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笼被撤大型广告牌匾拆除 簋街亮出本来面貌

 

张秀琴见证了簋街的变迁。 
 

 

改造后的簋街商户拆掉违建腾退出人行便道,外立面经过重新设计装修漂亮了不少。 本报记者 甘南 摄 
 

 

东起东直门桥,西至北新桥十字路口,在这条长1.5公里的街道上,总共聚集了263家商户,其中有110多家都是餐厅,餐厅密度如此之大恐怕在北京找不出第二条街了。然而,当来自四面八方的食客大快朵颐、觥筹交错时,周围的居民却要忍受着与之相随的油烟乱排、垃圾乱扔、私搭乱建等问题。
 

去年9月开始,一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战役”在簋街打响,计划到今年5月前,簋街将完成燃气管线铺设、食品安全提升、交通秩序优化、立面牌匾改造、居商和谐五大工程,实现生产经营更安全,食客吃得更放心,交通出行更畅通、街巷环境更优美,居民生活更安宁的目标。截至目前,“战役”过半,未来两个多月,簋街将展开修路、绿化、照明等环境提升,“五一”前以一条国际化餐饮特色街的形象全新亮相。
 

居民故事
 

眼看着便道被违建“吃”掉了
 

天气渐暖,70岁的张秀琴又开始四处遛弯了。她家就在簋街西侧的板桥胡同26号,出了院门拐个弯就能走上簋街,但是,和很多居民一样,这条路她几乎不走。“我宁可花半小时从北新桥往北顺着雍和宫大街去地坛公园,我也不走簋街。”不过今年张秀琴改主意了,反倒愿意时不时在簋街上遛一遛了,因为簋街最近变样儿了。
 

作为1982年就搬来的老住户,张秀琴目睹了簋街35年来的变化。“一开始这条街叫东直门内大街。”如今站在簋街上,张秀琴还能记得刚搬来时这条街朴素的样子:街道宽敞、门脸儿少、饭馆儿少。“尤其是路北,人行便道至少得有两米宽。”张秀琴说,到了上世纪90年代,路边的小饭馆逐渐多了起来,这条街才被冠以“簋街”这个新名字。
 

这条街有了名气,可给居民带来了一大堆问题。首先就是私搭乱建占道经营。“好多饭馆儿顺着台阶就往外搭,久而久之便道就被‘吃’掉了。”其次就是垃圾和油污问题。餐馆门前经常堆积垃圾,便道上常年积累着油污。“对于我们这些老人来说,一走路脚底下就出溜儿,太危险了。”再有就是噪音和异味。招揽客人的音乐和电子叫号器的声音总是在人们即将入睡的时候飘进耳朵。另外,街上的餐馆以火锅居多,那股火锅味儿直往居民胡同和家里钻。
 

张秀琴退休前曾经在社区工作了几年,“每次居民开会,讨论到簋街这些问题时,大家就停不下来,散不了会。”这么多年过去了,曾经提过要整治、要改造,但都没有了下文。直到去年9月份,东城区政府启动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了,居民们还是将信将疑。“一开始我们真的不信,但后来看到真的有大吊车开进来,拆广告、拆违建,我们才相信这回是动真格的了,簋街说变就变了。”
 

探访
 

便道最宽亮出两米
 

违规广告牌拆掉718块
 

现如今,走在簋街上的感受一定和以前截然不同。自从去年9月底东城区政府启动簋街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之后,红灯笼被全部撤掉了、大型广告牌匾被拆除了、很多人行便道亮出了本来面目。
 

记者来到簋街东段路北,这里原本两米多宽的人行便道早就被餐馆私搭的违建占了,这里的违法建设已经被拆除,墙壁边缘还能看出拆除的痕迹;在簋街西段,有些商户已经旧貌换新颜了。例如位于簋街221号的永安堂大药房,店铺的外立面已经被重新改造,之前药房墙体老旧、外墙装饰采用铝扣板材质,与周边建筑风貌不协调。这次改造采用了新方案,外立面使用贴砖及部分石材,淡黄的墙体上印有金黄及绿色字体,整个建筑面貌焕然一新。
 

据介绍,提升工程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9月20日至12月底,主要是拆除占压房基线的违法建设和违法违规的广告牌匾,并按照风貌管控导则恢复建筑立面;第二阶段为2017年3月至4月底,主要是道路大修、对绿化景观和夜景照明进行设计施工、重新施划停车位。
 

截至目前,簋街西段燃气主管线铺设已完成95%,718块违规广告牌匾全部拆除完毕。立面牌匾改造是簋街环境综合提升的一项重要内容,占压房基线的违法建设和违规设置的超高、超大、超亮的广告牌匾要拆除,并按照风貌管控导则恢复建筑立面。例如在建筑房基线方面,严格控制房基线,禁止擅自向外扩建房屋、搭建构筑物等超出房基线占用公共空间的行为;每家店铺仅限设置一处主牌匾。此外,166户商户外立面恢复施工也已经基本完成,第二阶段改造工程预计将于近期启动,主要包括道路大修、绿化景观、夜景照明、簋街LOGO、导视系统等内容。全新的簋街有望于今年“五一”正式亮相。
 

管理者说
 

找到大家都受益的平衡点
 

北新桥街道办事处主任 安虹
 

其实一开始,我们对簋街改造的定位是整治,后来才改为综合提升。综合提升就要从整体上来考虑环境的系统化提升,以及本地居民和商户的参与。2014年习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提出要求,要明确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和谐宜居之都,还要健全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簋街的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就是依照习总书记的要求来展开的。
 

4个多月来,我们面临的困难还是相当大的。首先拆违会触及商户的切身利益。他们私搭乱建的这些面积,有相当一部分都用来摆桌经营,对于他们来说每退出一个平方米, 就会影响他们的翻桌率,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虽然工程启动前我们对商户做了问卷调查,他们绝大多数都拥护簋街提升改造,但真到拆违的时候都抵触了。尤其有些商户在簋街扎根多年,开了十来家连锁店的,但他们把几间房改造成了四层楼,严重违反了法规,危及了食客安全,不得不拆。我们就想办法,一方面发动直管公房带头拆除违建,一方面成立商会,借助商会力量说服商户配合工作。很多大商户也看到了区政府的决心,从拖延变成了带头拆违,截至目前已经拆除违建近万平方米。
 

拆违之后,商铺的外立面都要重新设计,虽然我们请了专业的设计公司对簋街所有商铺的外立面进行一对一的设计,但设计理念和商户的经营理念还是发生了冲突。我们觉得设计都很漂亮,但商户觉得不好,本来食客人均消费也就是五六十元,设计完之后人家不敢进了,觉得太高端了。因此,部分商铺的外立面设计还在和设计师沟通中。
 

在推进的过程,政府管理和商户利益之间的关系最难平衡,既要尊重商户,又要顺利开展管理,给本地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正在慢慢摸索,找到一个大家都受益的平衡点。
 

本报记者 叶晓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