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栅栏街区改造:北京坊没增加1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

西洋风味的砖雕,传统的石狮雕刻,彩绘牌坊、大红廊柱、轻盈的玻璃廊桥……两会期间,大栅栏北侧, 紧邻天安门的地区,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落,引起了代表委员的热烈关注。西城区为何要如此耗时费力打造“北京坊”?就此问题,昨天本报记者采访了西城区区长王少峰。

  “‘北京坊’是西城区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特别是加强中轴线重要名城景点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相关的研究论证工作从12年前就开始了。”王少峰告诉记者,2006年1月16日,“北京坊”正式启动违建拆除和商户搬迁,到本周一的一期亮相,整整花了11年的时间。这11年来,全体人员都秉承着一个理念:抱着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对城市负责的态度,为古都打造一个城市亮点。

  “这不是简单地拆旧房子,也不是单纯地房屋修缮,而是对大栅栏街区的改造和提升。”王少峰谈起,在“北京坊”的前期设计规划中,是修旧如旧,是推倒重来,还是要集成历史现状和未来,曾经历过多轮的讨论和反复,也召开了大量的专家论证会、群众座谈会,听取了老居民和商家的意见。最终,提炼出了尊重历史、向历史致敬;尊重未来,体现城市的发展与活力,打造 “中国式生活体验区”的概念。

  “这么大规模的改造,从头至尾,没有增加地上建筑面积。”王少峰说起,改造前,劝业场片区的地上建筑面积约为6万多平方米,改造后也是同样的数字,但8万多平方米的地下空间面积被充分利用,接驳地铁,实现了基础设施的提升。“这是一个‘和而不同’的建筑群落。你走在商业街区里,可以发现传统胡同的肌理,但在设计风格和设施设备上,它们又是现代化的。”

  王少峰特意强调,下一步,在引进商业机构时,区政府也有很慎重的选择,绝对不是“价高者得”,而要体现出“新中式生活”的品质。“我们希望把‘北京坊’打造成一个北京文化的新地标。是不是真的能为市民提供新城市生活的服务?还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 赵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