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曲剧杂忆

老北京的观众热爱国粹京剧,但对独具地域特色的北京曲剧更有感情。该剧种有浓郁的北京韵味——唱腔委婉、吐字清晰、表演朴实,还有受欢迎的代表剧目,因而深得人们的喜爱。

  上世纪50年代初,北京的曲艺名家在前门箭楼上成立了大众游艺社。当时每天都有鼓曲演出,演员又根据自己所会曲种的演唱特色,结合自身唱做表演的条件,创排了曲艺剧。曲艺名家魏喜奎、关学曾、顾荣甫、尹福来等人自编自导,借鉴了拆唱八角鼓的传统形式彩唱,演出了曲艺剧《探亲家》。剧中有情节故事和大段的单弦牌子曲唱段以及奉调大鼓、梅花大鼓、琴书的旋律,京腔京韵,深得曲艺爱好者的欢迎和好评。恰恰此时,老舍先生在中国文联和北京文联任职,他对曲艺的岔曲和八角鼓等民俗艺术甚为喜爱,与多位曲艺演员都是好朋友。曲艺剧《探亲家》演出时,他早早来到剧场,认真观看全剧,对这一新演出形式唱腔的委婉动听、旋律的优美、京音的吐字赞赏有加。在座谈会上,老舍先生激动地对参加演出的演职人员说:“你们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填补了北京历史上没有地方戏的空白。”他建议将“曲艺剧”中的“艺”字去掉,就叫“曲剧”。此外为突出地域特色,建议在“曲剧”的前面加上“北京”二字——“北京曲剧”就这样诞生了。不久后,老舍先生为该剧团撰写了新戏《柳树井》,描写妇女争取婚姻自由的故事,戏中女主人公由魏喜奎扮演。全剧在唱腔、化妆、音乐、舞美上都下了大力气,演出获得了成功。这是北京曲剧第一出戏,使得北京曲剧这一剧种站稳了脚跟。

  北京曲剧的经典剧目,首推清装大戏《杨乃武与小白菜》。《杨乃武与小白菜》取自清代四大奇案,其剧情曲折,扮演杨乃武的李宝岩、扮演小白菜的魏喜奎均是曲艺名家,全剧演出达三个小时,演唱声情并茂,甚是感人。该剧最初上演是在前门小剧场,剧场可容纳三百余人。1957年的一天,周总理在忙完公务后,晚七点多坐车来到前门大街,将车停在大栅栏街口,步行到剧场来看演出。演过了前几场,演员才得知周总理来了。演出结束后,总理到后台接见全体演员并进行座谈,总理说:“我访问非洲十国刚刚回到北京,看到报上的广告,就马上来看戏了。”总理对这出新戏的成功演出表示祝贺,还针对剧中的服饰、礼节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后来《杨乃武与小白菜》演出数百场,并于上世纪60年代初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在全国放映,使人们对北京曲剧这一艺术形式有了深刻的了解。

  上世纪80年代,文艺春天到来。北京曲剧团在积极创排新编历史剧《珍妃泪》的同时,也注重发现人才,培育曲剧接班人。曲剧名家魏喜奎将能唱奉调大鼓,又擅长表演的女青年甄莹、许娣收为弟子,参与曲剧的排练和演出,同时团里培养的优秀男演员耿守春、张绍荣、孙宁等,也都成为了台柱。《珍妃泪》演员多为新秀,老演员做指导,发扬该团善演清装大戏的长处,加上大家齐心协力,在唱腔、音乐、舞美诸方面的严格要求下,首场《珍妃泪》在西单剧场上演,观众争相购票,以后场场爆满。观众尤其对舞台上甄莹扮演的珍妃、耿守春扮演的光绪皇帝很是喜爱,各地演出公司也纷纷邀请《珍妃泪》剧组全国巡演达三个月之久。而后,北京曲剧团又先后改编、排演了老舍先生名著《龙须沟》、《茶馆》、《正红旗下》及邓友梅先生的大作《烟壶》,每一出戏,全团演员都发扬“一棵菜”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新戏甫一上演,便在社会产生很大反响。

  风风雨雨几十年,北京曲剧团排演了近二百个剧目,使得北京曲剧在广大观众心目中扎下了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