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里的秘密之"佛香阁未解之谜"

北京城遍地古迹,颐和园是最出名的古迹之一,这座始建于乾隆时期的皇家园林,究竟什么时候对老百姓开放的呢?且听小编给大家讲来。


 


 

  佛香阁未解之谜

  上世纪70年代,清史专家王道成与耿刘同、叶捷春准备编写《颐和园》,在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查询相关资料时......

  意外发现一张贴着两个黄签的图纸!其中一个黄签上写着“恭呈慈览”,另一个写着“依旧式重建”,于是,史学界,关于佛香阁到底是9层还是3层之谜就此解开。

  佛香阁是乾隆参照杭州六和塔样式设计建造的,当年本计划修建9层,但修到8层时意外倒塌。同时,北海琉璃塔工地也发生火灾,乾隆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于是将其改为三层设计。


 

  民国时期的佛香阁老照片▲

  可要说佛香阁最离奇的事!还得是上世纪80年代末那佛像与佛头的故事,现在颐和园佛香阁里的佛像来自城内鼓楼附近寺庙,当年运来的时候并不完整。


 

  有人提议用70年代从昆明湖捞起的那半个铜佛头试试.....这一试不要紧,两者似乎原本就是一体的两者为什么能合为一体,这个谜团到今天也没能解开。

  颐和园也会长个

  从清漪园到颐和园,改变的不仅仅是名字,虽然颐和园表面上延续了乾隆时期的设计,整体上颐和园却比清漪园变矮了。但也有“长高”的德和园大戏台就是增高的一个。


 

  这里原是一层的戏台,叫怡春堂,也是慈禧的专用戏楼,她嫌原先的太小,就重修成三层的大戏楼。


 

  除此而外,颐和园的围墙也长高不少,原因就在于清末时,全国都在闹革命,革命党人屡次派人刺杀朝廷大员,慈禧因担心自己的安危下,令颐和园的墙要增高三尺,于是,颐和园的围墙便成了今天的样子。

  看不见的警戒线

  嘉庆二十二年,满州旗人得硕亭出版《草珠一串》,这首诗不光写了清漪园的美,也说明当时百姓是可以到铜牛身边的。


 

  实际上早在明朝,这里就是百姓踏青的地方,等到乾隆开始修建清漪园的时候,为了不与百姓争利有人建议修一道看不见的“警戒线”。


 

  昆明湖东岸的文昌阁▲

  这条警戒线就是今天文昌阁一直到廓如亭这段,廓如亭东南面以前是一片稻田,碰上好天气甚至能看到西直门城楼。


 

  廓如亭▲

  廓如亭以东成为百姓游玩的场所,廓如亭以西至十七孔桥、南湖岛则成为皇家禁地,这里成为一道看不见“警戒线”。

  乱世中颐和园的艰难开放

  我们常常去颐和园赏玩,但谁知道,颐和园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呢?


 

  1912年2月12日,溥仪宣布退位,作为和平交权的代价,民国政府给予清室每年400万元经费,且故宫、颐和园等地仍为皇家私产,而颐和园原本是为溥仪迁出紫禁城后准备的住所。


 

  但溥仪退位后,中外人士纷纷要求到颐和园参观。于是,1913年4月24日,清室有条件开放颐和园,具体为每月阴历逢六日为参观日,每次参观,从上午九点到下午六点,而且只对各政党及军学界人士开放,每次,以十人为限,女士不得进入。可见,当时参观颐和园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妇女界,强烈反对“女界概不发照”的规定,所以,章程实施不久后便不得不放宽,女士可凭特殊执照入园参观。

  这一时期,颐和园还没对百姓开放,直到北洋政府由于财政困难,导致皇室经费逐年欠缺,为了增加财源,1914年清室提出,《颐和园等处售券试办章程》,于5月6日正式售票开放颐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