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路是龙脉?串串京城的这些“龙”胡同

北京有一条从永定门至钟鼓楼之间、长达7.8公里的中轴线,被形象地称为龙脉。其实,在老北京的胡同中,也有很多都含“龙”字。


 

  飞龙桥胡同

  位于南池子大街路西,原名飞虹桥胡同。据《北京市东城区地名志》载:“飞龙桥胡同,清朝属皇城,此地为明南城龙德殿的一部分,殿后原有飞虹桥,其桥南北有牌楼曰飞虹、曰戴鳌。因龙、虹音讹,胡同得名飞龙桥,今桥已无存。清宣统时称飞龙桥,民国沿称,1949年后称飞龙桥胡同。”《京师坊巷志稿》有“飞虹桥,虹俗讹龙”记载。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冰窖胡同并入。

  上龙南巷

  位于青年湖南侧,民国时称上龙大院,1965年将上龙大院南部改称上龙南巷。据传该胡同得名与井有关。过去上龙南巷和上龙西巷统称上龙巷,在巷内有一口水井,井水清凉甘甜。旧时每天早上皇宫中的水车就来到这里,装满水后运回宫中,为帝后们御用。过去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所以这口水井就叫成了上龙井,胡同因此而得名。相传这口井的位置就在上龙南巷和上龙西巷之间。

  龙头井街

  位于地安门西大街北侧,据传该街原有一口井,旧名“人头井”,附近有座古庙。清朝时有一年大旱,别处水井的水位急剧下降,唯有“人头井”的水却一直很旺。有一天有人来井上提水,见井里有一个龙头在晃动着,好像正在吐水,消息传开,人们争相观看,于是“人头井”便改名为“龙头井”。其实,井中哪有什么龙头,而是庙殿上的鸱吻倒映在井水里,形似龙头,此后这口井所在的胡同被叫成了龙头井街。

  二龙路

  位于西单北大街西侧,原称二龙坑。早在元代,这一带曾是玉河分出的两条弯弯曲曲的河汊,明永乐年间建都北京时,以玉河作为都城的重要水系,称大明壕。这两条河汊由于靠近刑部大堂和牢房,此水系正巧流经刑部大牢院墙之外,无形之中就形成了护院之河。到清代,由于忽略河流清淤,遂成两个弯弯曲曲的水坑,被称为二龙坑。《京师坊巷志稿》将今二龙路这一带称为“二龙坑”。民国初年(1912年),二龙坑被填平修路,形成了街道,称二龙路。

  龙须沟路

  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因紧邻龙须沟而得名。《北京市崇文区地名志》载:“龙须沟最早见于清宣统年间《清北京城》图,原为一条水沟,北起正阳门大街迤东沟巴胡同、精忠庙街、中经金鱼池东流,沿着天坛北坛墙,过红桥,折向东南,经东四块玉一大片苇坑,入左安门内,西入龙潭湖再出南城入护城河中。因这条水沟狭长,最宽不足四米,窄处只有一米,但是弯弯曲曲很长,所以人们称它‘龙须沟’。”早年间这是南城一条又脏又臭的水沟,《京尘杂录》提到它时,不得不写上“今皆掩鼻而过”。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整治变成了一条清水沟。老舍先生以此沟的变化为题材写下了话剧《龙须沟》,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名而为人们所熟知。

  龙潭路

  位于龙潭公园北面,因龙潭湖而得名。龙潭湖原为明代修建外城后留下的一片窑坑,西部为龙须沟污水排泄处。1952年整修成三个人工湖,因与龙须沟成首尾之势。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起名为“龙潭湖”。1984年后东湖建为龙潭公园,沿湖以龙为主题建有龙殿、龙亭、龙潭、龙山、龙门等“龙景观”,此后将其北侧的道路和街巷以“龙潭”而命名。

  龙凤里

  位于原宣武区中部,于1997年危改中拆除,建成法源寺西里小区。据《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载:“龙凤里清时称‘楼房坑’。因由北向南地势逐渐洼下,至南端为一大院,暴雨积水难泄,成坑。又因南端东侧有一旧式楼房,故称‘楼房坑’。民国以后,谐音为龙凤坑。1965年整顿街巷名称时,改称龙凤里至今。”

  龙泉胡同

  地处菜市口大街东侧,因胡同中的龙泉寺得名。该寺为元代建筑,明成化四年(1473年)改建,清康熙年间重建。寺内原有龙泉井,水味甘甜。1949年以前附近多为菜地、苇坑,仅有几十户居民,此后逐渐形成街巷。1960年寺内建筑拆除改建,1965年邻近的街巷被定名为龙泉胡同。

  龙爪槐胡同

  位于龙泉胡同西侧,据《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载:“龙爪槐胡同原称龙爪槐,因地原有龙树寺,寺内有古槐,树状似龙爪,称龙爪槐,故寺定名龙树寺。龙树寺周围也因寺内古槐,称为‘龙爪槐’。晚清,龙树寺是文人雅士游览吟咏酬唱之地。”早年这一带空旷荒凉,1949年后渐成居民区,1965年附近街巷定名为龙爪槐胡同。今陶然亭公园内抱冰堂所处位置,即为龙树寺遗址。

  “老虎洞”原本也是“龙胡同”

  在东城沙滩附近、景山东大街东,有三条胡同分别被叫做“东老胡同”、“西老胡同”、“中老胡同”。最早,胡同的名字叫“老虎洞”。其实,这里原本是“龙胡同”。

  元大都是蒙古人当皇帝时建的,许多地名、胡同名用的蒙古话。所以,老虎胡同叫“扒儿胡同”;“龙胡同”呢,蒙古语发音是“娄胡同”。黑龙江,蒙古话就是“哈喇娄”:“哈喇”是黑色,“娄”是龙(见《郎潜记闻》)。“娄胡同儿”叫白了,变成了“老胡同儿”,后来就被写成了“老虎洞”!笔者推测,元代此地当有一座规模较大的龙王庙。见诸文字记载的是往北的二眼井胡同,曾经有座龙王庙(见《东城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