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正房、倒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围合成一个口字形,中间是一个庭院。从择地、定位到确定建筑的尺度都极讲究风水。其大门以广亮大门最具代表性。徜徉在北京的胡同,两侧大门紧闭,一枝出墙的榴花,剥落的岁月,还有头顶呼呼的鸽子哨,香椿树枝儿出墙,黄昏的胡琴过门儿,这种宁静的的京味儿,我有多爱。
四合院的大门有六种形式,分别是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墙垣式门和西式门楼,此外还有一个垂花门。最高级别的是“广亮大门”,门板装在后柱上,大门和门廊占一间屋子大小,门外的两扇墙呈外八字形状。从建筑上说气派,从风水上说敛财,向伸开手往怀里搂。在北京住这种院子的人非富即贵,“富”是富可敌国的那种富,“贵”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种贵。到了晚期就比较混乱了,很多宅子转几次手,主人人也不一定有多富贵。清末民初也有不少人为了气派,把自己家的大门修成广亮大门。
比广亮大门低一等的四合院大门是“金柱大门”,门板装中间那根柱子上,也就是房檐的那根柱子上。因此门的进深不如广亮大门,其门外比门内浅,门外占四分之一,门内占四分之三。金柱大门的四合院最早是给官宦人家居住的,同样到了晚清界限就逐渐模糊了,只要有钱你就可以修这样的门。
第三个等级的四合院大门叫“蛮子门”,它的门板装在前门柱上,比金柱大门更靠前,因此外门道小更小。为什么叫蛮子门?传说与南方的富商有关,南方富商进京买了地,盖了房子,修大门时一般都把门洞修得特别小,不让人在此避雨。这是因为南方雨多,总避雨影响安全,所以南方人在京也延续了这个习惯,不设外门道,不想让人避雨。
第四个等级的门叫“如意门”,是北京四合院采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是普通人居住的,用现在的词汇说是“中产阶级”的房子。毛主席的岳父,杨开慧的父亲,北大教授杨昌济家就是如意门。如意门很小,而且没有门洞,门上有两颗门簪,贴有“如意”两个字,因此得名。李莲英的宅子原本就是广亮大门,但此人一向小心谨慎,怕太显眼,于是他让工匠把大门改为普通人家的“如意门”。历史上都把李莲英描绘成龌龊不堪的人物,其实这个人还是很不错的,从他改门就能看出来。
第五种四合院的大门是“墙垣式门”,说白了就是在墙上安个门,和墙是一体的,没有柱子,没有房脊,是最低端的门。如果如意门是中产阶级住的,那墙垣式门就是老北京的最底层平民的房子了,例如骆驼祥子他们的房子估计就这样。不过也有例外,老的晋江会馆就是这种最简陋的门,而一位女作家根据她在这里生活的经历写了一部小说叫《城南旧事》,还拍成了电影,插曲非常有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的《送别》。
第六种是西式门楼,它本不是传统的中国建筑,晚清的时候受西洋建筑影响而出现,很难判断其等级。最有名的是曾国藩在北京的故居,就是西洋式门楼,以他的身份住广亮大门的四合院完全没问题,所以西洋式门楼的等级很难确定,要看主人是谁。
由四面房屋固合起一个庭院,为一进院,两个院落为两进院,三个为三进院,依此类推。二进院:宅门在东南角上,迎面是影壁墙,向西为前院,前院南侧为倒座房,旧时作客房、杂用间。自垂花门进后院,后院的正房是长辈居住,正房左右附耳房或小跨院为厨房、杂屋、厕所,院内东西厢房是晚辈住处。
用建筑上来形容叫门第。北京人的等级观念,打生下来一懂事儿就已经有了。一个又一个四合院存在著等级,一院之中更有等级。北京四合院是家长制的,偏正分明主次有别。当你走在高墙下的街巷,会有压力感,那巷道也是有权利的。如老爷子老太太必住正房。而正房,又分上、下首,左为上首,西为下首。
北京阳宅风水术讲究的是坎宅巽门。坎为正北,堂屋,五行中属水,避开火灾;巽为东南,开门,五行中为风,进出顺利吉利。此为生气宅,生气主财。而晋徽商户的大门大多是朝东或西。东属木西属金,利于经商。北京大户作官,官属火,门开在南边,自然官运亨通。天合,地合,人合,气合,四合之院。
一旦失去了大片的四合院,北京也就失去了城市的肌理血脉,和几百年流传下来的浑厚气息,变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巴黎、罗马是整个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现在的北京没有这个资格。北京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它有那些经典建筑,还因为那些相对次要的,作为背景的老房子和历史街区。(作者/设计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