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故宫内的冰窖变身餐厅的新闻让很多人觉得新鲜,其实,在老皇城内,早就有人将在胡同内的冰窖改造成了餐馆,而且这条胡同老到曾经被明朝的月亮照耀。
在地安门西大街上,沿着北海北门往东走路南,一条南北走向的宽阔胡同映现眼前,就是恭俭胡同。粗看,该胡同并无特别之处,甚至感觉其胡同格局还有些不规范。但深入其中却发现,恭俭胡同不仅历史悠久,且在明朝时这里是内官监所在地。仅此,其胡同的历史价值便可见一斑。
据《北京西城胡同》记载:“恭俭胡同位于什刹海地区东南部。南北走向,南起景山后街,北至地安门西大街。全长530米,均宽4米。明代为内官监址。清代初始名内官监胡同,光绪末年讹为内宫监胡同。1911年后谐音定名恭俭胡同。”
在恭俭胡同之西,依次有东西走向的恭俭一巷、二巷……直至五巷。恭俭一巷原称内官监,是明代二十四衙门之一,职掌土木瓦石、油漆、婚礼、火药等诸作坊,负责营造宫室、陵墓及铜锡妆奁器皿等诸事,业务十分繁杂,类似于皇家工程局。入清后废弃,至今还留有“内官监”的零碎用于地名。如今,其胡同周边“油漆作”、“大石作”、“米粮库”、“安乐堂”等小胡同,昔日皆是为皇家宫廷官服务的作坊或库房。
郑和
每天上下班都得出入这条胡同
有记载,明代太监郑和是“靖难功臣”,后得到朱棣皇帝提拔和重用,就任内官监太监,相当于皇家工程局局长。如此,他每天上下班均要出入恭俭胡同。如今,几百年过去,内官监遗迹全无,但仍可从遗留的残砖片瓦中,去感受几百年前历史的尘埃。
郑和在内官监就职太监期间,完成了七下西洋的壮举。需要说明的是,“太监”是皇家十二监衙门长官的官衔,是正品官员,相当于知府级别。据记载,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身兼外交大钦差、船队“总指挥”、卫队“总司令”、商贸“总经理”等全部要职的郑和,率领200余艘海船组成的庞大船队,由长江口内的苏州刘家河(今江苏太仓浏河)启程,揭开七下西洋序幕。
在郑和下西洋间,正值明成祖筹划迁都,为北京新建的皇帝内苑,急需从海外采办应用之物,诸如各式器皿、各种香料,乃至国内罕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这些本是内官监太监职责所在。所以选派郑和统率下西洋,还负有皇家采购团的使命,为朝廷带回中原地区所罕见的珍奇宝物。
郑和原名“马三保”,他在北京所居住的胡同明代称为“三保老爹胡同”,清代名“三不老胡同”;在今德胜门内大街路西,出西口往南就是今日的平安大街。所以,当时的郑和经常往返于恭俭胡同和平安大街间。
“恭俭冰窖”
成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恭俭胡同五巷,有明清年间遗存的冰窖,多年大门紧闭,令人心生好奇。近年有人在冰窖内开了家餐厅,靠近宫廷御膳,且借助恭俭冰窖名声,吸引中外旅游爱好者慕名而至,在品尝美味时,认识原始冰窖。
恭俭冰窖餐厅的老板老王说,他早在1994年就租下恭俭冰窖,一直当存放小家电的库房,直到2008年才将恭俭冰窖打造成主题餐厅。老王称,自1982年后,京城的几处皇家冰窖便先后被弃用,“主要是冰箱的出现,家家都有‘小冰窖’,谁还用冰呀。”
恭俭冰窖为半地下拱形结构,地上四米,地下三米,大厅是冰窖外室,冰窖内室要过小门,走下楼梯方到,类似今天的地下室。内室分两个厅,一个被改造成大餐厅,另一个用来存餐饮物品。餐厅墙壁上悬挂的文字说明,详细记录这座皇家冰窖的历史。想当年,夏季用冰可是件奢侈事儿。平民百姓没戏,使冰的除了宫里边、官宦之家,再就是肉铺、鱼店等卖时鲜的商贩。
如今,在冰窖餐厅门口,总是摆放着一块儿人造冰,上面冰镇着酸梅汤和啤酒,令人感觉亲切和温馨。
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冰柜等制冷设备的出现,人工冰窖随之成为历史文物。
如今,这“恭俭冰窖”和位于北海公园东门陟山门街的“雪池冰窖”,保存较好,已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号院
光绪的禁卫军统领,被迫开起了办丧事的“杠房”
站在恭俭胡同8号院门前,虽然大杂院内私搭乱建,但仍可看出这座三进四合院的轮廓和规模。当年院落主人曾是光绪皇帝禁卫军统领爱新觉罗·毓逖,其长孙爱新觉罗·启骧,是当今我国著名的书法家,雍正皇帝第九代孙。
毓逖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进入陆军贵胄学堂学习,成为第一期学员。毕业后,赏三等侍卫,后升任护军统领。“北京政变”溥仪被逼出宫,随后去天津又到长春,毓逖拒绝了满洲国皇帝的邀请,毅然留在京城。当时的王公后裔、八旗子弟猛然断了俸禄,大多因缺少劳动技能而陷入生活困境,有的甚至坐吃山空,沦为乞丐。
毓逖为养活一大家子人,便想起先祖弘昼喜好丧仪。1927年,毓逖在地安门外买了几间铺面房(原址地安门西大街路南日昌餐馆所在地),开了家“信成杠房”。毓逖坐镇,少经理恒业是毓逖的儿子。可以想见,皇室护军统领,袭过“奉恩将军”爵位,在“贵胄学堂”受过良好教育的毓逖,为生存开杠房,整天与“葬礼”打交道,也是万般无奈之举。
在上世纪30年代,信成杠房在北平声誉极佳,可遵照满、汉两族风俗承办丧事。北平的达官新贵、满清遗老多由信成杠房承办丧事。诸如,摄政王载沣(溥仪之父)、国民政府检察院高友唐、沁王府王爷及福晋、奉系军阀富双英、“祥贵人”谭玉玲等的葬礼均由信成杠房承办。
1933年,毓逖带领杠房为李大钊下葬万安公墓的义举,为世人乐道。有人说,毓逖读过书,对人生有独到体味。所以,自食其力,并非偶然。
新中国成立后,毓逖晚年生活十分安逸。虽说大宅院已七零八落,但毓逖老人待人热情、博学通达,大家都尊称他“毓四爷”。
老街坊于洪达回忆说,毓逖老爷子特别爱帮助街坊四邻。记得在大宅院的西边有座假山,与北海公园相邻,山上长满了野花野草,站在山上可望见北海夹道和高大的北海城墙。土山下还有一口水井,整个8号院住户都是吃那口井的水。
毓逖喜欢书画,当年的书画大师齐白石、溥心畲、溥雪斋等社会名流,经常出入这院子。不论是在家中还是出门访友,毓逖总喜欢把长孙启骧带在身边。启骧回忆道:“亲眼看见书画家写字作画,让我受益匪浅。看到他们怎样握笔、怎样运笔,感觉到他们写字的节奏和神韵,跟照着他们的书画集学字完全不同了。”启骧先生感慨地说:“看多了慢慢有了自己的鉴赏力和风格,现在能够看到这种传统的东西就很难啦。”
启骧毕业于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后在北京城市建设学院学习,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师职高级工程师,1997年被聘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兼职教授。
如今,毓逖家宅院早已拆分成若干个院子。主院成住着几十户人家的大杂院。而东边跨院,“文革”后期是恭俭胡同居委会,以后成“五七连”加工厂,一群老太太在这儿缝衣服、剪裤子,劳动创收……如今,居委会早腾空,房屋荒芜,且与南院相连,成为房管所的材料仓库。
曾经的显赫,早已化作如烟往事。只有院子中几棵参天大树,昭示着院落主人昔日的荣耀。
叶君健
钟赤兵装暖气时还想着老邻居
1953年作家叶君健与夫人袁茵省吃俭用终于以三百匹的五幅布价格买下了恭俭胡同3号院。叶老曾回忆说:“刚搬进那胡同时,虽古色古香,却很寒碜……”据说,此前房主是清朝宫内掌管煤炭的官员,民国后逐渐破败,便将院子分割出售。
叶老买下这小院后,用了几年,更换门窗、地板,在院子里种上枣树、梨树和柿子树,小院从此旧貌换新颜,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作家的一扇窗,经常有国外作家前来拜访。在中国只有叶君健、林语堂两位作家刻意用英文创作。所以叶老不仅是声名远播的作家,还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宣传、介绍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特殊使命,叶老的家被誉为“外交小院”。
叶老家的前院,住着开国中将钟赤兵,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叶老与钟将军是一墙之隔的多年老邻居。叶老生前讲述了过这样一件事,某冬季来临前,钟赤兵家维修暖气,其秘书前来敲叶君健家门,说钟将军问叶老家是否愿意安装暖气,可以将两个院子一并安装,但要按规定交纳成本费。叶君健欣然接受,并十分感谢钟将军的关照。
叶君健说,他多年住平房,最大困苦就是冬季生炉子取暖,十分麻烦,还要担心煤气中毒。钟将军身居要职,却还惦记着我这么个写字的人,说明他对知识分子的关心和爱护。虽然叶君健与钟将军一墙之隔,彼此都知道,却从未有过交往。这件小事,令叶君健对钟将军的为人刮目相看。
钟赤兵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任民航局局长,为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功勋卓著,以后出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1975年,因病离世。从此,钟将军家的灰色大铁门一度紧闭。后,其住宅分配给共和国开国少将李耀文居住。李耀文曾出任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外交部副部长。再以后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曾在此居住。
如今,这两座院落的大门多是常年紧闭。
冰刀王
磨冰刀的收入比当泥瓦匠还好些
在恭俭胡同中,还住有两位大器晚成的手艺人。他们少年学艺,痴心不悔,终成大器。这就是有“冰刀王”美称的王保顺和百岁剃头匠及跨界影星靖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两位都是长寿老人。
2012年10月,92岁的冰刀王驾鹤西去,京城各大媒体对此都有报道。在恭俭胡同冰刀王的家门口,挂着块白漆招牌,斑驳的红字写着“王记精緔精磨各式冰刀”。屋内,一架老式电动砂轮机和型号款式不同的冰鞋、冰刀,摆放整齐。门楣上挂有启骧先生的题匾“冰刀王”三个大字,金光闪闪。
年过90岁的赵淑珍(冰刀王老伴)回忆说,王保顺本是个泥瓦匠,在上世纪40年代初的北京城里,冬天少有修房屋的生意。本来干泥瓦匠的就收入微薄,到冬天,只得靠打零工、卖烟卷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1942年冬天,为生计发愁的王保顺发现了个商机,磨冰刀。当年的什刹海是个野河套子,冬天,那些家境殷实的公子哥和小姐们经常到什刹海来滑冰。那时,冰刀和冰鞋都是从北欧进口的,十分昂贵,一双上好的冰鞋能换一根金条。为养家王保顺细心琢磨渐渐找到磨冰刀的门道,毕竟磨冰刀的收入比泥瓦匠还好些,生意好时能买两斤棒子面。偶尔,还能吃上些白菜、豆腐。
新中国成立后,全社会都在响应“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滑冰成了北京市民最喜欢的冬季运动。每到冬季,有湖水结冰的地方会聚众多的滑冰爱好者。但好景不长,三年困难时期,王保顺家又揭不开锅了。待困难时期刚结束,滑冰爱好者又出现在冰面上。王保顺赶紧找出磨刀工具,继续操持着磨冰刀的生意。“文革”开始了,谁还敢出门挣外快,直到70年代末,社会大氛围才逐渐宽松起来。
1980年王保顺正式退休后,他从工商局申请了个人营业执照,又租赁了什刹海路边两平方米大的经营摊位,这下他终于可以靠自己的手艺赚钱了,且用不着担惊受怕。
当年,凭借这磨冰刀技艺,冰刀王家最早成为“万元户”。因为名气越来越大,老王的故事还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和电视台报道过,一时间王保顺成为街谈巷议的新闻人物。
如今,冰刀王的儿子王培芝在同行业磨冰刀都在涨价时依然坚守着父亲生前定下的价格。王培芝强调说:“人比钱更重要。”
百岁剃头匠
曾经给马占山、傅作义、尚小云、谭富英理过发
沿着冰刀王家奔南走不远,还有位百岁剃头匠,大名:靖奎,人称敬大爷。在年过九十高龄,因主演了一部电影《剃头匠》获奖,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明星”。这之后,敬大爷居住的院落不断有媒体记者出入。还有些影迷,也前来一睹生活中的敬大爷。
生于民国二年的敬大爷念过私塾,练过武术,学过唱戏,最终拜师学剃头,一生靠手艺吃饭。用敬大爷的话说:“人活着就是个吃饭问题,只要不愁吃喝,日子过得去就行了。但要以善心对人,多做点好事就能多活几年。”正因为如此,年过百岁的敬大爷,依然行动自如,按照记在日历牌上的老主顾剃头日子,上门服务。还有些是卧床多年的患者,他则分文不取,义务理发。
敬大爷在社会动荡年间,拜师学艺后,剃头手艺远近闻名,曾经给马占山、傅作义、尚小云、谭富英等理发、刮脸。新中国成立后,他走街串巷,干活吃饭。下街剃头匠手持一个铁制器具,名曰“唤头”,形状似大镊子,用小棍自下向上一拨,便发出“呛啷”一声,随走随响,以召唤主顾。敬大爷说,做人就不能太高傲了,心里得容得下人。
2006年,那部由敬大爷主演的电影《剃头匠》先后在法国、印度等多个国家电影节上获奖。要知道,当年拍电影《剃头匠》时,敬大爷已经是90岁高龄的老人了。
影片讲述有着80多年剃头经历的敬大爷,仍住在北京胡同的大杂院里,过着普通而平淡的生活。他经常给老主顾上门剃头、聊天;回到家就拨弄那座每天慢五分钟的老座钟。他希望每个人,也包括他自己干净地来到人世,也希望人们利利索索地离去。当他感觉自己年岁大了,身体不如从前时,便特认真地写下了遗嘱……电影《剃头匠》以记录和讲述的形式,将老人恬淡而平凡的生活展现。
2014年11月,京城101岁剃头匠离世,被誉为理发界的活化石。
五座庙
也是给太监们年老后留条活路
缘于明代宦官专权,以及恭俭胡同曾是内官监所在地之故,在这几百米长的胡同中,历史上竟然存有古庙五座之多。在恭俭胡同北口的内官监真武庙,明万历年建,据说原内官监宦官所立。此外自南口向北还有火神庙、三官庙、大马关帝庙及素云观。由于内官监主要负责营造及庆典筹划等事务,而内官监胡同正是该监各厂作密集之地,宦官施舍建庙成风,各厂各作皆出资立庙,一方面为的是求功名,同时也是为太监们年老后留条生存之路。
如今,在恭俭胡同18号还能看到当年大马关帝庙的遗址,“庙”里已是住满居民的大杂院。大殿早已淹没在住户自建的小房之中,殿顶上的黄琉璃瓦若隐若现。院子里的居民见我手拿相机在拍照,追着问我,是不是要拆迁啊?有戏了吗?
在走访恭俭胡同中深切感受到,老北京的历史就隐藏在皇城胡同的犄角旮旯,它不显山、不露水,静静地等待着人们来观赏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