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中国人的话语里,总少不了这样的感叹句“我的天啊!”“老天有眼!”“苍天在上!”“对天发誓!”这片人人抬头即视的“天”,有着神秘、玄妙的色彩,仿佛多念上几遍,就能够多得到一点庇佑。人们在遭受苦难的时候,向天祈祷苦难尽快离去;在风调雨顺的时候,祈祷上天能让好日子多延续几年。这种对天的依赖几乎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那么,对天的崇拜是从何时开始的?古代帝王又为何要祭天呢?
对于天的原始崇拜
关于对“天”的解释,《简易道德经》中有记载:“常言天,齐究何也?昊曰:无题,未知天也,空空旷旷亦天。”翻译过来就是说,经常说天的事,齐问究竟什么是天呢?太昊伏羲说,没有正确的话可以来解释,不知道的是天,空空旷旷的也是天。
这种对天的解读,与如今专家对甲骨文和金文中“天”的解读恰好一致。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天”字都是一个头部被重点突出的小人,这个字的本义为“头”,后来引申为“天”,带有至高无上的意思。
同样,在《说文解字》中,对“天”的解释为:至高无上,是其大无有二也,故从一大。意思是说,天之大,无出其右,再一次强调了天的至高无上。由于自古以来对天的释义,天无疑成为万人尊崇仰慕的权威,又由于天的变幻无常,在原始社会,一些自然现象无法得到解释的时候,天更是多了一份神秘和诡谲,人们相信天是神灵的化身,向天祈祷能够有所回应,而祭祀天地也是为了更多地得到其的庇佑。
为何要祭天?
据史料记载,中国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以追溯到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历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认为自己能够统治国家,是上天赋予的权力,因而登基时必须祭告天地,以表示受命于天,只有这样,才能坐稳江山。除此之外,祭天是所有古代皇室大典中最隆重的,由皇帝率其臣民,祈求天帝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位于北京城的天坛,就是这样一座古代供皇帝祭天的专用场所。它的初建,与明成祖朱棣有着颇为深厚的渊源。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燕王朱棣举兵南下,耗时四年夺取帝位,但是由于朝廷内外的非议,朱棣如坐针毡。于是,他派人勘察风水,在北平府建立起一座意义非凡的坛庙,名为天地坛。天地坛建成后,朱棣亲自组织了最隆重的祭天仪式,在祭告天地之后就像得到了黄天上帝的恩准一般,换句话说,不管朱棣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在祭天仪式之后,就相当于是得到了上天的背书和首肯,朱棣的皇位算是从此得到了稳固,并将都城正式迁移到北京。
到了嘉靖年间,嘉靖皇帝下令对登基时使用的天地坛中的核心建筑方形大祀殿进行改建。此后,大祀殿的南方就出现了一座祭天用的圆形祭台,并规定冬至日祭天于地上之圜丘,将此圆形祭台称为圜丘,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圜丘四周绕有两层围墙,外围为方形,而内围呈圆形,寓意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传统建筑讲究效法自然,提倡天人合一宇宙观的一种特殊注解。
随着朝代更替,天坛还经历了多次改建,原有的大祀殿被拆除,并新建了一些宫殿。但天坛作为皇帝祭天的重要场所这一权威地位始终不曾动摇,而历代皇帝对于祭天的重视都可见一斑。有资料称,古代的祭天仪式在清朝乾隆皇帝时期达到了顶峰。乾隆皇帝在位60年,去天坛祭祀达到59次。到了乾隆七十岁的时候,依然照旧要到天坛祭天,但是考虑到皇帝年岁已高,为了让皇帝祭祀行礼出入减少步行路程,有大臣建议在皇乾殿西侧开辟一个小角门,乾隆欣然采纳。但是担心子孙此后都走这个小角门形成懈怠不恭,便下诏明确“今后子孙寿达七十者方可出入此门”,故称此门为“古稀门”。以后,清代各帝均无高寿,事实上出入此门者仅乾隆皇帝一人而已。
祭天这种仪式虽然在现代生活已很少见,但过新年的时候大家去寺庙祈祷和祝愿的习俗却一直流转至今。不得不说,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