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方协同 共守蓝天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空气质量现在已成为京津冀地区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之一。然而治理非一日之功,也不能靠一个地区完成。目前,京津冀已形成协同发展,为守护一片蓝天,各尽其能。
 

大屏幕前三方会商空气质量
 

2月10日,记者在天津市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会商中心看到,3位工作人员正与大屏幕上的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以及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工作人员,就未来几天京津冀三地的环境空气质量趋势进行会商。大屏幕占据整个一面墙,屏幕上出现5个切块画面: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还有一块是相关的技术数据。这个大屏幕,将京津冀三地联在一起,几方环境监测部门就像在一起一样,相互会商研判,交流沟通,共同守护同一片天空。
 

参加会商的预报员李源对着大屏幕说:“预计12日至15日天津将出现污染天气,其中14日、15日污染程度达到峰值,我市将发布三级黄色预警……”李源话音刚落,北京的技术人员便说:“我们也预测在14日、15日的污染过程中,天津的中北部地区比较严重……”会商中,北京、河北技术人员分别提出了即将发布预警的级别。最后,国家监测总站人员进行了会商总结,并按照京津冀污染天气统一预警相关方案,给出了预警发布以及应该联合采取应急减排措施的建议。
 

负责会商中心现场协调工作的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陈魁告诉记者说:“视频会商机制集中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预报资源和优势,兼顾局部与整体,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提高了区域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精准度,为三地空气质量保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
 

会商中心的建成使用,实现了天津与北京、河北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监测预警、预警分级标准的统一,即“统一监测预警”。此外,为了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本市将生态环保作为京津冀一体化三个重点领域之一率先突破,在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保各项工作方面,尽好天津之责,为整个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天津应有的贡献。
 

2020年天津实现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
 

今年3月1日起,《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的决定》将正式施行。尽管《决定》明确,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市农委主任沈欣认为,“对于农作物秸秆的处置不能一禁了之,而是应该通过政府主导、规划引领、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秸秆综合利用‘找出路’,在此基础上,对于违反规定进行露天焚烧的给予适当的处罚,这既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益,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本市的绿色发展。”
 

近年来,天津市每年都安排4000万元秸秆综合利用市级专项资金,用于农机作业补贴和秸秆加工项目支持。按照规划,天津市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的目标。今年,力争将专项资金增加到8000万元。到2020年,本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将达到较高水平,为营造京津冀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出更大贡献。
 

天津武清:“煤改电”暖和又干净
 

2月16日,记者来到武清区“煤改电”试点村刘庄,说起“煤改电”,村民们个个称赞。村党支部书记张义介绍说,按区里要求,村民们拆掉了燃煤的土暖气,用上了空气源热泵。到去年底,全村167户村民全都安装了空气源热泵,不再烧煤了,暖和又干净,也为提高京津冀空气质量做出了贡献。
 

走进李善维家,墙上的温度计显示摄氏22度,暖气片烫手。李善维的爱人说,原来用土暖气取暖,晚上一封炉子,温度一下子就降下来了,半夜里常常被冻醒,现在用空气源热泵取暖,24小时恒温,晚上睡得特别舒服。另外,烧煤的土暖气,煤灰到处都是,每天要擦很多次,烟囱排放的烟尘更脏,直接影响空气质量。现在用电取暖可好了,没有煤灰了,家里家外特别干净,天空也变得更蓝了。
 

武清区发改委韩雪松介绍,武清毗邻北京河北, “煤改电”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京津冀三地的环境空气质量。截至2016年底,已经完成约3.1万户“煤改电”试点工作,农民欢迎,环保效果好。2017年,将保质保量完成22个镇街、353个村、10.9万户“煤改电”取暖设备改造任务。力争在10月底前,除集中供暖的农村地区外,全区农村地区的生活取暖用煤、炊事用煤和农业生产用煤全部清零,改用清洁能源。
 

天津日报记者 张鸣岐 陈忠权 何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