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门城湖 碧波荡漾

 

门头沟区门城湖用上了中水,呈现出了碧波荡漾的美景。(资料图)本报记者 宋佳音/摄
 

 

韩立民对爱车依依不舍,给爱车做最后的清洗。 刘菲菲/摄 
 

 

河北羊岭村的张胜男在延庆大姨的带动下,购买了优质煤。
 

康文/摄
 

 

白河密云段,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风景更加秀美。本报记者 宋佳音/摄
 

 

海淀区辛力屯村污水处理站,迎来周边省市的“取经人”。高珊珊/摄
 

特殊的地位,使北京拥有着超常的“人气”。如果从空中俯瞰,可能会更容易地感受到北京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张,从二环、三环,到四环、五环、六环。随之而来的问题却是水、土地等逐渐短缺,交通日益拥堵,大气污染不断加重。
 

生态环境治理,刻不容缓。
 

三年来,本市从建设生态文明、治理“大城市病”、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度出发,以PM2.5污染治理为重点,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依据PM2.5来源解析“对症下药”,聚焦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等重点领域,综合运用技术、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推进大气污染科学治理。
 

特别是去年,在工程方面,全市共完成8480蒸吨锅炉煤改气,完成了663个村、22.7万户散煤改电、改气;政策方面,峰谷电价政策拓展到全市,国Ⅰ、国Ⅱ排放标准轻型汽油车淘汰补贴、五环路(不含)以内道路工作日限行等重大政策相继出台;监管方面,大幅增加大气环境监测站点数量,建设覆盖全市的小型趋势站监测网络,修订《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相比2013年,去年本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四项污染物浓度分别下降了63%、14.3%、14.8%和18.9%。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从176天增至198天;空气重污染从58天减少到39天。
 

同时,本市完成了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全市污水处理能力提升了70%,污水处理率达到90%。
 

空气因风而动,河水依势而流。从国外发达国家及大城市治理历程看,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也并非一人一地努力即可。京津冀三地山水相依,共同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从现在、到未来,跨越时间的远度齐心共进。三年来,三地不断深化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合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清洁能源,牵头成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大家共同努力,让这个发端于春天的故事越讲越精彩。             本报记者 刘菲菲
 

换车记
 

老韩家父子俩对这辆切诺基的钟爱,在顺义区仁和镇复兴村,可谓人尽皆知。甭管开不开,他们都会把它擦得锃亮。
 

韩立民今年39岁,是一名资深“火腿族”。“火腿族”也被称为“Ham”,即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大韩玩电台时间可不短,拿到业余电台执照已经近10年。节假日,“火腿族”们经常相约出游,出游地点往往是人迹罕至却风景秀丽的深山区和荒漠。因此,有一辆动力十足的越野车,一直是韩立民多年的梦想。受他的影响,8岁的儿子小韩打小也对越野车有着一股狂爱。
 

机缘巧合,前两年,大韩的一位车友转让2005款切诺基。车主是爱车之人,又知根知底,大韩便领着小韩一起去看车。没成想,儿子一见到这辆深蓝色切诺基,就爬上了驾驶座位,说什么也不肯下来。其实,大韩也打心眼里喜欢,这就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座驾,低调、动力十足、男人味儿爆棚。当天,爷儿俩就开着这辆车回了家。
 

自打家里的小QQ汽车换成了2.4排量的切诺基,韩立民家的活动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从前爬不了的山,能开上去了;过不去的沙丘,能任意往返了。韩立民更乐意开着车,带着老婆孩子到处旅游了。车厢里,留下了一家人难忘的快乐回忆。
 

可是,去过天蓝水绿的地方越多,再回家看看北京不容乐观的空气质量,韩立民心里那个更换新能源车的想法就越强烈。“其实,换辆电动汽车的想法,这两年一直有,只是担心续航里程问题。”大韩说,他和媳妇分别在朝阳区大山子、望京一带上班,每天往返近百公里,续航里程是他们考虑的首要指标。
 

在这期间,针对家里这辆大排量切诺基的问题,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小韩还主动“约谈”过大韩。一天放学,小韩十分严肃地和大韩说了对切诺基的看法。“估计小家伙是想了好几天才来和我说的,既表达了对这车的喜爱,也说了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总结下来,就是‘虽然不舍,但还是应该换辆车’。”韩立民双眉微蹙,却面带笑意地说,现在北京治理大气污染,人们的觉悟不断提高,无论在单位、学校、家庭中,都是一个重要话题。
 

去年底,为改善空气质量,治理大气污染,本市出台了《北京市促进高排放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方案》,按照方案,第一阶段即今年6月30日前,淘汰国Ⅰ及国Ⅱ排放标准小客车,分别可补贴1万和1.2万元。大韩的切诺基正是国Ⅱ车辆。“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给咱老百姓,还犹豫啥?”韩立民趁着春节假期,已经把相关政策、淘汰流程、补贴标准都查清楚,“在咱顺义南彩镇就有一个补助办理点,又近又方便!”
 

一边打听了淘汰车辆的流程,另一边,大韩也在网上进行了电动车性能对比。目前,已经把目标锁定在北汽EU260和比亚迪E5,续航里程都能达到两三百公里。大韩和小韩已经准备割爱旧车,把更换新能源车的计划提上日程,爷儿俩达成共识:“为大气治理做贡献,人人有责,就从你我做起吧。”本报记者 刘菲菲
 

送煤记
 

河北省怀来县羊岭村的这个取暖季,家家户户依然靠烧煤取暖。
 

但与以往不同,村里人用的是从相邻的北京市延庆区买来的优质煤。“金山银山比不上绿水青山。”不仅煤改了,村民的理念也随之升级,这句话如今成了村民的口头禅。这些转变,得益于延庆的一位大妈。
 

张占新今年60岁,是延庆区张山营镇西五里营村村民。由于2022年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的举办地位于张山营镇海坨山,环保理念早已在当地村民心中扎根。冬天到来前,人们便早早储备好了优质煤替代劣质煤,张大妈也是其中之一。说起治理大气污染这样的大事,土生土长的村里人也已头头是道:“你说到了2022年,外国人来咱们这里比赛,总是雾霾天儿,丢的可是咱国家的脸。”
 

2015年,优质煤替代普通燃煤的工作便在延庆一些村进行了试点。大部分村民反馈的信息为,优质煤用起来方便、干净,取暖效果不亚于普通燃煤,但价格略高。“高也得买!表面上多花的四五百元,其实买的是未来的蓝天、白云。”张占新说。今年,政府在减煤换煤方面加大了力度,市区两级进行补助,优质煤到村民手里每吨只要280元。便宜的价格加上村民的意识,令这个冬天少了许多煤烟。
 

空气是没有界限的,大气治理也不是一个地方努力就能改变的。这个理儿,张占新懂,她想方设法把优质煤推广到相邻的河北。“推荐的第一个人,便是我外甥媳妇张胜男。”张大妈说。
 

31岁的张胜男住在怀来县东花园镇羊岭村。一次她来到大姨家,张占新便拉着她的手去看自家烧的优质无烟煤:“这个煤你们烧过没?特省事,不用像往常一样把煤砸开,最主要的是没有烟,对自己家来说干净,对环境来说环保。”看了大姨家的无烟煤后,张胜男动了心:“也听说过无烟煤,可煤场离我们村很远。家里有没烧完的往年的煤,就没再储备。”虽然地处河北,但羊岭村实际地理位置却紧邻延庆康庄镇。
 

张胜男眼看就要被说动了,却在优质煤的价钱上犯了嘀咕。原来,河北人买优质煤不能享受北京的补贴,原价买优质煤每吨800元,而劣质煤往年每吨只卖六七百元。“一吨煤差价200元,意味着一个取暖季就要多花1000元左右。”张胜男家在村里还开了一间小卖部,每到冬天不仅家里需要取暖,“单位”也需要。对于她来说,无形中又多了一笔取暖的开销。
 

可张占新却不答应:“不就是钱吗,我出!”张占新把心一横,第二天早晨自己亲自拉了一车优质煤,送到了胜男家。接连3天,张大妈给胜男家拉来了一吨煤。“这一吨你先用着,看看好不好使。”张大妈的举动很快在羊岭村传开,不少村民“组团”跑到张胜男家里“考察”优质煤的使用情况。“我们河北的优质煤购买点离村太远,家里有些存煤的人还都在用以前的剩煤。”羊岭村村民刘国富说。
 

张胜男家供暖面积大约60平方米,她家的温度计上,指针指着18℃。用上优质煤的张胜男以自己大姨为榜样,也在村里当起了优质煤“推销员”。遇到不理解的,也送上一些优质煤试用,一来二去,村民都跟着她到北京来购买优质煤。“烧什么都是取暖,为嘛要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呢?”张胜男说。截至目前,羊岭村村民已购买了30吨优质煤。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一些农村地区过冬依然靠煤炭。然而,由于村民意识的改变,取暖、环保两不耽误成为京冀两地人的共识。身兼海坨山环保志愿者的张占新说:“今年我们还打算到河北更多村里宣传环保,带动更多人使用清洁能源。”本报记者 夏开晗
 

治水记
 

节后上班,高崇从老家赶回位于海淀区生命科学园的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做完工作交接,又急匆匆启程,奔向河北省正定县。这里,坐落着河北省第一座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正定新区地下再生水厂,建设方与运营方正是碧水源公司,高崇是碧水源公司派驻该厂的负责人。
 

走进正定新区再生水厂,如同进入一座花园,厂内闻不到污水常有的异味,花园内藏着一座白楼。乍一看,很难让人想到,这其实是一座再生水厂。“正定新区再生水厂采用全地下式,最深处距离地面16米。”高崇说,地面部分只有再生水厂办公区及中控室,污水处理设备、机器布设在地下一层,各级污水处理池则藏在地下二层。
 

周围区域产生的污水通过埋在地下的管道进入厂区后,首先通过粗格栅、细格栅和膜格栅去除掉污水中体积比较大的漂浮物。之后,经过过滤的污水被送入MBR生化池,再经过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进行处理,最初排出的水,其水质优于国家污水排放最高标准一级A,部分指标更可达到地表水四类水质要求。
 

该厂目前一期已经投入使用,每天可以处理污水10万吨。处理后的再生水将用于周汉河景观用水及中水回用。远期工程完工后,该厂规划日处理污水能力可达30万吨,可以消纳掉河北省更多的农村污水,并为京津冀地区的河流提供更多中水补充。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城里拥有先进污水处理技术的企业、机构,不仅走进京郊农村地区,还跨出京门,走进河北、天津,为当地带去了更为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与设施。
 

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该公司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科技企业,也是国内顶尖的污水处理企业。最初,该公司将目光瞄准京郊污水处理,在密云、门头沟、房山等区建设再生水厂、农村污水处理站180多座。
 

2015年,该公司将最先进的膜技术,应用到海淀区上庄镇辛力屯村污水处理站。从此,这里成了河北、天津等周边省市、乡镇、相关部门进京考察农村污水处理的热门目的地。正定新区再生水厂筹建前,河北省相关部门就曾来此考察,最终拍板引进。去年12月30日,该站又接待了一批来自河北省的客人。
 

“自打村里建了污水处理厂,污水横流、臭味熏天的场景再也没有了。”河北省化皮溜子乡三家村村民李东生说,引进北京优质污水处理资源后,当地农村污水处理从此大变样,村民再也不用受污水臭味儿的困扰。“隔壁县还来我们村的污水处理厂参观,想学我们村进京取经的经验,也从北京引进高科技公司,建厂处理污水。”本报记者 高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