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粮胡同的前世今生

北京钱粮胡同地址:

位于东城区西北部,东起东四北大街,西至大佛寺东街,南与轿子胡同、人民市场西巷、钱粮南巷、钱粮西巷相通,北与钱粮北巷相通,属景山街道办事处管辖。

北京钱粮胡同乘车路线:

公交:106路、116路、684路、夜10内、夜10外可到钱粮胡同公交车站

地铁:靠近地铁5号线东四站A出口和地铁5号线张自忠站D出口

自驾:在东四北大街和大佛寺东街之间

\

钱粮胡同的历史

钱粮胡同,明朝属仁寿坊,称钱堂胡同,因明时钱局设此而得名。清朝管理财政的机关叫户部,下属宝泉局管铸钱。宝泉局有四个厂,东厂在东四四条,西厂在北 锣鼓巷千佛寺街.北厂在北新桥三条,南厂就在钱粮胡同,因此地铸钱以发放薪饷为主,清代管薪饷又叫钱粮,所以就把南厂所在地称钱粮胡同。民国时曾作过内城 官医院。帛公府在此,帛公为怡贤亲王次子宁良郡王之后。

在胡同中间路西,有一所老宅,章太炎曾在此居住过。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笼络章太炎,给了他一个“东三省筹边使”的头衔,不久,章太炎便借故辞职。章太炎 回北京后,民国三年(1914)七月,住进钱粮胡同。他身边的“服役之人”,都是袁世凯派来的暗探,他们随意阻隔来客。为对付这帮人,章太炎制定了《约仆 规则》,规定每日必须向他请安,见面垂手鹄立,自称奴仆,对来客不得擅自拦阻。为抗议袁世凯的幽禁,章太炎还宣布绝食。袁世凯称帝后,章太炎以七尺宣纸书 “速死”二字悬于壁上,以示与袁不共戴天。鲁迅先生曾四次到钱粮胡同看望章太炎。章太炎在此住了大约两年,直到民国五年(1916)六月袁世凯死去,才恢复自由。

有一位没有来过钱粮胡同的外国友人,看到胡同的名字,发出这样的慨叹:这一定是条从宝泉中流淌而出的街巷吧,街上铺满了金光闪闪的东方钱币。为了不再造成 这种理解上的误差,现在在对外国朋友的介绍中,直接采用了汉语拼音的音译,如果真的翻译成“钱满地,粮满屋的一条小巷”是不是会更有趣呢?其实,“钱粮” 这个名字可不是没有来由,而这“宝泉”就真的在这条胡同里。据北京史专家王永斌先生考证,元代就有了钱粮胡同。到了明代,钱粮胡同设有钱局,老百姓称它钱 堂胡同。到了清朝,这里又设立了负责铸钱的机构叫宝泉局,是用来发放薪饷的。清朝管薪饷又叫钱粮,所以钱堂胡同就变成了钱粮胡同。如今这宝泉局也已经成为 寻常百姓家了。

这500多米长的胡同里,不仅有原来的宝泉局和现在的东城区政府,而且还有一家中西合璧颇具特色的咖啡馆。而这家咖啡馆最早的主人,曾经是一位官位显赫的人。一百多年前,这里曾经是清代大学士耆英府第的一部分。

钱 粮胡同19、21号就是耆英府,这是一座三套院的大宅子。耆英可谓“历五部之权衡,掌九门之莞钥”,最后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后来耆英死了,耆府也衰败了。 再后来这里又住过一些官宦,而现在这里居住的,则是普通百姓。这家现代的咖啡馆,身居在这条古朴的胡同中,也显得颇有风韵,引人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