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癸酉岁深冬,英国公乘冰床,渡北湖,过银锭桥之观音庵,立地一望而大惊,急买庵地之半,园之。”此是明《帝京景物略·英国公新园》中语。从此段话中我们得知,明崇祯年间有英国公,银锭桥处有观音庵,这位英国公在癸酉年的深冬坐冰床过银锭桥观音庵的时候突然大惊,大惊之下着急忙慌地买下了观音庵一半的地产建了心海胜境“银锭观山”一座新园,世称英国公新园。这位英国公为什么大惊、大惊什么呢?先说建好的这座园子:一亭、一轩、一台,在园内四望,两面海子一面湖,都是水,还有一面是古木古寺。园不大,但视野开阔。园亭对着银锭桥,望桥,过桥人种种,皆入目中。南海子亦在目中,指的是太液池。而常在眼界中护侍着此园的是什么呢?万岁山!“西接西山,层层弯弯,晓青暮紫,近如可攀。”
英国公惊的是银锭桥处可望园林,可望稻田,可望西山近如可攀的景色。这位英国公酷爱山水,他在德胜桥那边本已有了一座世袭的大园子,财大、气粗、权重的英国公银锭观景,又忍不住了。
《燕都游览志》称银锭桥处为“城中水际看山第一绝胜处也,桥东西皆水,荷芰菰蒲,不掩沧漪之色。南望宫阙,北望琳宫碧落,西望城外千万峰,远体毕露,不似净业湖逼且障也。”历代咏银锭桥观景诗颇多。明代大学士李东阳:“城中第一佳山水,世上几多闲岁华。何日梦魂忘此地,旧时风景属谁家。”清代吴岩:“短垣高柳接城隅,遮掩楼台入画图。大好西山衔落日,碧峰如障水亭孤。”清太子少师宋荦:“鼓楼西接后湖湾,银锭桥横夕照间。不尽沧波连太液,依然晴翠送遥山。”
银锭桥本是一座很小很小的单孔桥,在什刹海万宁桥、金锭桥、德胜桥、西步粮桥、李广桥等诸桥组成的桥系中应是很难排上号的,但它却被李东阳的西涯八景列为了第一,排在谯楼更鼓、西涯晚景、景山松雪、白塔晴云、响闸烟云、柳堤春晓、湖心赏月之前。西涯泛指什刹海及周边地区,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土、死后赐太师的李东阳久居京城,还有说他是出生在什刹海一带的,明代地道的老北京人、老什刹海人,对什刹海非常熟悉,也特别酷爱,自号西涯,他热崇银锭观山称其为城内观山水第一绝佳处必有他的理由,他卒于1516年,即正德十年。崇祯年始于1628年,距李东阳时代已一百多年了,英国公张惟贤看银锭桥景大惊买地造园应是未受李东阳什么影响,只能说是“英雄所见略同”。就是受了李东阳的影响也是认同他的评价。
银锭桥我们见不到历史原貌了,现桥是1990年改建后的新桥。桥体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的,望柱和栏板都是汉白玉的,桥面微凸,外观上,除了新点儿,和古桥没有太大的差别,就是倒悬的银锭,老银锭新银锭的差别。关键是桥与周边的环境。看环境看出点门道,如果把什刹海比做葫芦的话,银锭桥就是葫芦腰,前海后海的交界点,腰细得只能走一条船,这细腰处确成一道特色的风景,有江南水巷的一种味道,尽管很短。周围的环境,与古代,特别是明代相较变化很大,看不到庙,没有了水稻田和烟树园林,成片起伏的烟树变成了沿湖的行树,行树外都是房子了,房子遮挡了视线,宫阙已不在画面中,但房子与窄窄的银锭桥构成了新的颇有情韵的景观,古香古色红柱青瓦的商铺餐馆五彩缤纷,桥南金丝套胡同老宅,桥北烤肉季与斜街古楼夹峙出的胡同空间把钟楼鼓楼收纳进来构成传统经典的街区画卷。西面凭水难得再见西山千峰,更甭说近如可攀,但偶尔还是能露露峥嵘。
山水与人文的诗意美是在关系中存在,是在关系中生发在关系中升华出来的。这是我阅读银锭观山的一点体验。银锭桥是天然的借景成辉最佳处。
传说银锭桥下能见水倒流。这不应是传说,而应是历史事实。明时切断了昌平白浮泉供水的水脉,积水潭水量减少,湖面萎缩,前后海成了调节太液池水量的蓄水池,太液池在下游,水闸关时闸西水升高向回倒灌就形成了前海水向后海倒流的景象,而这在细窄的银锭桥处看得最分明。
元代以来的北京城,曾与什刹海有着那么紧密的联系。在这个和南锣鼓巷一样,让人激情燃烧的地方,有太多的文化旅游亮点,时尚休闲的璀璨火花,是与厚重的文化积淀之石撞击而生的,而这文化之石深得什刹秀水的浸润淬炼,是一方水土的独有魅力使然。古老的荷花市场经久不衰,沿海文化酒吧夜夜狂欢,胡同里、大街上、各海沿,红篷铜铃的三轮车队日日火龙绚舞,古都风韵和当代时尚依水融合而起的旅游休闲潮无时无刻不扣动人们的心弦,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一年一度的什刹海文化旅游节又开始了,去什刹海乐呵,没有谁会不认为那是自己的不二选择。
人们喜爱什刹海,是因为它是北京这繁华大都市中一片碧翠旖旎秀丽的水域,是与太液池一脉相通的水之姊妹;是原生态保存的历史文化街区,隋唐开始兴起的寺庙群、元代漕运促生代代繁荣的商市、清代的王府精华、鳞次栉比的名人老宅故居、以荷花市场为代表的京味民俗、新世纪的时尚风情、拥有首创权至今兴盛的乘三轮车胡同游都在它的周边演绎不衰的精彩。
什刹海的人文史是悠久而厚重的。如果说没有什刹海便没有元代以后的北京城,这太过夸张,什刹海水域只是促生孵育元代以来北京城的一部分。
人是离不开水的,喜水乐水为水而狂。城市也一样,依水而生,依水而建,依水而发展兴盛。北京的建城建都史都未离开水。作为首都的都城,辽代的南京城、金代的中都城都是看中了莲花池的水和莲花河的水才定在其旁建设发展起来的,到元代,莲花池畔的老都城被废弃了,首都的都城向西南迁移,迁移到了什刹海这边的水系。迁建的原因,就是觉得莲花池水系的水不够用的,它已无法支撑一个更大的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