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胡同人的穿着打扮

 

有句老话儿说得好:人配衣裳马配鞍。可见衣裳(装)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
 

换句说法:这人是依靠一番打扮修饰后才倍儿精神的。要不怎么又有一句老话儿:人,是三分长相七分扮相呢。
 

五六十年前,这北京城是百废待兴,人们向往着新生活的开始。那时胡同人的穿着打扮,可谓五花八门。从样式上分,有穿中式衣褂的,有穿中山装制服的,有西服革履的。从习惯上说,有沿袭老家祖上的长衫马褂,这是宽袍大袖传统服饰;有对襟中式褂袄的,这褂多为单衣;而袄则多为棉装。所谓“褂”,多是穿着在外面,胡同人们习惯叫它“外褂”或“行褂”。那时,春秋季胡同街巷流行一句“挣钱不挣钱,都穿海昌蓝”,这是指新式剪裁的海昌蓝服装。中小学生大多数流行海军飘带服(后背处有一块蓝白条布),小青年讲究穿着背带裤青年装。而冬日里大多数人穿着一种半身长的“小大衣”,挤公共汽车骑自行车方便利落。时隔不久,又开始流行一种带“栽绒”帽子的短款式“棉猴儿”。那帽子连接着“棉猴儿”还特意缝制一条金属拉锁,拉上遮风挡雪平日里披挂在后肩上。此种棉猴儿因其潇洒时髦,曾经流行若干时期。一到冬天,上了年纪的老大爷还是喜欢上穿中式对襟棉袄,老太太则穿斜衣襟棉袄;那下身,基本是一种裤腰宽大的缅裆棉裤,这种棉裤实在是让人看着不那么顺眼,可话说回来了它穿在身上不兜裆那才真叫一个舒服。老人们穿上后还习惯用黑色的宽绑带将棉裤腿缅折捆扎绑腿,既保暖又腿脚利落。
 

随着北京城建设发展,人们的穿着也变化着。
 

对于上班公干的政府公职干部,男同志一般身着中山装脚穿三接头皮鞋。这中山装的穿着讲究挺括合身儿,给人一种庄重大方的感觉。此服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人民装”,北京城“一市八街”随处可见这种衣服,真叫一个流行于“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对于上班公职的女同志,则是身着“列宁”装。此种服装样式为双排扣、大翻领、带掐腰;后腰身还缝制出一条宽腰带,下摆处有两个斜插衣袋。由于剪裁精细制作精良,穿在女同志的身上十分合体合身。记得,制作这类衣服可以是普通布料的,也可以是毛料呢料哔叽料的。那时北京人的穿着打扮,同样也受着国外流行时尚的影响。如20世纪50年代西直门外建筑了一座典型俄罗斯风格的高大建筑北京展览馆,当初被称为苏联展览馆。由此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苏联”男士西装和女士“布拉吉”(裙子),在北京城里是大肆流行。当时北京城里的人们,又习惯地将这种男士西装叫作“哈尔滨”式。究其缘由是从苏联发源又流经中国的黑吉辽,再从东北传进关内。老暮家儿的人又按照自己的眼目光儿称西装为西服、洋服、洋装。记得在北京城里流行的西装,基本上是两件套或者内衬一件马甲的三件套居多。说了归齐,这“海派”西装在北京城里并没有流行开来,只能说是“昙花一现”。而女士穿着的布拉吉,则是用颜色鲜艳花色美观的布料制作的花裙子。特别是小女孩穿着,有一个大大的蝴蝶结和两条宽背带的童裙装;少女们穿着,有皱褶泡泡袖的连衣裙装,十分的新颖且美观大方。那时胡同街巷的孩子们流行着文化人自创的童谣:“苏联老大哥,西装大皮鞋;苏联大小姐,花裙系蝴蝶……”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为此,一些讲究的人家就去街面的成衣铺量体裁剪缝制西装或连衣裙。那时,在北京城的繁华闹市,可以见到门脸儿悬挂着“西装剪裁,上海迁京”招牌的裁缝(成衣)铺。最具代表性的,有开在朝内大街的双顺成衣店(后来的双顺服装店),有现如今还在西四丁字路口的上海迁京的造寸服装店等。
 

儿时胡同街巷居住的家家户户穿衣穿鞋多是买来布料,由家里人(指结婚的女主人)自己动手裁剪手工缝制,或是抽空闲就手街坊四邻家的缝纫机缝制。那时,大杂院里经常看见家里的女人们有耐心烦儿地一针一线 “缝穷”。一件长袖外褂可剪裁为短袖,再不然就将着短袖又咔嚓一剪子,对付成一件大夏季儿天穿的汗褟。但凡能穿的旧衣服一准儿是大的改给小的穿,至不济就将旧衣服扯巴成布片“铺衬”,再熬上一锅糨糊,找来一块铺板或者干脆就是自家切菜的菜板子,一层铺衬一层糨糊再一层铺衬再一层糨糊地制作“袼褙”。这“袼褙”是纳制鞋底子,纯粹手工“家造”布鞋的基本材料。
 

过去,老北京人常常挂在嘴边儿的一句话说:“脚上没鞋,就矮半截。”这是在形容一双鞋子在人们穿戴打扮所发挥的“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夏日里,孩子大人们大多是一双塑料凉鞋,还不穿袜子光着脚步丫子图个蹚雨水洗脚方便。冬日里老人们脚穿一双麻绳纳底手工缝制而成的棉鞋,这棉鞋被老北京人习惯地叫作“棉窝”。说到这“棉窝”,在冰天雪地的三九天穿,双脚“窝”在这鞋里温暖热乎儿舒适极了。记得还有一种式样的棉鞋也曾经十分流行,老北京人习惯地叫它“骆驼鞍”棉鞋。此鞋,制作之初就没有左脚右脚的区分,穿这种棉鞋又暖和又跟脚。同时,此棉鞋穿脱便捷,孩子大人都喜欢。记得,那时全社会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没有多少人整日里穿着锃光瓦亮的大皮鞋过日子,那样会被旁人褒贬“不搭调”。胡同街巷大多数的平民百姓,普遍脚穿一种白塑料底灯芯绒面料的松紧口布鞋。北京城里的大人小孩称这种鞋为“懒汉鞋”,还给这种鞋子送了一句带口音的京话儿“白边片懒儿”。
 

话说胡同人的穿着打扮——现如今,您抽空闲在溜达到街面上瞧瞧:孩子们,穿扮得美丽漂亮时尚可爱;男青年女孩儿,穿戴得时髦追求潮流彰显个性;老人家儿,穿着讲究体面丝麻布衣宽松舒坦。一句大实话:改革开放,吃喝不愁,衣食无忧,生活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