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鸟巢”在哪儿,那“鸟蛋”呢?

要说来北京必去的地方之一肯定大多数人会选择天安门,天安门是一个“不怒自威”的建筑,来到这里的人不禁会肃然起敬。然鹅,你有木有发现,在这样一个庄严肃穆的场景下,不远处有一颗“巨蛋”静静滴躺在天安门广场西侧。它,就是中国国家大剧院。

  早在20世纪50年代,政府对长安街的规划时就设想了国家大剧院的建设,周总理也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大剧院的批示,赐予8个大字:(地址)“在天安门以西为好”。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施。直到1998年4月,政府批准可以建设国家大剧院工程了!

  于是,中国人多年的艺术梦想终于要实现了。紧接着来自10个国家的36个设计单位共提交了69个方案参加评选。国家大剧院组委会也公布了两点竞标原则,“第一,它是世界一流的剧院,第二,它不能抢过人民大会堂。”

  在两轮国际竞赛、三项修改后确定了最佳方案。最终,独得恩宠的是法国建筑设计师保罗·安德鲁,他的圆形方案获得了组委会的青睐。

  一提到保罗·安德鲁,首先会想到奠定他在建筑界地位的夏尔·戴乐高国际机场。29岁的保罗·安德鲁设计了戴高乐机场候机楼,从此,他也成为了巴黎机场的首席建筑师。

  多年来,这位法国“新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日本、英国、埃及、文莱等国家都有他的作品。在中国除了国家大剧院之外,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广州新体育馆、澳门赌场和太原考古博物馆等建筑都出自他之手。

  尽管很多中国人不接受他的作品,但他相信“20年后,中国人会接受我这个未来派的设计。”安德鲁曾经在采访中说过,在他众多作品中,中国国家大剧院仍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关于国家大剧院的构成小编就不细说了,但有几项之最还是要提一下。国家大剧院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穹顶,东西向长轴跨度212.2米;北京最深的建筑,地下最深处为-32.5米;亚洲最大的管风琴,共有6500根发音管。

  水下走廊也是国家大剧院最大特色之一。阳光透过水面,影子斑驳的散落在地上,一时间竟让人分不清在水中还是室内(突然有种想作诗的冲动啊\(≧▽≦)/)。不过,想要感受到大剧院的设计之妙还是得亲自去一趟。

  尽管现在大家听到对国家大剧院的评价都是“造型新颖、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但天知道这颗“巨蛋”到底经历了什么······

  在施工前后都饱受争议,直到现在大剧院落定许久,争议仍未平息。很多风水专家认为国家大剧院破坏了长安街的风水,毁坏了北京的精妙布局,建筑风格也与周围建筑不符合,大剧院造价高昂、奢华无比,安全性也存在问题等等,一时间安德鲁的设计方案便成为众矢之的。

  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华裔设计师贝聿铭的作品,法国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这个作品也曾在法国引起了很多争议,但后来却成为法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安德鲁经历了和贝聿铭相似的处境,但他说“希望大家像喜欢贝聿铭的金字塔一样喜欢我的国家大剧院。”

  我们看了好几年的“巨蛋”不知道最终会不会变成贝聿铭的金字塔,但这座建筑已经潜移默化的融入我们的生活。

  那在设计师眼中它到底代表着什么呢?“我想打破中国的传统,当你要去剧院,你就是想进入一块梦想之地”。安德鲁把这个巨大的半球形容成一颗生命的种子。“中国国家大剧院要表达的,就是内在的活力,是在外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一个简单的‘鸡蛋壳’,里面孕育着生命。这就是我的设计灵魂:外壳、生命和开放。”

  很多人都在问69个设计方案中真的就安德鲁的设计最棒吗?他到底赢在哪里?小编不敢妄言,但安德鲁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他很擅长通过文案来“推销”他的作品(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啊〒▽〒)。优秀的文案和相当的实力,估计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设计能在各国多次中标的原因之一吧。

  国家大剧院于2001年12月开始建设,2007年9月完工,和你们一样,小编第一次看到这颗“蛋壳”就被它的独特外貌所吸引了。然而,现在的国家大剧院吸引我们更多的不是其“怪异的”建筑风格,而是高水平的文艺演出。这可能就是安德鲁所说的“梦想之地”吧,中国人在这里向全世界展示着自己的艺术梦想。

  国家大剧院虽然一直饱受各界的质疑和争议,但从目前来看,它还是很好地执行着其预期的功能和使命。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正不断融入北京的城市肌理,成为这座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