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最理想去处 盘点北京那些最有特色的书店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在拥有众多的人才的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文化产业聚集于此。而在北京,如果你想获取知识的话,除了去各种博物馆参观,时不时的去书店逛逛也是一件好事。况且现在正值冬天,天寒地冻,及时地进行室内活动,对身体会非常有益的。下面,就让小编带您挑选若干有意思的书店去瞧瞧!

  一、老书虫

  “老书虫”书店位于北京三里屯南街滚石院,外面初看就像一个大仓库,不过是储藏知识的仓库。它是北京最活跃的外文书店、图书馆、餐厅,也有人认为它仅仅是一个藏书丰富的咖啡馆。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阅读还可以点餐吃饭,各种简餐美食让人流连忘返。

  书店有1.6万本图书,大部分是英文原版书,它们来自不同的英语国家。书籍可以购买,也可办理会员卡外借,或者直接在店里阅读。“书虫”有三个厅,也是常常坐满人的咖啡店和餐厅。店内还划分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有烟瘾的朋友可以带着香烟去看书。。。。另外书店还可包办私人派对、员工聚会、午餐以及外送。。。。

  每周不同时间,“书虫”都会举行各类活动,猜谜、鸡尾酒会、古典乐欣赏等是每周定期的活动,同时,其往往会邀请一些作家进行读者见面会或朗读会。除北京之外,“书虫”还在苏州和成都开设了分部。

  而在 2010年末,世界著名旅行系列图书“孤独行星”(LonelyPlanet)在其最新的《2011孤独行星最佳目的地》一书中,评选出“全球十佳书店”,总部位于北京三里屯的“老书虫”(book-worm)书店当选其一,且是唯一入选的亚洲书店,足见其人气有多高。

  二、三味书屋

  这是一家历史非常悠久的书店,位于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它成立于1988年,创始人“老李夫妇”。是家颇有文化气息、人文情怀的书店,是广大知识分子喜爱的地点。共两层:一层有很多社科类的图书,二层为“茶座”,不定期举办沙龙、讲座等。

  设想一下,在银行大楼扎堆儿的西长安街,三味书屋的二层小楼显得很渺小。委身于银行丛中,书店的客流量很不稳定,周末反而人更少。店主老李说,一到下午5点,银行一下班就没什么人了。当然,这附近以前是新华社、中央音乐学院和国家教委等机关院校的宿舍,居民的文化层次高。现在,来店里的依然是中年人居多,有时候还能碰上新华社各地分社来北京出差的老顾客。

  而遍寻书架,找不到金庸、琼瑶、韩寒,取而代之的是马基雅维利、波德莱尔、维特根斯坦等一个个生僻的名字。事实上,这里的的书籍无形中筑成了一道高高的门槛,将一部分读者挡在了门外。这也正是三味书屋的定位。

  网友们评论到: 鲁迅先生“三味书屋”的现实版,在胡同里幽幽地开了二十一年,一层为半地下,四面都是书,这里的书主要为人文社科、学术、世界名著等文人气息浓重的图书。还可找到好多年前难得的老旧版本,80年代从装帧设计到内容都唯美的书或90年代初的一些适合收藏的精品出版图书这里都有。

  三、正阳书局

  正阳书局也是在北京市中心的一座特色书店,你会在西四路口的闹市边,一座引人注目的元代古塔下边找到它。这塔名叫万松老人塔,八角九级,古朴典雅,是北京内城现存唯一的砖塔。古塔下是一座四合院,院中堆满了门墩、门板、桌椅等老物件,屋子里则是满架的旧书。

  在2014年4月,西城区文化委和正阳书局联合在万松老人塔院内打造“北京砖读空间”,主要经营老北京历史文化方面的文献和书籍,成了京城爱书人读书、借书、淘书的知名公共文化场所。“砖读空间”里有店主崔勇精心淘换来的1万多种图书,另有库存图书近4万册,以供不定期更换。“砖”有两层意思,一是取“专”字的谐音:读书要专心;二是揭示了古塔一砖一瓦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沉的文化积淀。老人塔下读老北京,一定别有风味。

  这座四合院里包含便是正阳书局,很多北京文化爱好者更喜欢叫它“京味儿书店”,书店里有崔勇多年来收集的数万册关于北京文史的书籍,这里有很多图书馆、档案馆都没有的珍贵资料,藏书之专号称北京书店独一家。

  对很多北京人来说,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一家书店,而是一个可以安放乡愁的地方,因为“老北京很多已经消失的东西,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

  四、库布里克书店

  在北京东城区当代MOMA里,有这样一家店。从外面望去,大大的落地窗,几个棕褐色的英文字母“Kubrick”置于墙角,步入室内,几张沙发随意地摆放着,更里面是一排排绿色的书架,平日里,很难看到熙熙攘攘的客流。可以说,它与周围高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有些格格不入,那静谧的氛围也跟不上周围行人匆匆的脚步。这里,就是从香港远道而来的库布里克书店,一个多元的文化聚集地。

  提到库布里克书店,有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是提到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可谓是如雷贯耳,他导演的《奇爱博士》、《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等影片都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而他本人更是一位多面手,除导演外,还常常担任电影的剪接、摄影、音效等工作。书店借用他的名字,就是为了致力更好推动多元文化创作。在库布里克书店对面就是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书店与咖啡店是依附艺术电影中心而生的,而这两者的结合,从视觉、听觉到味觉横跨数界的感受,能让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用心体会,并发掘更多的可能。

  走进库布里克,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咖啡空间。造型别致的沙发、古朴的圆桌、布满电影海报的墙壁,每个角落都别具匠心。在一个安静的午后,来这里享受一杯咖啡,望望窗外的风景,随手翻看一下身边的书籍或者杂志,对于繁忙的北京,这里更像是闹市区独辟出来的一块“净土”,如果你坐在对着阳光的沙发上,一定会被这种暖暖的、带点慵懒的感觉所折服。

  五、豆瓣书店

  豆瓣书店位于蓝旗营丁字路口东南(中科科仪大楼)、与万圣书园隔街相望的豆瓣书店,是某楼一层窄窄的一个套间,外间约近五十平米,书架分割出几个空间,书友往来其间,能得摩肩接踵之感,内间不过十五平米,专售旧书。

  这家店的面积很小,就像它的主人给它的名字,仅有50平方米的使用面积。书店没有豪华的装潢,四周墙壁环绕的都是书架,中间摆放着桌面展台,空间的局促可想而知。然而,书店的客人不断。

  到这儿买书的人更多的时候得到的是一种意外发现的欣喜,尤其是一些大书店买不到的书,而且还是半价。书店的客源比较稳定,主要是附近的学生、教师、编辑、记者,还有更多看重图书内容的懂书人。

  六、斑马书店

  斑马书店2012年3月28日开在传媒大学西门,2014年8月底搬至朝阳九剧场西侧下沉庭院。与其他书店对比,这里绝对可算做有特色的独立书店。

  店里的书籍以电影、戏剧、设计、畅销旅游、美食等文艺类为主,兼有儿童绘本。有三五张桌子供读者小憩、阅读、喝咖啡,他们的文创类产品侧重原创和手工制作,并且不断吸纳有趣好玩儿的作品,除此之外,他们还每周都会举办电影放映•拉片子的活动,并且定期举办手作活动、手工首饰课、咖啡课、作家新书签售等活动。

  这里的环境非常出色,会定期举办手作活动、手工首饰课、咖啡课、以及作家新书签售等活动。书店内还有三五张桌子供读者小憩、阅读、喝咖啡。当然,他们还有两只镇店之宝--两只关系很好的猫咪,他们性格温柔敦厚,接受爱猫者的任何蹂躏和调戏。

  另外,因紧临朝阳九剧场,所以经常会有大牌小牌的演员或导演以及文艺圈各类大小咖光顾,常常有幸获得原作者的签名本。

  七、井观书房

  这里虽然名为书房,但其实更像是可以看书的咖啡店+文化沙龙。这里书籍偏小众文艺,数量虽少一些,但美好的环境足以弥补其缺。

  书房的选址巧妙,虽位于写字楼里,但却拥有丰沛到奢侈的阳光。书房里窗明几净、绿植环绕,下午坐在窗边看书,阳光刚好可以打在身上,目光轻扫过纸上的字句,时间仿佛在此刻静止。

  这里挑高的玻璃幕墙引入通透视野,原白色调与木质元素,蕴含敬惜万物回收化纸概念。容纳文艺书籍、咖啡美食、设计良品、活动沙龙,展览区为摄影作品提供完美呈现。

  而小小的安静温暖空间,守护着一方属于读书人的风和日丽。在这里,你可以重拾纸质阅读之美,让浮躁的心尘埃落定。

  八、篱苑书屋

  篱苑书屋位于北京郊区的怀柔小镇。书屋可以向游客及村民提供免费的阅览读物和空间,同时亦可作为游客及村民相互交流的一处清舍雅苑。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书店并非全年都开放,具体时间档期需要提前查询。

  “篱苑书屋”的设计构思旨在与自然相配合,让人造的物质环境将大自然清散的景气凝聚成为一个有灵性的气场,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清境。场地前的水面,水边栈道、卵石平展的铺排以及篱笆(取自漫山遍野的劈柴混)围合的空间,让书屋本身与自然环境结合成浑然的一体。场景中,既遮阳又透光,同时展现出强烈的地域特性,书屋也因此取名“篱苑”。

  “篱苑书屋”长30米、宽4.35米(轴线)、高6.3米的长方建筑体,总建筑面积约为170平方米,局部二层,主体结构采用100x100及100x200的方钢作为主要结构构件,每两米一根柱子被以焊接方式连接,外围护材料使用钢化玻璃。建筑在立面上以90公分为模数,每90公分焊一圈钢框,中间插上柴禾杆。室内采用合成杉木板装修,90公分的空当从中间被分成两半,构成书架及供读者席地而坐轻松阅览的大台阶。

  室内空间的构成简单直白,主体空间由大台阶及书架组成,书即摆在台阶下方,成为主要的阅读空间。另外,在书屋的两端,各有一个下沉式的相对独立的围坐、讨论空间。这多个空间组成的建筑内部是一整个30米通长的大空间,相互之间没有任何隔断,没有任何家具,突显空间的完整性。唯一的一处隔断是从混凝土大门洞进入室内时的玄关,浓缩的入口空间为接下来的主要空间做了“经典”的铺垫。

  为了使建筑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设计师还引入了当地村民常用的柴禾,将它们布置在玻璃幕墙后以形成篱笆。图书馆采用钢与玻璃的混搭结构,采光与坚固度兼顾,外墙取材自当地村民的柴火——洋槐、桑木等十多种树木的枝干,木板与亮光相互调和,并平均分配整个空间的亮度,营造出浓浓的书卷气息。

  九、中国国家图书馆

  最后的这家“书店”非常强大,以至于我们在一开始不知道如何去形容它。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与海淀区白石桥高粱河、紫竹院公园相邻。中国国家图书馆总馆占地7.24公顷,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主楼为双塔形高楼,采用双重檐形式,孔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的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通体以蓝色为基调,取其用水慎火之意。

  中国国家图书馆分为总馆南馆、总馆北馆和古籍馆,馆藏书籍3119万册,其中古籍善本有200余万册。2008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建筑面积为28万平方米,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

  在这里阅读看书的氛围,那是非常超级之好,氛围独特安静,每个人都像是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