

  《八旗阅阵图》局部

  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除了将京西多座皇家园林焚毁外,还将距清漪园咫尺的阅武楼焚毁,只留下月台,从此清廷再也没有在此举行过阅兵仪式。清末民初在阅武楼附近形成聚落,遂成街巷,仍称阅武楼,其尚存的月台等残迹在2007年被开发商拆除,而今已无踪迹可寻。

  团城演武厅:检阅八旗精锐部队之地

  在香山南麓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这就是清代皇帝阅兵的场所,也是清朝特种部队“健锐云梯营”演武操练之地——团城演武厅。它是北京仅有的一组别具特色的城池式武备建筑,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

  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皇帝发兵平定四川境内大渡河上游的大金川土司叛乱。叛兵凭借当地高大的碉楼顽强抵抗,战事久拖未决。于是乾隆皇帝下令按照云梯攻城的战术,在北京西郊香山脚下组建云梯部队“健锐云梯营”,进行训练。不久,这支精锐部队再赴金川,平定了叛乱。

  团城演武厅始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其团城又称“看城”,为平面椭圆形的城堡建筑,东西长50.2米,南北宽40米,墙体内外皆为青色大城砖砌筑,高9.8米。城的南北各有拱形门洞,南门额为“威宣壁垒”,北门额为“志喻金汤”,城上建有南北城楼,南城楼面宽五间,北城楼三间,四周围廊,重檐绿琉璃瓦剪边歇山顶,东、西城垣各有一条马道通达城顶。团城南侧为演武厅,厅南为宽阔的演兵场。


 

  团城演武厅

  阅兵演武厅位于整体建筑的中轴线上,坐北朝南,面宽五间,宽21米,进深二间,深10米,两侧有廊,前三间出轩,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筒瓦,绿琉璃瓦剪边。厅内设皇帝宝座,两侧悬挂乾隆皇帝御书的对联:“选士励无前远宣伟绩,练军垂有久永视成规”。

  健锐营作为特种部队驻扎香山后,平时在各自营房训练,定期到演武厅进行合练,并接受皇帝的检阅。有史料记载,自团城演武厅兴建后,乾隆、嘉庆、道光等多次到此阅兵。尤其是作为健锐营的创建人的乾隆皇帝,每次阅兵之后还即兴赋诗,鼓励八旗将士。仅《日下旧闻考》就记载了御制阅武诗15首。

  据传,有一年秋季,乾隆皇帝在演武厅检阅完八旗将士后,即兴换上一身戎装,骑上骏马,手勒马缰,腰挎剑囊,随即策马扬鞭,驰骋于演武场上。众将士一见,山呼万岁,随即也策马扬鞭,尾随其后,演武场上尘土飞扬,杀声一片,场面好不壮观。清代画师曾绘制《健锐营演武图》,形象地描绘了乾隆时期健锐营士兵进行合练,接受检阅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