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书文
近日,“万里长城”中最著名的险段之一箭扣长城,开启了保护修缮工程。箭扣长城位于怀柔区西北八道河乡境内,西通嘉峪关,东达山海关,西南则连接八达岭、居庸关。因山势险要,且位于断崖之上,这一段长城显得格外雄奇。它因整段蜿蜒呈W状,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箭扣长城”。
箭扣长城是北京境内一段最险峻的长城,它的很多景点充分展现了长城的“惊、险、奇、特、绝”,人们能领略到原汁原味的长城景观。正因为如此,箭扣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野长城”。近年来,大批游客到此观光,并擅自攀爬,给长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如今,箭扣长城在得以修缮的同时,有关它的更多历史也展现在眼前。
1
美与险是其代名词
箭扣长城位于怀柔区雁栖镇与渤海镇交界处,东连慕田峪,西接大榛峪,北侧为雁栖镇西栅子,南侧为渤海镇田仙峪。箭扣实际是一大段长城的总称,它从“牛犄角边”开始,经过“正北楼”、“小布达拉”、“刀把楼”、“将军守关”、“天梯”、“鹰飞倒仰”、“北京结”,直至九眼楼,全长约20余公里。这一段长城因山势险峻、富于变化而著称。随山势跌宕起伏的长城,在这里就像笔走龙蛇的草体书法一样,极具魅力。那些城墙因自然风化,岁月刻下的印痕十分明显,那沧桑的残缺之美,如同顿挫磅礴的笔触,引人无限遐思。
美与险是箭扣长城的代名词,由于箭扣长城一直未对外开放,它也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野长城”。
箭扣长城原名为田仙峪长城,因关口内曾建有田仙峪寨而得名,当地人俗称这里为“涧口”,意为两山之间的低洼处,这里还有小路可通关外的西栅子。由于道路险塞,山高林密,游人罕至。怀柔晚清诗人刘庆堂在一百多年前,曾到过此地,留下了一首诗:
涧口巍巍叠嶂开,巉岩小径入云隈。
同游到此齐翘首,遥望人从鸟道来。
诗的引言中还写道:“由龙潭左侧悬崖直上,约三里许,即至涧口,俗读如扣险径也。攀跻之难,殆过蜀道。”诗人形容涧口如李白笔下的蜀道。“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山路之险,只有鸟能够飞过,其惊险程度可想而知。
那时候箭扣还被称为“涧口”。箭扣的得名实际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慕田峪长城的旅游开发,越来越多的人到此游玩,在介绍时,“涧口”与“箭扣”谐音相近,而且很多人觉得“箭扣”的名字更贴切,逐渐地“箭扣”就代替了“涧口”,而且越叫越响。
“箭扣”是个形象的比喻,整段长城蜿蜒呈W状,形如满弓圆月,搭着一支利箭,蓄势待发,倒也十分恰当。著名诗人火华曾写诗赞道:“后羿胜迹今犹在,射日长弓化苍山。凭栏远眺京师地,临风把酒唱雄关。”
箭扣长城包含贾儿岭口和田仙峪口,《日下旧闻考》记载:“渤海所下隘口七:慕田峪关永乐二年(1404年)建,贾儿岭口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田仙峪寨永乐二年建……”据此推算,箭扣长城至少已经存在了480年。
明代时,箭扣段长城归属昌平。明弘治年间,蒙古鞑靼部迅速兴起,遗留边外的朵颜部虽然表面已经依附明朝,但背后却为鞑靼或瓦剌部侵扰边关做向导。日子稍微安逸一点,朵颜便举兵叛明,朝廷于是派兵收服,朵颜又上表乞降,求为大明藩属。朝堂大臣们聚头廷议几句,朵颜由叛贼又变成了忠仆,过不了几年,朵颜又叛……如此周而复始,反复无常。
田仙峪长城段虽在史籍中所记甚少,但发生于怀柔长城的几次大的战事中,都有朵颜入犯的记载。
明弘治年间,明朝开始下大力加强边关的防守,开始在墩台上加盖草屋。尽管如此,弘治九年(1496年)三月,仍发生了“虏入黄花镇,杀掠人畜”的事件。这次入侵之地是黄花镇,包括慕田峪以西的贾儿岭口和擦石口一带。
明正德十年(1515年)二月,提督边务兵部左侍郎陈玉奏陈边事:“其一、黄花镇贾儿岭地方,委密云镇守等官就近提督,庶事体归一。兵部议覆从之”。当时贾儿岭口、田仙峪口以西虽然属于黄花镇的防区,但由于远离镇城,不便提督,因此,兵部为了“事体归一”,采纳了陈玉的建议,将贾儿岭一带的防守临时归入密云镇守管辖。
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刘效祖编撰的《四镇三关志》记载:“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西虏犯慕田峪、贾儿岭,地方官军御却之。”西虏指朵颜,朵颜率部入侵,从贾儿岭,田仙峪等处突破,围慕田峪,守备陈舜被杀。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明朝时鞑靼的首领)自古北口破关,大掠密云、怀柔、顺义、通州,直逼皇城。京师上下,大为震惊。
频繁的战事,内险外阜的地形特征,使这一带长城修建得十分坚固,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人文史迹。
2
正北楼指向正北一度不差
“无限风光在险峰”,箭扣长城曲折多变,波澜壮阔,其中自然有不少雄奇之处。沿着断垣残壁、穿过矮树丛林,踏着先人足迹,探访每一座饱经风霜的城楼。那残破、朴拙、壮观的砖石长城绵延于崇山峻岭、悬崖峭壁之中,荒凉沧桑,不事雕琢的自然美越发令人感叹。
“牛犄角边”极具气势,过慕田峪长城西行,山腰处的长城突然“不顾一切”地抢占制高点,直冲山顶。在山顶立一敌台(长城上的一种楼台式军事建筑设施)后,又突然下降,翻身向下返回山腰,又骤然升起,直到海拔940多米的地方,绕了一个大弯。这一弯,酷似牛犄角,雄浑苍劲,牛气冲天。
此后,长城一路向西,山越来越陡,路也越来越险。这时能看到一处正南正北方向的敌楼(城墙上御敌的城楼),方方正正地矗立于山顶。站在此处看指北针,一度都不差,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正北楼,因为它位于田仙峪正北,故得名,也有人叫它“镇北楼”。楼内楼外,基本保存完好。驻足正北楼,西北方向的长城尽收眼底。
再往前就是“小布达拉宫”,它巍然屹立在白色的花岗石上,仿佛西藏布达拉宫再现。右侧悬崖,左侧峭壁,一处四米左右无扶栏的阶梯甚为陡峭,攀爬至此必须四肢并用。过去人们称这里为东西油篓顶,是这段长城的险峰之一。这里山峰高耸,巉岩裸露,犹如古代盛油的“油篓”,故称油篓顶。此处是实心台,由于过于陡峭,两边的长城只能修在敌台脚下,所以长城内侧修有登城券门。由此沿台阶攀援而上可达台顶。远远望去,参差错落,与布达拉宫真有几分形似。
“将军守关”一听其名,就知道位置的险要。它位于箭扣关口西侧,此处敌楼与众不同,它不是建在长城上,而是建在城外,由一条短短的支城连接。敌楼所坐落的位置,正好是个山顶。有它的存在,既可以瞭望敌情,又可避免长城外侧为敌人留下进攻的平台,可谓攻守兼备。
在“将军守关”西侧就是著名的“天梯”。经过一段平缓之处后,山势突然奇峰凸起,直接云天。长城贴在悬崖峭壁上,施工精细,构造坚固,这是一段七八十米的山崖,长城在这里就是一架梯子,把人们引向遥远的天际。如今,这里的墙体破败不堪,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的残缺之美。
再往前就是“鹰飞倒仰”的景观。这里的山势状如雄鹰,有鹰头、鹰身和展开的双翅。用“倒仰”,是形容山高而险:整个150米左右的塌方段,正好是一座山峰垂直的切面,老鹰到此也不得不翻身仰飞才能越过。大自然的出神入化与鬼斧神工,在这里融合成人间奇迹。这里是箭扣长城最危险的一段,几乎每年都有意外发生。
岁月沧桑、斗转星移,加上人为的践踏,箭扣长城一天天变老。但是,作为一处险关,千百年来的岁月丝毫没有改变其险峻的神韵。
3
三条长城汇聚“北京结”
1908年6月5日,美国探险家威廉·埃德加·盖洛循着千年以来各种关于东方古墙的传说,到达他寻觅许久的怀柔三岔长城。43岁的盖洛是第一个抵达这里的西方人,他惊诧于三段长城交结于此的壮观,望着距离地面几十米至几百米悬崖峭壁之上的长城,他满怀感慨,惊异于如此伟大的建筑,他在《中国长城》一书中写道:“我们来到了大段长城上,它修缮完好,完整无缺,堪与古希腊的建筑相媲美。其位置、高度和宏伟,才是适合于奥林匹斯山天神们居住的地方。”
盖洛发现的地方,后人称为“北京结”。它是小火焰山(箭扣段长城西端的最高点,海拔958米)上三道来自不同方向的长城汇聚一起的联结点,过去俗称“三岔边”。三段长城如飞天仙女飘落的三条丝带,在山顶上结成了一个巨大的花结,美丽壮观。
而“北京结”的命名最早来源于一则遥感数据。1985年,中国地质矿产部地质遥感中心采用航空遥感技术,对北京地区长城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全面勘察,发现北京地区长城总的走向主要分为东西、北西两个体系,这两个体系在原怀柔县八道河乡西栅子村臭水坑西南的分水岭上会合,这个会合点被命名为“北京结点”。从此,万里长城就有了著名的“北京结”。
“北京结”这一段长城以砖包墙为主,损坏不大,墙体高大,顶部较宽,城台密集,城墙比较连续完整,墙上女墙、垛口也比较齐全。“北京结”不仅在北京地区长城分布格局上,而且在研究内外两大长城体系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明长城从山海关逶迤西行,至怀柔境内分为内长城及外长城,顾炎武《昌平山水记》中说:“自此以西皆重边,自此以东皆单边”。所谓“重边”即指多层次的长城;“单边”,指单体结构的长城。“北京结”为此说做了印证。这里是蓟镇、昌镇、宣府镇长城的分界点。伸向西北的一路是“外长城”,经过赤城、宣化、张家口、万全、怀安后入山西天镇,最后到达黄河边的偏关县;向西南的一路是“内长城”,经过北京延庆八达岭、河北怀来、北京门头沟、河北涞源、山西繁峙、应县、山阴、朔州,最终到黄河边的偏关和“外长城”重合;向东为蓟州镇石塘路长城。
“北京结”是三边汇聚的战略要地,如壮丽的花结,傲视群峰。
4
山顶古堡九眼楼
九眼楼位于“北京结”之北,有西大墙连接,是怀柔区与延庆区交界处。因楼每面有9个箭窗,故而得名。又因所处火焰山顶部海拔1141米,山势高峻,晴天可望到京城,故也称望京楼。
与长城上的敌楼不同,九眼楼雄奇倨傲,厚重灵动,颇像山顶上的一座古城堡。
明万历时,蒋一葵所著的《长安客话》,将火焰山描绘为“适当山陵后背,乃唇齿相须之地”。这里所说的“山陵”,就是明十三陵。
九眼楼的名字是当地人的俗称,并不是它的本名。明代一般称其为“火焰山楼”或“火焰山”。清光绪《延庆州志》上记为“御靖北台”。但这个文雅的名字不好记,人们还是习惯地因其形而称之为九眼楼。
这是一座正方形双层建筑,每边为13米,各有9个瞭望孔,总算起来就是36个。两层楼体坍塌得仅存一层,高度为7.8米,内有军士来往巡视的环行步道。底部砌石条,上部用白灰砌青色城砖,构建十分坚固、壮美。楼下西侧有小平台,为军士集中的场地。平台北侧,有砖砌的台阶,沿台阶可达敌楼西门。楼顶为砖砌券拱式结构,楼内宽大,可驻兵储器,向北开两窗,四面各有一门,门高两米,阔1.2米,出入极为便利。
九眼楼周围群山起伏跌宕,沟壑纵横捭阖。近处,绿树浓彩重抹,巨浪般渐渐向前方推涌而去;远处,云蒸霞蔚,如烟似雾。东南,群山怀抱之中的箭扣、“北京结”一带长城清晰可见。回望西大墙,中间经过8个烽火台,由低向高,又由高向低,其中有两处悬崖,城墙已不见踪影,通往前方的路中断时,几经探寻,可以从旁边的小路绕行。九眼楼附近植被茂密,有辽乐栎、椴、枫树等,此处还产黄连。野生动物有狍、山羊、山鸡、松鼠、野兔等。
经过修整后的九眼楼,楼内仍有有灶炕、居室遗迹,近处有马场、晾马场、军营(营城)遗迹。楼北侧有明代官员徐申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巡行到该地书写的大理石碑一方。
《北京市延庆县地名志》记载说:“九眼楼为明嘉靖二十年(1543年)巡抚都御使王仪建,中间有大小红门,西至岔道羊头山,东至四海冶,长160华里,设五口,红门左右修墩14座。九眼楼在该边垣最东端四海乡石窑村南5里火焰山,高7.8米,有九个瞭望孔连接三道边墙,四海若有警,南山边垣举炮火,顷刻可以达居庸关。”这段文字告诉人们,九眼楼距今已有四百七十多年了。
九眼楼不仅是万里长城之上规模最大,瞭望孔最多的敌楼,而且在军事防御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所处的地理位置险要,是宣、蓟、昌三个军事重镇的连接点。这样重要的位置,是万里长城其他敌楼无可比拟的。另外,九眼楼上留下的碑刻有24通之多,其中大多是赞美它的雄姿,抒发作者壮烈胸怀的诗作。作为一个敌楼,有如此多的诗文记载它,也是绝无仅有的。古代军事家、诗人如此钟情于一座敌楼,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九眼楼的地位与众不同。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1984年首次徒步考察明长城时,来到九眼楼。他十分感慨地说:“我们走过所有长城,从来没感到如此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