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话北京:老北京的人情味

我从小在北京南城的珠市口四圣庙胡同长大,算是一个老北京人,对北京人的情怀感触特别深。在我看来,老北京人有情有味、有情有义、有情有道,都是“情”字在前。

  北京人讲情义,关心人。我印象很深的是,小时候住在大杂院,会有掏粪的工人来清理茅房,这时候家里大人就会主动跟孩子说——“去,问问师傅喝水不喝”。家里大人也会主动上前问,“您喝水吗,师傅,您受累了”。不过,人家师傅从来不在院里喝水。那个时候,往往一个大杂院里少则住几户、多则住着十几户人家,清理茅房的工作量可不小。


 

  所以,老北京的老街坊们,从心底非常感激清洁工人,并没有因为人家是掏粪的清洁工人就嫌弃人家。有的孩子比较淘气、不懂事,看着工人正在干活,会边捂着鼻子,边说,“哎呀,臭啊,臭啊”。这时候,家里大人往往都会教育起小孩,要尊重人、懂礼貌,有时候口头教育还不算,严重点的甚至会动手打几下。

  北京人古道热肠,乐于助人,既包容也大气。我记得小时候,如果有外地朋友到北京问路,北京人有时候会跟他说,“您就一直往东走,第六根电线杆往西伸一下头,往南一拐就是了,这是走大道。要是走小道,您就从北边过去,绕几道弯,也能走到。”但如果按这样东、西、南、北的说法给人指路,人家很有可能就糊涂了,不理解。真正的北京人往往会说,“得了,您别费劲了,我给您送过去吧”。家里要是有大人,一般也会让孩子给帮忙领个路。

  还有,我小的时候,孤寡老人吃的东西是最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那个时候,我住的大杂院里一共有13户人家,其中有一位张姥爷和一位王姥爷都是孤寡老人。院里住的人家多,给这两位老人的关心照顾也多。只要谁家包个饺子,或者炖个牛肉,一定会给这两位老人端去两碗。所以,张姥爷、王姥爷家里的饭菜永远是大杂院里最好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两位老人就既不“孤”,也不“寡”了。

  为什么北京人有情有味?从小教育是重要原因。我们小时候见了长辈必须得“叫人”,也就是主动打招呼,这是在平时。早晨起来上学,还要站在院里比较中央的位置,喊上一声——“张大妈、王大妈、二大爷、四姥爷,我走了哈”,然后各个房间里又会传来不同的声音——“别淘气啊,下学赶紧回来”;放学回来了,也要向各位长辈打招呼,这时候,长辈们又会关心地说——“看看你们家的火打开了没有,暖壶里有水”。话语虽简短,但透着浓浓的人情味,温暖人心。

  北京人重情义,给人的印象是大大咧咧,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些历史原因。我理解,京味文化包括两大块,一个是紫禁城文化,另一个就是南城文化。后者又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以大栅栏为首的传统商业文化,另一个是以琉璃厂、荣宝斋为首的士大夫文化。南城有一个重要的地点——牛街,那里主宰着北京南城的市民文化、平民文化,拿行业来说,有文的、武的,各行各业,五行八作,样样都有。

  不客气地说,社会各行各业都是有机联系的,谁也离不开谁,要能够多体谅、多关心、多理解人才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还是应当继续提倡、传播和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