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爱“逛厂甸”

黄永顺

  说起老北京人过春节的乐事,当属“逛厂甸”。厂甸庙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规模也非常大:北起和平门,从西河沿往南,直到琉璃厂的中部,即南新华街十字路口一带。加上它以琉璃厂为依托,呈现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因此,厂甸庙会是一个雅俗共赏的盛会,“逛厂甸”成为当时人们常说的俗语。

  如今,春节期间,厂甸庙会在东、西琉璃厂设有“文市区”,展示字画图书、文艺表演等,而“民俗区”则移至陶然亭公园,可以品尝地道的老北京民俗小吃,感受独特的老北京手工艺。

  厂甸庙会以街道命名

  厂甸庙会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始于明代嘉靖年间,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得以兴盛。过去老北京在春节期间开放的有厂甸、白云观、大钟寺等八大庙会,其中尤以厂甸庙会最负盛名,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其他庙会无法相比的。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写到,“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

  历史上,北起和平门,从西河沿往南,直到琉璃厂的中部,即南新华街十字路口一带,称为“厂甸”。据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的记载,“厂甸在正阳门外二里许,古曰海王村,即今工部琉璃厂也。”

  元代开始在这里建窑烧制琉璃瓦,称琉璃厂。明嘉靖年间,窑址迁至京西门头沟,琉璃厂逐渐荒废,窑厂前的空地称厂甸。清代琉璃厂迁至远郊西山,而琉璃厂和厂甸的街名却保留下来,并发展成为集市,有古书旧籍、古玩字画、儿童玩具及各种食品小吃摊位,厂甸集市初具规模。后来,厂甸庙会是旧时京城各阶层男女老少春节争相光顾的场所。据乾隆年间《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每于正月元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填街。”

  1918年,厂甸庙会被北洋政府正式认定为北京城惟一的官设春节庙会集市。

  也有一说厂甸庙会始于辽代,著名地理历史学家侯仁之先生所著《北平历史地理》一书中对此进行了考证:“辽代北京称之南京城,辽代的南京城东墙位置与现今宣武门西南的校场口胡同平行,南京城东城墙沿今烂漫胡同延伸。”琉璃厂街正处于辽代京城的城外正东,辽时厂甸庙会存在是有可能的。

  老北京有众多庙会,其中只有厂甸不是以“庙”为名,而用街道命名,足见其影响力。历时400多年的厂甸庙会,经过多年的演变,以民俗与文化、商业等元素著称。它与南京夫子庙、上海老城隍庙、成都青羊宫等,成为中国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地区性民间庙会。

  厂甸庙会文化味最浓

  在老北京的历史上,厂甸庙会独具特色:书籍古玩、字画文具一应俱全,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厂甸庙会自古便以“文市”著称。

  这与琉璃厂有直接关系,琉璃厂是老北京文化氛围最浓郁的地方。琉璃厂最早经营书籍始自明代,当时是古玩文物、书籍字画的集散地,后来在清乾隆年间琉璃窑厂外迁后走向辉煌。特别是乾隆三十八年(1733年)《四库全书》开馆,各方编纂人员汇集京师,他们多居宣南一带,因而纷纷来此寻书考证,使琉璃厂书市更加兴盛。久居京师的高官显宦,赴京应试的文人举子,没有不知琉璃厂,不到琉璃厂的,只要耐心寻访,在那里肯定可以淘到不少古籍善本。

  一直到民国初年,琉璃厂也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地。《鲁迅日记》记载,鲁迅居住北京的14年期间,去琉璃厂多达480多次,采买图书、碑帖3800多册。

  早年间,春节期间,厂甸举办庙会时,厂甸画棚就是特殊的画展,各种山水画、花卉画、仕女画等美不胜收;还有大量精美的北京年画争奇斗艳。而且这些画作,随着年代岁月的变化,画的内容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另外,书摊在庙会中有重要地位,那时整个北京城及外地的书贾都在这开设摊位。厂甸有经、史、子、集等古籍以及历朝历代的稗官野史,往往大书店找不到的书,在这里说不定就能找到。当时,厂甸庙会上的文物店也非常多,文物店里的古玩玉器、金石陶瓷、碑帖拓片、文房四宝各类小件应有尽有。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逛厂甸》中,就叙说厂甸的盛况,并感叹“生来太晚”,未能欣赏到清代乾嘉之际古玩字画云集,灯屏琉璃、万盏棚悬、图书充陈的繁华景象。

  过去,火神庙是逛厂甸庙会的必去之地。民国文玩名家陈重远先生在《文物话春秋》一书中记载:“每年阴历正月初六开始至十六,琉璃厂厂甸,火神庙,游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达官贵人,文人学者,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太太小姐,也出来逛厂甸,出没在火神庙的珠宝摊和古玩、书铺之店堂。”可见当时火神庙之火爆。

  当时,北京一些金店、首饰楼、玉器铺每到春节期间,都要到火神庙来摆摊,人们称这些摊子为“红货摊”。火神庙就是厂甸庙会的“珍宝馆”,凡逛厂甸的游人,都要到火神庙一饱眼福。《北京风俗杂咏续编》中记载:“元旦年年厂甸开,游人杂还去还来。火神庙里多珠宝,买得残画几部回”。 幸运的是,2014年初,厂甸庙会开放了“火神庙”,这也让京城百姓再次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

  厂甸庙会妙处在“逛”

  当然,过去的厂甸庙会,除了字画和古籍,少不了特色小吃、传统工艺、日用百货和儿童玩具等,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在此各得其乐,各有所获。

  厂甸庙会上的儿童玩具,过去称“耍货”,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如空竹、鬼脸、风筝、十八般兵器、泥人、面人、毛猴、不倒翁、鬃人、绢人、兔儿爷、泥兽等,样样齐全。厂甸庙会上年味最强的、最引起孩子们兴趣的当属抖空竹。老北京春节期间,街巷院落都会响起此起彼伏的空竹“嗡嗡”声。

  而提到吃,在当时,一些名家老字号在庙会上摆摊设点,厂甸庙会也是京味小吃大荟萃:煎、炸、烹、煮、捞、切……各色食品应有尽有。什么豆汁张、茶汤李、爆肚王等应接不暇。

  正因为如此,早年间,厂甸庙会成为老北京最受欢迎的庙会,这里雅俗共赏、老少皆宜,不仅有鲁迅、胡适、徐悲鸿、张伯驹、朱自清、张大千等文人雅士,也有无数老北京百姓在厂甸庙会上感受春节的喜悦。

  说起年味,谈到厂甸庙会,也唤起我自己幼时对厂甸的记忆。

  逛厂甸,滋味就在个“逛”字,可买可观,从容自得。那时,家长们忙碌了一整年,孩子们也写完了作业,春节一家人来到厂甸,一边品尝京味小吃,一边欣赏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传统曲艺。

  对孩子来说,庙会也是北京传统小吃的大聚会。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还不够丰富,而在厂甸庙会可以品尝到色香味形俱全的京味小吃:雪白的艾窝窝、黄澄澄的豌豆黄、豆面裹着的驴打滚、炸时吱吱叫的灌肠和寓意深刻的年糕(暗喻“年年高”)等。

  孩子们只是听到那悠扬洪亮的叫卖声,就已口水直流。虽然那个时候,人们并不很富裕,但家长们在过年时还是竭尽所有去满足孩子们的愿望,所以逛厂甸的孩子们很少有空手而归的。伴随着厂甸街上洪亮的叫卖声,熙熙攘攘人群中的大人和孩子们,身着节日新衣,吃着京味小吃,透着新年的喜气。

  厂甸庙会上,还有一些传统手工技艺给我留下非常深刻记忆,比如“吹糖人”,手工艺人在一个小木车上,架个小煤炉熬制糖稀,滚烫的糖稀在艺人熟练动作的引导下,瞬间被制作成了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或其他造型,热腾腾的糖稀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否则,就会变硬变脆,那样就无法制作了。

  厂甸庙会的标志性食品应属京味十足的糖葫芦。糖葫芦除了红彤彤的山里红,还有脆甜的荸荠、绵软的山药、糯黏的黑枣以及各种水果混搭而成的糖葫芦。另外长串大糖葫芦和大挂山里红是过年时厂甸独有的,平日见不到。大糖葫芦用长长的荆条穿成五尺长左右,糖葫芦的红果表面刷上饴糖水,顶部粘着各种颜色纸旗子。而大挂山里红像挂朝珠一样挂在孩子胸前,一边走一边拽下一颗塞到嘴里。

  在厂甸庙会,还能见识到非常多的空竹技法。当时,空竹高手可以把空竹抖得如山响,还能把这些竹木玩具抛向空中,再将坠下来的空竹稳稳接住,继续抖。更有技巧者,可以玩出许多花样,如:“骗马”、“猴爬杆”、“抽汉奸”等。

  如今,厂甸庙会的“民俗区”搬到了陶然亭公园内,而“文市区”依然在东、西琉璃厂一带,人们还能欣赏文艺表演、品鉴古玩字画。但对一些老人来说,每逢春节,他们最惦记的还是当年逛厂甸的往事,回味它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