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是世界电影日,1895年的那天,全世界第一部电影在法国巴黎诞生;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大栅栏的大观楼影戏园上演。百余年时光流逝,电影院里的放映机转动不停,流转出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与人世离合悲欢。
关于电影的话题太多太多,我作为一个痴迷电影70余载的影迷,今天单聊聊老北京那些电影院。
看电影得上电影院,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许多大城市都有不少电影院。北平知名的电影院当时就有十余座,大多集中在当时的繁华之所,东四、大栅栏、西单一带。
明星电影院
明星影院在隆福寺街东口的东四东大街上,其环境、设施在当时的北平算是二流影院,观众多以普通市民、中小商人、部分学生为主。为了吸引观众,在电影开演前有歌手演唱几首电影插曲,非常受观众欢迎,也成为明星影院最大的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明星影院进行了改造,环境更为舒适、干净,与蟾宫、北洋一样成为北京的一流影院。
蟾宫电影院
蟾宫影院与明星影院是“街坊”,座北朝南,就在隆福寺街内。隆福寺当时堪称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尤以庙会负盛名。逢每月农历一、二、九、十日庙会开市时,蟾宫影院也是观众如织,由于影院东西都有大门,观众出入倒是一点不挤,场内设有小卖部,生意兴隆。
蟾宫当时的条件也只能算是二流影院,放映的影片以国产片为主,我在那里看过《桃李劫》、《家》。后来,蟾宫进行了翻修,改名长虹影城,直到2014年初因隆福寺改造才停业。
我对蟾宫影院印象颇觉的除了看电影,更多的是它附近的吃食。我记得蟾宫旁边有花店,对过儿就是灶温面馆以及灌肠铺、小吃店。灶温就是以卖抻面闻名的老字号“隆盛馆”,因开业当初只备炉灶代客热菜,故被人称为“灶温”。这家的抻面俗称“一窝丝”,能把一根面条抻成一碗细丝,堪称一绝,如果再配上旁边白魁老号的烧羊肉和羊肉汤当浇头,那简直是一种享受。
建国东堂影院
在灯市口,设备比较简单,门口有大幅的电影海报。我当时在育英学校上学,天天要从影院门口走四遍,一看海报就知道演什么电影。最妙的是,影院就挨着育英学校的高中部,偶尔可以从学校的窗子偷偷跳进电影院,逃课又逃票,白看一场电影,感觉很有趣。
我记得《十三号凶宅》、《鸡鸣早看天》就是在这儿看的。《十三号凶宅》由当时的电影明星谢添、白光主演。影片以北京十大凶宅之一的宝禅胡同十三号(原清朝郑王府)为故事发生地,地名、人名均真实,因而更增添恐怖气息,堪称中国恐怖片的经典之作。
上世纪五十年代,这家电影院就关停了。
真光电影院
真光影院在东华门,是当年为数不多的好影院。建筑门脸是欧式巴洛克风格,漂亮大气;影院设备从美国进口,效果一流。当时有“看彩色电影就在真光”的说法。这里常年播放外国影片,美国经典电影《出水芙蓉》、《罗宾汉》、《魂断蓝桥》、《碧血黄沙》、《战地钟声》都在这里上演过。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盟军攻克柏林而宣告胜利,其时,真光电影院以一周时间免费放映纪录片《二次大战》,观众如潮,我是赶早场站着看的,影片中不仅有海陆空战争的场面,还有百姓流血失家的凄惨场景,让尚在年幼的我第一次感知了战争的残酷。这次观影记忆至今已留存了整整70年,愿世界和平、永无战争。
上世纪70年代,真光电影院重修,成为今天的中国儿童剧场。
大华电影院
大华电影院在东单大街,是东城的好影院,几十年没改过名字。大华也是我去过次数最多的电影院,演的片子也好,我在这里看片无数。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就在此上映。此外,亚洲电影节也在此举办。
大华上映的片子非常国际化,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国家的优秀影片,日本的《望乡》、印度的《大蓬车》、巴基斯坦的《法官》、匈牙利的《忏悔》、泰国的《桑弟与维娜》……当年轰动中国的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更是在此一演百场。这里还曾举办苏联电影周,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复活》、《战争与和平》、《乡村女教师》,吸引了众多影迷。
美琪电影院
坐落在东单大街的美琪是北京当时最好的电影院,高雅大气,绝对当得起“一流影院、一流影片、一流观众”。
如果说来电影院的观众里真正懂艺术的不足一半,那来美琪的观众可谓八成是懂电影的行家。这里上映的影片也是佳片云集,奥斯卡最佳故事片《左拉传》、《基督山恩仇记》、尚未译制的原版电影《静静的顿河》、当时的“内参片”《罗马之战》、根据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白夜》……
后来,1949年4月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成立。同年12月,团中央买下美琪电影院,改造为青年宫剧场,当时在京城话剧界也是首屈一指的。
北洋电影院
北洋电影院是东城区一家中型影院,位于王府井金鱼胡同把口,毗邻基督教青年会。由于影院与青年会共用厕所,所以偶然得以串去电影院白看电影。
解放前,北洋电影院的影片特色是“才子佳人”戏,如《歌女之歌》、《50年后上海滩》等。记得有一次看电影时突然失火,观众急忙往外跑,所幸并无人受伤。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改名为红星影院。直到兴建王府饭店时影院才停业。
平安电影院
平安电影院与上文提到的大华、美琪、北洋都是近邻,大多分布于东四到东单一带。无论是东四牌楼,还是灯市口、东单路口,多处矗立着电影广告牌,起到极好的广告效果。
平安电影院在经营上很有特色,以国产片为主,在下午场放映之前,会有相声曲艺演员专场表演二十分钟,相声、大鼓、琴书都很有特色,颇能招徕一些观众。
解放初期实行公私合营后,平安电影院改名为儿童电影院,儿童题材影片便成为这里的一大特色,《红领巾》、《红孩子》、《儿童团》、《小兵张嘎》、《祖国花朵》等新中国早期的优秀儿童电影都在这里上演,成为新中国同龄人的难忘记忆。
中央电影院
说罢东城区的电影院,再说说原西城、原宣武区的电影院。旧京繁华之所,无非是“东单、西四、鼓楼前”,作为旧时吸引人休闲娱乐的影院,西城区也是少不了的。
中央电影院在北新华街,始建于1927年,与首都电影院相邻,条件一般,每天上映排期为日夜四场。
然而中央电影院的“前世”远不如它的“今生”今名气大——现如今在六部口的北京音乐厅就是由中央影院改造的。1960年,中央电影院经改建作为音乐厅启用,它是我国第一座现代模式的、专为演奏音乐而设计建造的演出场所,虽然与后来兴起的国家大剧院等演出场馆相比,北京音乐厅的规模并不大,但是其设备专业一流,堪称是中型音乐会的最佳场所。
新新大戏院
新新大戏院于1937年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等15人筹资修建,由中国建筑名师朱兆雪设计,位于西长安街路口南侧,楼高二三层,侧面有心字形标记,是北平当时最好的电影院,放映的电影也多是一流水准。
1945年后,新新大戏院改名国民电影院,1950年由周总理亲自定名为“首都电影院”,并由郭沫若为影院亲笔题字。
由于我少时家住东城区,东四一带电影院相当集中,所以西单一带我去得不多。记得有一次朋友送票,我坐有轨电车去了一次首都电影院。后来,这里展映“苏联电影周”,我一周看了12部苏联电影,现在想来还那么酣畅淋漓。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第一部立体宽银幕电影《魔术师的奇遇》在这里一放就是一年。后来,首都电影院迁址重张,成为西单大悦城里颇受年轻人喜爱的休闲场所。
西单剧场
适值北平沦陷时期,百业凋零,瑞园茶社于1940年冬季因亏损而停业,被一天津人杨宜之租赁后创办“大光明电影院”,直至建国初期。1953年大光明电影院划归中央歌舞团,首任经理肖英,杨宜之任副经理。1954年1月划归中国戏曲研究院。是年7月17日正式改称“西单剧场”。
西单剧场为影戏兼营,先后接待过中国评剧院、新中华秦剧团、荀慧生剧团、北京京剧一至四团和北京市曲艺团等。那时上映的影片有《小姑贤》、《在压迫下》、《妇女代表》等。
1957年6月剧场划归新建的北方昆曲剧院,昆曲名家韩世昌任院长。白云生、侯玉山、侯永奎等名家长期在这里演出。1959年划归北京越剧团。1961年2月划归北京曲艺团。著名艺人魏喜奎、高凤山、关学增、罗荣寿、赵振铎,青年新秀李金斗、王谦祥等常年在这里演出。这时上演的电影有《五朵金花》、《洪湖赤卫队》、《以革命的名义》等。“文革”开始后停业。
1985年北京曲艺团分成曲艺团和曲剧团,各自独立。西单剧场划归曲剧团领导。
1994年12月15日演出了最后一场电影后,西单剧场被拆除。
大观楼电影院
人流如织的大栅栏商业街里有一座赫赫有名的电影院——大观楼,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在这里上演。
1905年,原“大亨轩茶楼”改名为“大观楼影戏园”,是南城最早的固定放映电影场所之一。
1905年,“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拍摄的谭炎培主演的戏曲影片《定军山》在大观楼影戏院公映。这是中国人自己拍摄、放映的最早的一部民族电影。
1913年改造重张后又更名为“大观楼电影院”,成为当时北京首家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经营的“专业电影院”。
1930年8月1日,大观楼在南城最先实行男女同座,这在当时的影院中引起了轰动,表明了经营者比较先进的经营意识。
1945年10月3日,大观楼等八家影院同时上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新闻电影”,也陆续上映了一些当时有一定影响的国产影片。
1955年1月,大观楼作为对私营资本主义改造的试点,率先实行公私合营。
至今,这座北京最早的电影院的放映机还在转动,也在流淌的时光中见证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胜似电影院的礼堂们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五十年代,那会儿电视机还远未普及,除了电影院,在各单位的礼堂、饭堂、会议厅大多对公众开放演电影,比较有名气的有公安部、文化部、社科院、外交部礼堂、帅府园礼堂、红塔礼堂、地质礼堂等。
后来吉祥戏院也演电影,周四还有审片会,我在那看过《叶塞尼亚》、《冷酷的心》等外国影片。北京人艺的首都剧场有时为了配合话剧的演出,也会放映一些电影,比如《琼宫恨史》、《我这一辈子》等,有时看完电影之后,还可以和北京人艺的演员们近距离聊天,是最为令人高兴的事。
这些个老北京电影院,曾给我们带来无数美好时光。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谨以些许文字予以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