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争吵时常怒目喝道:“姑奶奶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这样的亏。”
女孩和人开玩笑时:“喝豆汁儿怎么了?你家小姑奶奶就好这口儿”。
老家儿有时会因为女儿做错事儿而叹道:“我的小姑奶奶!你也不看着点。”
在北京,姑奶奶有俩意思:
对长辈的称呼
爷爷的姐姐或者妹妹,叫姑奶奶。如果姑奶奶已经出嫁了,旗人,娘家孙子辈的称其为姑太太。
对女孩的称呼
对所有的女孩,都叫姑奶奶。老一辈的叫老姑奶奶,(有时,也管一辈份中最小的姑奶奶叫老姑奶奶)。少一辈的叫少姑奶奶,小一辈的叫小姑奶奶。
这个“姑奶奶”强调的不是辈分,父母可以管女儿叫姑奶奶,兄嫂可以管妹妹叫姑奶奶,所有娘家人都可以称本家族嫁出去的女儿为“咱家姑奶奶”。
对姑奶奶的误解
早年间,旗人的风俗,姑奶奶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家里,谁都让着姑奶奶,来客人的时候也不必避开,还可以出去听戏甚至抛头露面,所以姑奶奶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代名词。其实,每个女人都是姑奶奶,嫁到婆婆家就不是了,回娘家还是。
因为尊敬姑奶奶的风俗,延伸了姑奶奶的不好惹,所以才有现在说的“别惹那个姑奶奶……”其实是一种误解。
姑奶奶地位高
清时习俗,没有出嫁的少女地位非常尊贵,无论何人,都得尊其一声“姑奶奶”。特别是大户人家,更是对自己家里的“姑奶奶”迁就、放纵、娇惯。姑奶奶地位高起因有三。
1、旗人的女儿都可以参加选秀,没准今天的格格就是明天的娘娘呢。
2、父亲在外,母亲主内,姑奶奶帮着母亲当家,自然能干厉害,当家又管事,谁不怕?
3、清末开始战乱,男丁都上战场了。姑奶奶当家,承担起抚养弟弟妹妹或给老人送终的责任。所以有姑奶奶三十多才嫁人的。
据说,清时北京城南一带的茶楼、酒馆、戏院、都有姑奶奶的身影,而且男女混坐,毫无顾忌。清时北京有谚语云“鸡不啼,狗不叫,十八岁的大姑娘满街跑”,就是说的这种景况。
旗人家的“姑奶奶”照样享有汉族女孩所没有的“不规”特权。汉人家未婚女孩讲究“大门不出”,而京城普通旗人家,却时兴“姑奶奶”外出采购。
姑奶奶透出的温情
逐渐的,“ 姑奶奶”也成为一种习俗。不管旗人和汉人,老北京人对女儿都称呼为姑奶奶。这一声称呼中透着疼爱。
“ 姑奶奶回来啦,姑奶奶快进屋。”父母脸上满是笑容,女儿在婆家是儿媳妇,回到娘家永远是姑奶奶,永远是父母膝下的娇娇女,嫁出去的姑娘不是泼出去的水,身后永远有疼爱女儿的父母,有一个兄弟姐妹和谐幸福的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