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门明代称广宁门,又名彰义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仿永定门城楼建,由城楼、箭楼、瓮城组成。城楼为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三间,通宽13.8米,进深一间,通进深6米;高17.6米,楼连城台通高26米。广安门箭楼、瓮城和城楼分别于1955-1956年间拆除。殊不知在广安门建起之前,这条大街就早已形成并且人气兴旺。原来北京在古代称蓟城,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曾是燕国都城,蓟城大约就在现广安门一带。由此往后,唐朝幽州城中的主干道檀州街也是在此位置,外地官员进京朝觐应召,京官派往外地赴任就职都要从这里通过。这条街是古时由西南方陆路出入京城的唯一通道,确切地说是先有了这条大街后才修建了这座城门。
从新中国建立至上世纪90年代初,广安门大街格局基本没有变化。直到90年代中期才拓宽了广安门大街,道路两侧建起新楼,特别是修建了立交桥和滨河公园,建立了“建都纪念柱”和“建都纪念阙”,居民们除休闲娱乐之外还多了凭吊历史、怀念往昔的景点。(参考2016年9月5日《北京晚报》广安门大街的前世今生)赵新义文并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