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雅
早就在媒体上看到报道说天桥重建了一座汉白玉石桥,使老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地标性建筑“天桥”的历史文化景观得以重现,从而结束了天桥近80年“有名无桥”的历史……正好几天前路过天桥,于是专门停下脚步,一睹新天桥的风采。虽然由于天桥遗址所在地已是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复建的新天桥在位置上向南偏移了40米;虽然相对于周边高大的建筑来说,新天桥已很难再让人感觉到其昔日的恢宏,但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的意义却不容小觑。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天桥文化景观”的介绍中,却将万春亭说成了“万景亭”。景山公园的万春亭,作为老北京中轴线的中心点和最高点,几乎尽人皆知,万春亭何时叫过“万景亭”?历史上,万春亭有过“万景亭”的称谓吗?
中轴线“越过万岁山万景亭”
的说法有出处吗
在“新天桥”的北侧路边,伫立着两块介绍“天桥文化景观标识建设记”的大石板,左面石板上的文字介绍了“明清时期,就有天桥,居中轴线,跨龙须沟,为皇帝祭天祀农通行专用……”右面石板则镌刻着一幅老北京中轴线的示意图,图旁是有关中轴线的文字简介。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北京中轴线南起外城永定门,经内城正阳门、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穿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越过万岁山万景亭,寿皇殿、鼓楼,直抵钟楼的中心点,全长7.8公里,串联着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好似北京城的脊梁,鲜明地突出了九重宫阙的位置,体现了封建帝王居天下之中‘唯我独尊’的思想。”
众所周知,北京中轴线是指北京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老北京很多重要的地标性建筑都建在这条轴线上。天桥作为中轴线上的一个重要地标,其位置在珠市口以南、永定门以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建天坛后,在中轴线与河流交汇处建起了一座单孔高拱桥。整座桥用汉白玉石料砌成,桥长约8米,宽约5米,桥基呈八字形,清雍正年间正式得名天桥。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天桥改建成矮石桥。1929年,因有轨电车行驶不便,天桥的桥身遂被修平,但两旁仍有石栏杆。1934年,为拓宽正阳门至永定门的马路,天桥两旁的石栏杆也被全部拆除,天桥于是不复存在。重新复建的天桥建成于2013年12月,桥的位置在前门大街与天桥南大街交会处,两座石碑和一座拱桥矗立在一片绿化带中间。由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和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制作并安放于新天桥绿地上的“天桥文化景观标识建设记”,其落款的时间正是“二○一三年十二月”。
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的万春亭
有过其他称谓吗
相比天桥,景山公园的万春亭更是驰名中外。万春亭坐落在景山正中的最高峰上,既是老北京中轴线的中心,也是老北京城内的最高点。万春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650年)十二月十三日,景山除了兴建万春亭等山上五亭外,同年还重修了供奉圣祖、世宗圣像的寿皇殿,添建了永思殿,建成了绮望楼……
万春亭之所以能成为老北京城的最高点,还要追溯到远古时期。最早,景山一带曾是永定河故道,河道自然南迁以后,河床上留下了大小不同的土丘。辽代时,幽州被定为南京,辽太宗耶律德光利用永定河故道中的湖泊和岛屿兴建行宫,将挖掘出的泥土堆叠在土丘之上,此即史籍上记载的“辽始筑土山……”金代时,金世宗完颜雍于大定十九年(1179年)在辽代初创的基础上兴建宫殿,土丘被堆成了一座小山。13世纪中叶,元世组忽必烈建元大都,在小山上广植草木,小山被称为“青山”。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建北京城时,根据“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的说法,提出“紫禁城之北是玄武的位置,当有山”,故将挖掘紫禁城筒子河和太液池南海的泥土以及拆除元代宫殿的建筑垃圾堆积在“青山”上,为压住旧王朝元朝的王气,遂取名“镇山”,亦称“万岁山”。因堆放过煤,又称“煤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万岁山改称景山。这即是史籍记载的“顺治十二年,谕礼、工二部,更万岁山为景山。”景山的称谓据称有三重含义,第一是高大,其意源自《诗经·商颂·殷武》:“陟彼景山,松柏丸丸。”《诗·鄘风·定之方中》:“望楚与堂,景山与京。”这里的“景”均为“高大”之意;其二是指此山为帝后们登高远眺的“御景之地”;第三是取其“景仰”之意。
清乾隆十五年之前景山上有五亭吗
现在景山的万春亭以及周赏、观妙、辑芳、富览五亭建成于清乾隆十六年(1651年),但有史籍记载,景山山顶五座亭子并列的建筑形式其实清代以前已经形成。明代刘若愚编撰的《酌中志》和孙承泽编撰的《春明梦馀录》里都曾提到五亭之事:“山上……有五亭曰毓秀亭、曰寿春亭、曰集芳亭、曰长春亭、曰会景亭,亭下有洞,曰寿明洞。”1930年出版的《北京胜景》一书也记述有“明代嘉靖年间(1522一1567年)在煤山上建成五个亭子”,只是该书并未具体交待这种说法考证于何处,也未提及五亭之名。但显而易见的是,即使明代万岁上有五座亭子,也没有任何一座叫“万景亭”的。既然历史上万春亭从未有过“万景亭”的称谓,那“天桥文化景观标识建设记”的介绍中关于中轴线“越过万岁山万景亭”一说,到底指的是哪座亭子?如此看来,万岁山之“万景亭”不是罔顾历史子虚乌有的杜撰,就是“万春亭”之笔误了!
但不论是哪种情况,将“万春亭”写成“万景亭”都是万万不应该的,不仅对游客造成误导,而且贻笑大方,使新天桥的文化景观反倒让人觉得“没文化”了。对于北京来说,万春亭有着其他任何古迹所无法替代的地位。除了全城制高点——景山的中峰相对高度为45.7米,海拔高度为88.35米,是俯瞰故宫以及北京城全貌的绝佳之地,故被誉为“京华揽胜第一处”。而且,万春亭本身也是中国古代皇家亭子等级最高的,其造型、斗拱、彩绘均极具特色。万春亭占地面积530平方米,亭子面积为303平方米,高17.4米,四面五间32柱见方,四脊攒尖顶,三重檐黄琉璃瓦绿剪边。上层的檐下是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层的檐下是单翘单昂五踩斗拱,中间一层的檐下是单翘重昂五踩斗拱。万春亭的彩绘更是最富丽堂皇,采用的是旋子大点金龙锦枋心的彩绘样式。
此外,还需要强调的是,在介绍“天桥文化景观”的大石板上,已标注了一个历史时段,即“乾隆二十五年(1760)至宣统三年(1911)北京中轴线”。因此,这一历史时期的万春亭更不可能有“万景亭”的称谓,而且,“跨过万岁山”的说法也是错的,因为早在顺治十二年(1655年)万岁山就已经更名为“景山”,所以“跨过万岁山万景亭”应改为“跨过景山万春亭”才更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