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味的北京冰场,有八旗子弟和北京老炮儿的痛

在老北京的《九九歌》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形容一九二九天气寒冷,手在外面冻得慌,要揣在兜里。

  三九四九湖面已经结冰得厚实,可以在冰上玩耍。这里所说的冰上乐事便是冰嬉运动。

  影视剧《甄嬛传》中,安陵容失宠后苦练滑冰,在一年一度的宫廷“冰嬉大典”上,以惊艳四座的“冰嬉之舞”重新获得了皇帝的喜爱。虽然安陵容的“冰嬉争宠”是否在历史上确有其事,我们不得而知,但清朝皇帝对冰嬉运动青睐有加,却是可以肯定的。

  从清朝末年开始,由于内忧外患以及国力的衰退,皇家无暇冰嬉运动。民国后,随着皇家禁苑的开放,冰嬉运动在民间不断发展壮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冰场,像什刹海、北海五龙亭前、陶然亭、中南海新华门内的东湖等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什刹海冰场成为众多北京青年的时尚前沿。许多大院子弟拉帮结伙地来这里茬冰,男青年身着将校呢军装,头戴羊剪绒帽子,流行“拍婆子”。女青年围着红围巾,脚踩小高跟黑色滑冰鞋,习惯被拍。一句“去什刹海溜冰吗?”堪称时髦用语。

  如今,越来越多冰上项目的出现,丰富了这项冰嬉运动,虽然方式变了,但带给北京人的欢声笑语却没有减少。可变了味儿的北京冰场,不知道昔日的八旗子弟和北京老炮儿会作何感想?

  清朝为何重视冰嬉?

  从宋朝开始,冰嬉就盛行于北方,明朝把其列入宫廷活动。但列朝列代的重视程度远不如清朝皇帝对冰嬉的青睐有加。乾隆皇帝在《冰嬉赋序》中就曾提到“国俗有冰嬉者。”为什么清朝皇帝对冰嬉会如此重视?使其上升到国俗的境地。

  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东北作战的过程中,遇到一个强劲的对手——巴尔特虎部落。几次兴兵攻打,都没能如愿。有一年冬天,努尔哈赤再次进攻巴尔特虎部落,结果军队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路途遥远,冰天雪地,如何迅速的派出增援部队成为重中之重。一名弗古列将军自告奋勇,命令士兵换上滑雪装备,迅速出发。弗古列将军的部队不仅解了围,还顺势攻下巴尔特虎部落。努尔哈赤大喜过望,开始对原本不起眼的冰上技艺另眼相看。

  根据《满洲老档秘录》记载:

  “清天命十年正月初二,太祖努尔哈赤在浑河冰上亲自主持了跑冰鞋的比赛。这天清早,宫内福晋、朝廷贝勒及夫人们,穿着皇上赐的朝衣,戴上皮肩领和狐皮大帽,簇拥着努尔哈赤来到浑河冰场,观赏冰上竞技。滑冰比赛项目有速滑、花样溜冰、冰上射箭以及冰上武术等。”

  这是中国文献记载的第一次冰上运动会。努尔哈赤对优胜者赏银二十两、金一两,即使掉队的也分到赏银三到五两。

  清朝的特种部队

  其实冰嬉在清朝并非是运动会那么简单,更是大清皇帝检阅军队和进行冬季训练的重要内容。每年冬天,从八旗军队中精挑细选出1600名精兵强将,组成八旗冰鞋营。来到皇家禁苑——太液池进行集中训练和表演。

  八旗冰鞋营隶属健锐营,清嘉庆年间隶属于精捷营,编制缩减为500人。随着一年一度的皇家冰嬉比赛日子的到来,八旗冰鞋营便开始大展身手了。

  根据清乾隆年间,宫廷画师金昆、程志道、福隆安绘制的《冰嬉图》,我们可以发现:这一天,乾隆皇帝在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的拥簇下,坐着大冰床来观看冰嬉活动。而这些八旗冰鞋营的官兵们膝裹皮护,脚穿冰刀,摩拳擦掌。

  冰嬉中最常见的是“抢等”,也就是现在的速度滑冰。在抢等中,官兵足蹬冰鞋,身穿箭衣,在三里外的起点一字排开。号令一响,个个如离弦之箭,向前飞驰而去,最先到达皇帝冰床前的,便是头等,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赐。即使输了,乾隆也会给予鼓励性的赏赐。

  据记载:速度滑冰有花式八种,被称为“官趟子八式”,即初手式、小晃荡式、大晃荡式、扁弯子式、大弯子式、大外刃式、跑冰式和背手跑冰式。此外还有花样滑冰、冰上足球、冰上抛球、冰上射天球、打雪挞及冰上摔跤等运动。

  比赛结束后,乾隆皇帝还会在冰上举行盛大的国宴以示庆贺。冰嬉运动在乾隆年间达到鼎盛,乾隆皇帝钦定为大清国俗,另三样是满语、骑射、摔跤。

  宫廷冰嬉的民间化

  清朝的“冰嬉大典”都在西苑三海内举行,如北海漪澜堂、五龙亭,中南海的瀛台等,但具体地点还需根据湖面冰层的冰冻程度来定。随着清朝末年内忧外患的加剧,1894年清王朝在北海漪澜堂举办了最后一届冰嬉大典,此后皇家再也无暇顾及冰嬉。

  尽管冰嬉大典没有了,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冬日乐趣并没有因此消失。1895年的冬天,光绪皇帝还坐着奥地利皇帝送给他的华丽冰橇,在北海太液池上享受冬趣。而慈禧太后每年都会乐此不彼地到北海漪澜堂,欣赏宫女们的冰戏表演。

  皇家宫廷的冰嬉运动是衰退了,但民间的却不断发展且丰富着。民间冰嬉在清朝是个黄金时期,从兵丁的军事训练到民间的休闲娱乐。

  根据《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寒冬之时,都人于各城外护城河上,群聚滑擦。”清朝末年,京津流行一种自制的冰鞋,称为“凌鞋”。由两木板组成,上面钉有细铁条。民间高手们穿着凌鞋,在护城河上进行滑冰比赛。

  据说,有人穿着凌鞋,早晨从朝阳门出发,顺着河道滑到了通州,回来时还带了碗通州的酱豆腐,以向众人展示自己真的一个来回。

  清王朝覆灭后,昔日的皇家禁苑北海开辟为公园向市民开放,北海公园因此成为最早开放的天然冰场。起初设在五龙亭附近,后来又开辟了好几处,比如漪澜堂、道宁斋、双虹榭等。冰场用杉篙、芦席围成,附近还有茶点,售卖些茶水和点心。

  北海冰场上大多是时髦的红男绿女,他们“化装竞走,亦足以倾动一时”,形容的就是北海冰场的特色——化装舞会。女人化装成男人,男人化装成女人,还有化装成将军、乞丐,甚至动植物,各式各样,林林总总,没有滑冰者不化妆成特别姿态的。

  滑冰除了青年男女,还有不少白鬓老翁和幼龄孩童。

  上世纪30年代,北海公园有一位须发皆白的滑冰老人,花样滑冰非常精彩,引得游人啧啧称赞。据说老人名叫吴桐轩,曾在慈禧太后御用的“冰鞋处”中当值。由于他自幼练过拳脚,能把武术功夫融合在滑冰里,花样滑冰特别出色,受到慈禧的赏识,并把他提拔为领队。1946年的《新民报》还专门报道过这位老翁溜冰的傲人姿态。

  除了北海冰场,中山公园后河冰场也是北京百姓的游乐之地,公园北门直通故宫筒子河,冬天这里被开辟为冰场。虽然冰场面积不大,但是能绕着护城河溜上一圈,也是其乐融融。而且还能去公园内的唐花坞赏花,也别有另一番滋味。

  大学内的西风东渐,西方的冰上运动开始进入北京。北京大学的学生没有不在未名湖上滑过冰的,而未名湖滑冰早在燕京大学时期,就已受到学生们的追捧,不少燕京大学的学生在未名湖冰场上打过冰球。

  唐鲁孙的《海甸之忆》中就有关于未名湖冰场的描写:“到了隆冬十月未名湖结冰,溜冰场一开幕,冰镜清辉,莹澈似玉,男女交错,共舞同溜,矫若惊龙,飘若醉蝶,人新衣香,交织成趣。”当年的未名湖冰场有“寒光刀影未名湖,北海稷园总不如”之称(北海都知道,稷园就是中山公园)。由此可见未名湖冰场在百姓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去什刹海溜冰吗?

  旧京时期,什刹海冰场就是百姓的常去之地。因为北海作为禁苑,自然是去不得的。民国时期,什刹海冰场依然是老幼咸宜之地。金受申曾这样描写民国的什刹海冰场,“冬天的护城河、什刹海,岸旁常放着许多冰床招揽乘客,在新年正月,坐着冰床,驰骋冰上,虽不用足溜,也很有意思。”

  虽然什刹海冰场历史悠久,但真正成为北京人心中的圣地应该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像电视剧《梦开始的地方》《血色浪漫》《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都有什刹海溜冰的场景,一大帮大院子弟来这里溜冰,一句“去什刹海溜冰吗?”堪称时髦用语。

  什刹海冰场附近有较多的机关大院,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山下乡”运动之前,这些大院子弟赋闲在家,因为缺乏娱乐设施,什刹海冰场自然就成为了他们的聚集地。电视剧《梦开始的地方》中的小陶虹就曾得意的说,“五湖的,四海的水,不如什刹海的冰场美。”

  一大帮血气方刚的大院子弟聚在一起,自然少不了茬架,原因很多,最大的是因为姑娘,毕竟冰场是拍婆子的圣地。和自行车一样,脚上的跑刀无意是最炫酷的装备。那时讲究“天津的鞋,黑龙的刀”,一双鞋三四十元,只能好几人合用。当然更多的鞋子则是自己做。

  为了能在姑娘面前展现自己,溜冰的技术必须要多种花样,倒滑变正滑、正滑变倒滑、反一字儿、正一字儿、在冰上踢醉八仙等等,这些人被称为冰痞,溜冰更多是茬冰,因为要相互比呀。

  当年的什刹海冰场上发生过太多的故事,许多青年后来也成了老炮儿。什刹海冰场也好,北海公园冰场也罢,如今各大冰场中越来越多的冰上项目,虽然欢身笑语映在了每个人的脸上,但对于当年茬过冰的老炮儿来说,不知道会不会是一种寂寞与说不出的感怀呢?

  电影《老炮儿》中的六爷在后海滑着冰,收音机里放着常山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救阿斗的故事。这与周围的环境显得实在是格格不入,可又有谁能懂呢?北京老炮儿懂。当年什刹海溜完冰后,听会儿《水浒》的评书,来几两白干的老一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