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朝定都的南北之争

 王洪波

《山河月明》正在热播,这部以永乐皇帝朱棣为主角的历史题材剧,时间跨越洪武、永乐两朝数十载岁月,涉及明代中前期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永乐帝在位期间北征蒙古、南平安南、营建北京、疏通运河,完成了诸多彪炳千秋的历史功绩。永乐帝迁都北京,奠定了北京的都城地位。

 

 

金元缘何建都北京地区?

山河之险,关塞之固,是古人都城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如古都长安:“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渑,北靠黄河,南向伊洛,也成为诸多王朝都城所在。北京作为国家都城,同样跟其山川形胜有重要关系。

早在秦汉,甚至更早,古人对北京山川形胜与优越区位已有认识。《史记》记载它是“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南通齐赵,东北边胡”。这里正好处于农耕与游牧民族的交会地区,各民族之间可以互通有无,由此成为渤海与东北之间的一大都会。按照《明一统志》的说法,战国时期苏秦在游说燕文侯时认为“燕地方千里,带甲数十万,此天府之国也”。所以从秦汉到隋唐,尽管北京没有成为国家都城,但一直是北方军事重镇。

宋辽时期,中原王朝在失去幽州屏蔽之后更感受到切肤之痛。北宋范镇《幽州赋》中说幽州“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天下”。南宋理学家朱熹从堪舆的角度,认为北京是“天地间好个大风水”,因为“山脉从云中发来,前面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嵩山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重案,江南五岭诸山为第三重案”,所以“古今建都之地皆莫过于冀都(今北京)”。也是在宋辽时期,在辽国五京体系中,今天的北京属南京析津府,有了“京”的称号。

金元在都城选址上对北京更加青睐。金代海陵王在迁都燕京时,有大臣说: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北面居庸、古北、松亭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形势雄伟”。元世祖忽必烈在确定都城的时候,大臣分析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

既然金元时期北京已经成为国家都城所在,那为什么明初洪武年间都城没有选择北京而是选择了南京呢?一方面,朱元璋的从龙将相大多江淮子弟,不大愿意离开乡土。另外也有人认为北京地区“王气”已尽,不宜建都。当时翰林修揆鲍频就说:“胡主起自沙漠,立国在燕,及是百年,地气已尽。”而南京作为兴王之地,不必另选都城。

永乐迁都分几步走?

北京是华北平原与西北蒙古高原和东北松辽平原之间各条通途的枢纽,以其为都城,可以同时控制农耕、游牧、渔猎三大区域。从历史大势来看,隋唐以后中国政治中心有明显向东转移的趋势。北京“内跨中原,外控朔漠”的地理位置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尤其宜于定都,而以金陵为都,位置偏南,难以控制朔北。

也是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在北方锻炼出来的精兵强将,燕王朱棣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登上了皇位。作为起家之地,朱棣心知北京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在即位之初就酝酿迁都事宜。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礼部尚书李至刚等言:“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承大统,其于肇迹之地皆有升崇。”北平作为“皇上承运兴王之地”,应该按照高祖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师。永乐皇帝于是下诏“以北平为北京”,称“行在”,改北平府为顺天府。

为营建北京,永乐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作。

首先,移民充实北京。元末明初屡经战乱,土地多有荒芜。朱棣即位后多次在北京地区免赋、赈灾、移民、垦田,包括“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徙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实之(北平)”等。

其次,治河通漕转输。为营建北京,永乐年间重新疏浚开通了大运河。永乐元年(1403年),开卫河“令河南车夫由陆运入卫河,转输北京”。永乐五年(1407年),“发民丁二十万浚疏北京河道”。永乐九年(1411年),发民工三十万开闸河(即会通河)北至山东临清与卫河会,南出徐州茶城与黄河合。永乐十三年(1415年),凿清江浦,导湖水入淮,漕船直航于河。“自是漕运直达通州,而海、陆运俱废”,岁运多至五百万石并砖木瓦石至北京。

第三,伐木采石备料。永乐四年(1406年)闰七月,诏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宋礼等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等处。湖湘地区以“十万众入山辟道路”,并凿石、制砖、烧瓦,运集京师。

第四,大规模营建宫殿城阙。永乐五年(1407年)兴建北京宫殿。永乐十三年(1415年)“修北京城垣”。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一月,复诏群臣议营建北京宫殿,命泰宁侯陈珪“掌缮工事,安远侯柳升、成山侯王通副之”。永乐十五年(1417年),建成北京西宫。永乐十七年(1419年),“拓北京南城”,将原来的大都南城墙向南推展至今东西长安街一线。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一月,北京宫殿城池告成。“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划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北京城的营建前后延续了15年之久,有20多万工匠,上百万民夫以及大量兵士投入到宫殿建造工程,“工作之夫,动以百万,终岁供役”。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日,正式迁都北京,永乐帝朱棣御奉天殿,受文武百官朝贺。永乐帝诏告天下曰:“眷兹北京,实为都会。地势雄伟,山川巩固。四方万国道里适均。惟天意之所属,实卜筮之攸同……置郊社宗庙,创建宫室。上以绍皇考太祖高皇帝之先志,下以开子孙万世之弘规。”从此,北京改称京师,而在习惯上仍称北京。南京则降为陪都,南京诸衙门印信,皆加“南京”二字。

都城之争持续了多少年?

永乐十九年(1421年)四月初八日,北京宫殿建成不足百天,宫中失火就把新落成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全部烧毁。因为迷信,对迁都批评和反对的奏章一下子涌现出来。甚至有官员提出北京是金元故都,不能作为中原都城,何况“金祚仅百年,元祚不盈百年”,说明这里不适宜建都。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驾崩,明仁宗朱高炽即位。仁宗做太子时长期居守南京,他认为以北京为都城:“南北供亿之劳,军民俱困”,而“四方向仰,咸属南京”,所以决意将都城迁回南京。

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仁宗皇帝正式决定还都南京,时间定在次年春天。北京“仍称行在”,诸衙门皆加“行在”二字。但不久仁宗暴逝,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对于还都南京并不积极但也不好公开反对,所以北京仍称“行在”,而以南京为京师。不过皇帝与文武百官上朝处理政务仍在北京。在此期间又开北京营建工程,事实上已经放弃了还都南京的想法。

宣德十年(1435 年)明宣宗卒,其子朱祁镇即位,改元正统,是为明英宗。此后北京又进行了大规模营建,包括三宫两殿重建、中央各官署的建设、京城九门及城墙的改建。北京再一次恢复了“京师”地位。正统六年(1441年)九月诏告中外,“定都北京,文武诸司不称行在”,最终确定北京为都城,而以南京为陪都。

从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到1441年最终确定北京为都城,明代国都之争绵延近百年,但自永乐迁都之后,北京一直作为实际上的国家都城发挥着作用。永乐帝雄才大略,力排众议,将都城自南京北移近三千里,加强了对北疆和东北疆的统治。在都城营建过程中,城市布局严整,层次分明,规模宏伟,建筑壮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建设的典型。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科院历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