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钟寺又名觉生寺,这个名称下面包容着很多身份,但它不再是一个还可以供人观览的“著名寺庙”,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从三环路上坐车疾驰而过。大钟由谁铸造?历经百年沧桑又经历了怎样的命运沉浮?下面,我将给大家讲述今天的故事。
大钟寺,在北京的各种媒介上,在大多数北京人的脑海中,这里指代着不同的地理事物。
它曾经是北京城著名的蔬菜批发市场,现在是轻轨一站,是第四代商业模式代表——大钟寺国际广场所在……
从北太平庄一直往西,铁狮子坟、北影厂、蓟门烟树、首都体育学院……
一路上高大建筑不多,多是一些临街的汽修和汽配的小店面。在一圈方正的围墙内,大钟寺的古建筑群显得格外醒目。寺院坐北朝南,对称布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藏经阁,由南向北依次排开。其实这种建筑格局是佛教寺庙里最常见的,所有人到这里来的目的就是,看寺院最深处大钟阁里的永乐大钟。
刚一踏入钟阁,迎面撞见的不是钟,而是青灰色的“钟壁”。钟太大了,填满了阁楼上下两层,余下的空间仅容旋身,想窥到大钟全貌非常困难。
铸造这样一件硕大无比的“钟中之王”,费工、费钱、费料,而且除了偶尔满足听觉感官,没有任何实用功效。但正所谓“盛世铸钟”,“功大者为钟”,这口巨钟的铸造年代,适逢国力强盛,下令铸造它的人又是位居至尊。
这个人,就是明永乐皇帝——朱棣。在他下令铸钟的同时,郑和的庞大船队已经第二次在西洋中扬帆航行。印度洋遥远的的季风也扇起了铸炉熊熊的火焰。不知道这硕大钟体的第一次撞击是否由永乐帝亲自来完成,但那直干青云的“谹谹”不绝,这是他期盼已久的“强国之音”。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大钟在正式的文献中都被记载为“华严钟”或“景云钟”。但民间习惯一直称它“永乐大钟”,这似乎是对强盛的永乐时代最好的记忆。
在历史上,这大钟硕大的身躯被长距离地移动过两次。
一次是从城内(现在的钟鼓楼附近)搬运到西郊的万寿寺悬挂。另一次就是从万寿寺搬运到今天的大钟寺所在。
万寿寺时代:
大钟的万寿寺时代主要是明朝中后期。位于西郊水陆交通要道的万寿寺,在明清两代都被作为皇家大型寺院,地位显赫。
有文献记载,大钟被悬挂在万寿寺内巨大的钟架上。早晚各鸣响一次。每次撞击,需要有六个身强力壮的僧人合力挥动鲸鱼状的钟棰。在明代人所著《长安客话》中有记载,“昼夜撞击,声闻数十里,其声谹谹,时近时远,有异它钟”。
“谹谹”不绝的钟声可以远达几十公里外的通州。
满清皇室:
到了雍正王朝,皇帝不知为何,又想起了西郊这口被遗弃已久的大钟。并派人将它从万寿寺迁移到西北面数里外的皇家寺院-觉生寺。这个寺庙是由雍正亲自敕建。
关于这次搬迁,文献记载,在数九寒天,沿途凿井取水制成“冰路”,动用大量的人力、畜力用数月时间方才迁移到位,可见工程之巨。拥有了永乐大钟的觉生寺,在清中后期一直担负着一项特殊的使命——供奉皇帝祈雨。每当京都及京畿周边地区民生艰难,皇帝将率领文武百官到一些特定的地点进行“祈雨”。
首选是天坛,其次就是京城北郊的觉生寺。在清代史料中有详细的记载,众位帝、王亲临觉生寺拈香祈雨,其活动一般要持续十数天,在此期间,亲王贵戚轮流拈香守护,至开坛祈雨,皇帝、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齐聚觉生寺祷告天降甘霖。履行一系列的祭天仪式之后,总要敲动大钟阁的“永乐大钟”108下。
尽管如此,这铸造于盛世的大钟,却每每在灾荒年景因祈雨而奏响,多少包含着人世生存的艰辛和无奈。
在永乐大钟的内外壁上,铸满了汉文佛号、经书,或梵文咒语,共计一百多种,二十三万多字,人们通称为华严经。佛门有“闻钟声、烦恼轻”一说,每击一棰,其声“以耸众生之耳目,以振震旦之生灵”。永乐大钟每响一声,钟体所铸经文、佛号及梵语也随着钟声被送入人耳,直抵人心,等同诵经一遍。“每击,八十一卷三十二分,字字皆声。是一击,竟华严一转……”
按《北京寺庙历史资料》记载,觉生寺庙会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会期。在清代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觉生寺庙会:“十日之内,游人纷集,士女如云。长安少年多驰骤车马以为乐,超尘逐电,劳瘁不辞。一骑之费,有贵至数百金者。”可以看出,当时的大钟寺周围十分空旷,游人在这里可以从事各种娱乐和贸易活动,甚至可以进行赛车和赛马。
满清帝制从中国大地上彻底消失,觉生寺供奉皇家祈雨的使命到上世纪初自行废除。除了春节庙会期间的热闹非凡之外,这里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供释子修行的清净场所。每年的除夕之夜,觉生寺还会在子夜时分敲响永乐大钟。
钟声不仅涤荡在空中,也回响于人们的心灵。静寂的夜空,在灯火万家的古城,守夜坐岁的人们在这“字字皆声”的神秘佛号中,默默祈福。
新中国:
解放之后,庙会停止了,僧人返俗,大钟寺的庙产也收归国有。到1956年为止,寺庙大部分被北京市某食品厂占用,各种殿堂建筑成了该厂生产果脯、汽水饮料和食品的车间。寺庙内外一无管理,二无修缮,昔日的皇家寺院凋落残败。寺中的文物大部分散失殆尽,只有大钟阁和巨大的钟体无人能够撼动,满身蒙尘。
到20世纪七十年代末,大钟寺终于又被人们想起。大家艰难地将其从厂房的杂物堆中一点点刨出来,擦拭干净。随后,成立了大钟寺文管所,再之后,升级为大钟博物馆。现在,我们到这里,又能见到整饬一新的寺院,还有沉稳如故的永乐大钟。
我最早对钟的印象,只是儿时乡村学校上下课敲击的那种“当”“当”的金属体。声音清脆、空灵,还有共振带出的尾音。但眼前这座小山一样也被称为“钟”的巨大物体,也能够击打出声音吗?我在拼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听说每年除夕,大钟寺还会敲响新年钟声。遗憾的是,我在离它很近的海淀生活,却从来没有在夜空中听见过来自它的声音。
在这个秋日的午后,我又一次光顾大钟寺。抚摩着冰冷的钟体,辨识着密集而工整的梵经佛文,我暗忖,这诵经无数的大钟是否有了灵性和记忆。
踏出寺门,即将把自己的身体又湮没于车流人海。隐约间,似乎听见了身后大钟发出一声轻叹。
“声闻数十里,其声谹谹,时近时远”,这种声音的盛况将永远只能在城市的记忆中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