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安门以西的延线上,有一座别具风格、格外庄严的地标性建筑——军事博物馆。它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筹建于1959年,经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1962年的夏天,毛主席欣然同意亲自为军博题写馆名,在6页信笺纸上写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1个大字,8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是中国惟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共有红军馆、抗日馆、解放馆、抗美援朝馆、现代馆、兵器馆、民兵馆、礼品馆、综合馆。
军博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陈列面积4万多平方米。主楼高94.7米,中央7层,两侧4层。截止至2012年末,全馆有22个陈列厅、2个陈列广场。军博收藏34万多件文物和藏品。
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793件,大型武器装备250余件,艺术品1600余件,对外军事交往中受赠礼品2551件。其中有铜鎏金弩机、镇远舰铁锚、叶挺指挥刀、三八式步枪和解放军第一辆坦克等重大历史价值文物。
中央兵器棚:从2012年5月起,为配合展览大楼加固改造工程,原兵器馆陈列中,轻武器陈列部分全部撤展,大型武器装备共计250余件移至展览大楼南广场,以展代藏,继续接待观众。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辆坦克:这辆日本造97式中型坦克加入人民军队序列后,先后参加了绥芬河剿匪、三下江南等战役战斗。因为其资格老、机件旧,被坦克手亲切地称为“老头坦克”。在开国大典中,“功臣号”坦克光荣地参加了阅兵式,并被作为领头车,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中国造59式中型坦克:59式中型坦克是根据苏联提供的图纸和设备,于1958年9月开始试制,11月5日组装出了第一辆。1959年10月1日,在庆祝建国十周年的阅兵式上,当排着方阵的国产坦克车辆“隆隆”驰过天安门广场时,观礼台上下响起了潮水般的欢呼声。人们为首次见到如此精良的国产坦克而赞叹不已。
苏联造T-62中型坦克: 1969年3月,我边防部队在反击入侵珍宝岛的苏联军队时击毁了这辆苏制T-62坦克。在作战过程中,经过双方反复争夺,这辆坦克沉入江底。鉴于它的政治影响和技术价值,我边防部队历尽艰难,将其从江底打捞出来、拖到后方,简单修复后运送到军博收藏。
中国造63式水陆坦克:这是一种两栖作战坦克,设有水上推进装置,能自身浮渡。战斗全重18.5吨,水上最大时速12千米,装有85毫米坦克炮1门,直射距离950米。主要用于水网稻田地带或协同步兵强渡和封锁江河作战,也可以沿海和岛屿支援步兵强行登陆和进行抗登陆作战。
美国造M24“霞飞”轻型坦克: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卡迪拉克汽车分公司生产的轻型坦克。1943年3月开始研制,1944年4月定型,同年装备美军。主要用于替换M3和M轻型坦克,50年代后,逐渐被M41轻型坦克所取代。除美军外,还装备世界上10多个国家,在某些国家一直服役到7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共生产4000余辆。
王海驾驶过的米格-15歼击机:王海是新中国的第一代飞行员,曾任空军司令员。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率领飞行大队与敌空战80余次,击落击伤敌机29架,荣立集体一等功。其中王海本人击落敌机4架、击伤5架,荣立特等功、一等功各一次,被授予“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这架米格-15歼击机就是他当年驾驶的飞机,座舱下方标绘的9颗红星记录的就是他击落击伤美军飞机的架数。
中国造70式130毫米履带自行火箭炮:此型火炮具有发射速度快、火力猛、机动性能强的特点。主要用于压制和歼灭敌炮兵、步兵和坦克群等目标,支援坦克作战。战斗全重13.4吨,最大时速55千米,最大射程10115米,战斗射速19发9.5-11.5秒。
这些在电视剧里常见的“大家伙”,是解放战争的历史见证,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记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游走于军事博物馆,看到它们,仿佛看到了解放战争硝烟弥漫的战场和那艰苦斗争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