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独苗”葡萄找到兄弟了

和普通山葡萄(左)相比,百花山葡萄(右)叶片分裂多,形状奇特。(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 王海燕)此前仅剩一株的百花山葡萄,是本市最濒危的野生植物。昨天,百花山自然保护区透露,百花山葡萄在野外又发现新植株,“独苗找到伴儿了。”
 

这种稀有的葡萄于1984年首次在百花山自然保护区被发现,被命名为“百花山葡萄”。和普通山葡萄相比,百花山葡萄叶片分裂较多,一个叶柄上有五六个分裂叶片,每个叶片又各有分裂。
 

近20年间,这种葡萄的野外数量急剧减少。连续3次普查,科研人员只在门头沟109国道旁找到一株。
 

“最新这株是去年7月份在百花山青枣架沟发现的。”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保护科科长郑长燕介绍,这次发现的百花山葡萄野生植株非常矮小,约20厘米高,仅有10片叶子,长势较弱。因为是在山路边匍匐生长,很容易受到秋季割灌等因素的干扰。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定期去巡视,目前植株保存良好。
 

青枣架沟是百花山葡萄最早的发现地之一。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在青枣架沟这棵新发现植株周边,以300米半径辐射调查,继续寻找百花山葡萄的野外植株。
 

为抢救这种数量极度稀少的野葡萄,本市2010年就启动了百花山葡萄的人工繁育计划。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研究所将实验室繁育出的300多株百花山葡萄幼苗,分批送往顺义、平谷、延庆等地的苗圃,但因为气候、海拔、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仅在延庆松山存活两株。目前人工繁育计划仍在进行。
 

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教授张志翔说,百花山葡萄代表了一个新型的野生葡萄基因,作为种质资源,将来可以和其它种类的葡萄杂交,产生新的葡萄品种。
 

在本市,被拯救的不仅是百花山葡萄。和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已启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丁香叶忍冬、狗枣猕猴桃、大花杓兰、轮叶贝母、北京水毛茛、槭叶铁线莲等20种。北京市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有望在今年年底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