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从熙熙攘攘的王府井大街由南向北穿行,到灯市口西街向西,大约100米左右,就会在路北侧看到一个不起眼的标牌——老舍故居。从1950年到1966年,老舍在这里度过人生最后的16年。他种的柿子树每年都挂满红彤彤的柿子,小院因此得名“丹柿小院”。在这里,老舍写出了《茶馆》、《龙须沟》等名作,也结交下了数不清的朋友。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如今,一些街坊邻居时常还会来小院里坐坐,这里似乎还像当年一样,是整个胡同的“大客厅”。
探 访
小院向每位来客“送福”
丰富胡同大约只有100多米长,两侧人家种了不少绿植。老舍的家就在胡同南口西侧。故居的大门坐西朝东,灰瓦门楼。推门进入小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堵砖砌的影壁。
小院是典型的北京二进三合院风格,一进二门,还有一块很少见的五彩小木影壁。影壁上倒置的“福”字迎接着每一位来客,让人看着倍觉亲切。院内偏西的位置矗立着老舍先生的头像,他面如静水,注视着来“串门”的客人们。
在老舍先生塑像旁边,两棵柿树默默站立着,像两位老仆也像老朋友,它们陪伴老舍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岁月,如今依然守在小院里。只是在北京的三月里,还看不到红彤彤的丹柿,甚至连一片绿叶也没有。影壁墙背面的大屏幕循环播放着老友们的访谈,追忆着老舍的点滴印象。这也让小院热闹起来,好像还有很多友人做客似的。
院内正房为三间北房,东侧为卧室,西耳房就是老舍的书房。这些房屋都是原状陈列展示,复原了老舍当年的生活场景。西耳房是老舍认为最僻静的地方,他在这里摆下了自己的书桌。桌上还有纸笔,只是那位从不肯让自己停笔的主人已经不在了。
讲 述
胡同里最有人缘的地方
据老舍纪念馆工作人员何婷介绍,丹柿小院并不是老舍的第一个家。他出生在新街口附近的小羊圈胡同,父亲是正红旗旗兵,负责守卫皇城。老舍出生于1899年,转年就是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老舍父亲在天安门抵抗侵略者战斗中殉国,尸骨无存。老舍的母亲独自带着老舍,生活很清苦。老舍非常孝敬自己的母亲,为了生计在英国任教时,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给国内的母亲寄钱。
苦孩子出身的老舍先生始终没有脱去平民本色,他因此也有着很多普通市民朋友。友人回忆,当年穿着工作服的人走在街上,一般老百姓见了会觉得拘束。而老舍不同,他说着老北京家常话,三言两语就能和大家打成一片。
老舍故居是胡同里最有人缘的地方,这是左邻右舍公认的。很多退了休的老北京有事没事都会过来看看。何婷介绍,老舍一生热情好客,丹柿小院也是他招待亲朋好友的地方。上到国家总理,下到送报纸的工人,都是这里的座上宾。“老舍总是笑眯眯的,没有架子,上班路上,一路都有人和他打招呼。他还会请文坛的年轻人来家里做客。比如中秋吃螃蟹、赏菊花。不醉不归。”
老舍纪念馆名誉馆长、老舍先生之女舒济先生回忆,父亲平易近人众所周知,他住的这个小院对任何人都没有“门槛”。虽然不是同时代的百姓,但父亲跟老北京人的感情没有间断过。
小院逢“三节”办民俗活动
年过六旬的苏先生住在丹柿小院的隔壁,回忆起记忆中的老舍,他仍印象深刻。苏先生和老舍先生相识时只有几岁,但他还清楚地记得,老舍个子不高,但总打扮得很精神,常戴着一顶礼帽。“他特别平易近人,见到邻居总要招手打招呼,胡同里的邻居也都很尊敬他。他是值得我们敬仰的人。”
观众项情曾和老舍先生的小院短暂为邻,她说,现在每次走到老舍故居,进了这个小院,都会立刻觉得心灵安静下来。老舍先生热爱生活,关心他人,著作等身却平易近人。在清明节之际,作为老舍先生曾经的邻居,有一种敬仰与惋惜交杂在一起的心情。“要缅怀老舍先生,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每年春节、端午、中秋,丹柿小院里会举办各类民俗活动,而在老舍的诞辰和忌日,还会举行纪念活动,给喜爱老舍先生的人们提供一个缅怀的平台。
老北京气息留住新朋友
北京小伙丁菲2012年第一次走进老舍故居,迈进门那一瞬间,他就被小院里韵味十足的老北京气息吸引住了。从此,丁菲成了老舍故居纪念馆的一位志愿者,也成了小院的新朋友。工作之余一有时间,他就会赶到小院,和每一位来访的客人聊聊天,谈谈老舍先生。
在老舍故居里,丁菲喜欢和访客聊院子里的柿子树,聊那些花草,还有那口鱼缸。“这些都是老舍先生当年喜欢的东西,先生虽然不在了,但这些玩好还保留着,让人看着也觉得亲切。”
和丁菲一样,不少北京年轻人也是一走进老舍故居,就被这里深深吸引。“老舍是语言大师,当我进入这个朴素温暖的院子时,就融入这里的文化气氛中了。”景山学校的王姝之在参观册上写下这样的留言。
丁菲告诉北京晨报记者,清明期间,他也会来故居凭吊老舍先生,有时间还会再和老街坊邻居们一起聊聊,这也是用老舍先生喜欢的方式,来缅怀这位人民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