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在颐和园里留下了哪些秘密?

这是一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行宫御苑,园里有座山,叫万寿山,山前有片湖,是昆明湖。

  这座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博物馆”,正是广为人知的颐和园。但多年以前,这里完全不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几百年前的北京西北郊,就因名山圣地而备受权位者青睐。那时,这座山被人们称为“翁山”,山前的湖为“翁山泊”(后又改称西湖)。

  金朝时,有位皇帝颇有先见,最早看中了这片湿地里蕴藏的秀美,当即决定在此处设置了金山行宫。这位明智之人,便是金朝第四位皇帝完颜亮。

  后来,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了保证紫禁城用水和接济漕运,科学家郭守敬开辟了上游水源,引来昌平白浮村的神山泉水,使水势上涨,湖的规模也随之扩大。明朝时,周围的园林开始增多,明武宗在湖滨修建了行宫,称“好山园”。

  而真正让这片山水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是清朝最“活跃”的一位皇帝——乾隆。

  乾隆十四年冬天,翁山前的西湖突然热闹起来,上万名农工扛着铁锹锄头,拉着推车,开始清除湖底的淤泥。谁也想不到,当时这项不大的水利工事竟成了一项举世闻名的宏大工程的开端。

  其实,乾隆很早就派人查看过此处的风水,颇为动心。工程进行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到了乾隆十五年春天,乾隆又下了一道圣旨:在园内修9层的延寿塔,并在大西天仿照南京的大报恩寺修一个报恩塔,以便两者遥相呼应。

  但就在延寿塔快要竣工的时候,报恩塔出现火灾,同时延寿塔也出现了严重坍塌的现象。

  乾隆觉得这两件事不是偶然,而是上天的警告,于是立刻下令缩小了两座建筑的规格,于是就由“塔” 变“成了“阁”。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如果登到佛香阁顶端从高空俯瞰,昆明湖形似一个寿桃,而万寿山佛香阁两侧的建筑恰是蝙蝠两翼的形状,整体看来成了一只蝙蝠,振翅欲飞。这是乾隆的暗含的是“福寿”的图案。

  这时,操办整个工程的内务府总管大臣三和才恍然大悟,原来,皇帝是为了筹备母后崇德皇太后(钮祜禄氏熹贵妃)的60大寿,才兴建起如此浩大的园林工程。怪不得乾隆将西湖更名为昆明湖,将北边的瓮山改名为“万寿山”。

  建设过程中,园内的大事小情乾隆全部过问,甚至安放钟表、绘画插屏这样的细枝末节,都有他的圣旨。过了一年,“清漪园”终于建成。这项“寿礼”足足花掉了乾隆 448万两白银,设计考究,精致之极。

  有人说,乾隆因为一生6次南巡,酷恋江南景色,尤其对杭州西湖格外钟情,因此在这座园林中,不遗余力地追求再现江南山水风景和园林艺术之美。

  还有人说,考虑到杭州西湖有几个岛屿成为重要的点缀,清漪园也专门在水面上保留了三个大岛和两个小岛。

  事实上,最初的设计师——宫廷画师意大利人郎世宁,确实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参考了杭州西湖及其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他在湖面西侧增添了一道几乎与西湖苏堤一模一样的西堤,把昆明湖划分成“里湖”和 “外湖”,而且又加了道支堤,进一步把外湖分开,变成有内外几层的“重湖”。

  但乾隆绝不会仅仅只是模仿江南美景,他这样设计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把水引向山旁、山后,达到“山环水抱”的格局,正体现了含蓄、环抱、积蓄、有情,必然有勃勃生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

  清漪园初建时,万寿山的山体较低,不够延展,昆明湖的水面大致为东南斜向的狭长形,山与水的关系有些疏离。乾隆下旨将湖山整治工程与治水工程相结合,将湖面向东、向北大大扩展,使湖面更加辽阔,山更壮伟。

  可惜的是,道光年后,由于国力衰弱,宣布撤三山陈设,清漪园逐渐荒废。1860年的英法联军焚毁了西北郊太多旖旎珍宝,清漪园也未幸免。1888年,光绪重建,这才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之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

  1990年,北京市政府对昆明湖进行了240年以来的第一次清淤,18万群众参加了义务劳动,共清除淤泥65.26万立方米,面积120万平方米,清楚各类炮弹205枚。

  颐和园不仅是清代帝王园林的兴盛于衰毁史,也折射出了清王朝由鼎盛到衰败的变迁史,近50年,它又是伟大的中华文明在复兴之中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