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杂院 展示出缓慢更新和重生的面貌

一张图,灰墙衬灰瓦;一张图,青藤托紫花。

"四合院中记录了诸多故事,对于老院落的情怀,往往引发人们的眷恋与深思。"大屏幕边上,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朱小地为PPT补上旁白。屏幕上一张张图片,展示出了窗上影、檐边雨、树下荫、墙上痕、地上霜、架上藤……

近日,"遇见什刹海"主题展览将在今年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举行。主办方希望借助这些展览,让一片陈旧的大杂院复兴。

近几年,在国际各类建筑奖和建筑艺术展上,原本不起眼的北京大杂院渐渐混成了"熟脸儿",展示出缓慢更新和重生的面貌。

全球最牛建筑奖之一

花落大栅栏"微杂院"

7月的两个周末,隐藏在大栅栏茶儿胡同8号内的"微杂院"很热闹。在一间用旧砖、玻璃和木材做成的奇怪房子里,三井社区参加夏令营的小朋友围着四合院微缩模型研究个不停。

"微杂院"不仅是教室,还是图书馆、艺术馆。如今它有了一个新身份——和建筑师张轲一起,入围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奖之一阿卡汗建筑奖。

从1977年创立至今,阿卡汗建筑奖关注转变与提升建成环境质量的建筑作品,每3年才评选一次。奖项创立39年,北京的建筑物才首次入围。

威尼斯双年展中,张轲也带着"胡同微更新"的题目出现,全世界都看到了大栅栏、白塔寺,看到北京大杂院。

茶儿胡同8号原是个破烂院子,院里有棵大树。住户围着树高高低低搭建了一圈窝棚或平房。设计师留下了平房轮廓,让错落杂院变成了孩子的舞蹈教室、图书室。一些腾退的居民也找到更好的地方,住进了新家。

境外奖项为什么能看上"微杂院"?推进此项目的广安控股旗下大栅栏投资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是因为改造后大杂院的名声渐起,逐渐有了国际影响力。

"由建筑师、社会资源以及实施主体共同参与,探索老街区公益模式与社区共建,是引发国内外关注的原因。"她说。

境外建筑师热情参与

白塔寺老房子要重生

看上大杂院的,不仅仅是国际奖项。全球设计师的目光也逐渐在北京旧城聚焦。

最近,白塔寺做了一场国际方案征集,面向全世界建筑师和设计师征集老平房改造方案。方案征集截止时,超过30家境外设计机构提交了方案。"能吸引到这么多境外工作室、设计师,我们觉得很成功。"活动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评委阵容相当强大。9位评委中有4位来自境外,包括知名城市前任总规划师、哈佛等高校的教授以及世界著名的建筑评论家。阿卡汗建筑奖全球总监法罗·德拉沙尼先生也出现在评委名单中。

位于西二环的一片老房子改造,怎么会引起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参加方案征集的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说出了一部分设计师的心声。

东城区靠近南锣鼓巷的胡同里,有两户人家。其中小户家的房子,里外加起来只有6.8平方米。网上盛传的《日本建筑师爆改6.8平方米小户型》帖子,其中提到的天才建筑师,就是青山周平。

"让人们重新认识到胡同空间改造的可能性,使它再次具有活力,是最有意思的地方。"在北京待了10多年的青山周平住在南锣一处小平房里。北京已经是他除了老家日本广岛以外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所有中国城市中,青山周平最爱北京。

"在胡同的空间里,人们在街边下象棋、打牌、做饭,或午睡或与孩子玩耍,感觉就像城市的客厅。"他说。

试点多年仍在摸索

老四合院尝试渐进式微改

说起北京的胡同,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一幅围绕紫禁城、一层层灰砖灰瓦蔓延开去的图景。

但对于住在胡同里的人来说,他们要的不仅仅是房子,还有功能。

于是从2010年开始,大栅栏项目实施主体试图寻找一种城市有机更新的新模式,让老街区复兴。他们发起了通过微小试点推进的"大栅栏领航员计划",在居民自愿腾退之后,针对建筑改造、产业引入、本地文化复兴和社区共建展开一系列的探索。

"腾退出的房子,可以用于补充胡同里极度缺失的画廊、艺术馆等公共设施和文化空间。"负责人说。

这个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北京开始尝试改变成片整体搬迁的模式,向"微循环有机更新"转变。

如今6年过去,在大栅栏的示范带动下,其他区域也开始以不同方式进行旧城改造的探索尝试。

白塔寺这片金融街北、西二环内的区域,曾经是北京最典型的大杂院区域之一。按计划,到2020年这个区域要完成15%到20%的疏解任务,完成28条胡同更新,并且加强车位等配套服务设施。

白塔寺也有心气儿像大栅栏一样进行更新。"如果腾退的院落不涉及文保,那就不应该按照原来的样子翻修。翻一个旧图,用不上,进不去,有什么意思呢?"一位项目负责人坦言,他想借着更新的机会,给旧城补一些公共文化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