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瑞典学者眼中的老北京:阜成门

 

(瑞典)喜仁龙
 

平则门,正式名称为阜成门,位于西城墙南端。瓮城修复于乾隆五十二年,但城楼下的城台显然年代更久远,大约可以追溯到明朝晚期;它们都用薄砖精心砌筑而成。城楼显得饱经沧桑;木柱用铁箍加固;二层的栏杆已不存,其下的雕饰栏板已经破洞;下层屋檐摇摇欲坠,而屋檐的西北角已彻底坍塌。城楼的油漆和装饰几乎都已剥落,并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灰尘。如果不立即对损毁的结构进行修复,这座城楼极有可能倒塌。城楼主体建于明朝,但经历了多次修复,尽管每次都相隔数十年。
 

城楼坐落在比城墙稍微高一些的城台上,面阔33米,进深18.8米,纵墙长27米,山墙宽13米。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中间的开间跨度为最大,因为它们分别对应城楼的东南西北的四扇门。立柱由几部分包裹着中间的实心铸铁构成,直径约0.5米;它们立在方形的柱础上,但没有基座。立柱由方形的扶壁加固。
 

墙体依然为木结构承重体系;木柱在墙体周围排列成内外两圈;它们之间砌以砖块,并几乎包围了立柱的四分之三。连同外廊,这内外三圈立柱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当然在转角处为斜向排列。
 

需要指出的是,像阜成门这样将两圈立柱半嵌入砖墙内部的结构,并不是城门的普遍做法;在其他主要城门的城楼内部,内圈的柱廊通常与砖墙分离,是楼阁内部独立的立柱,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阜成门的修筑年代较早。
 

内圈的立柱高约9米,并作为二层横梁的支撑。外圈的柱廊仅为5米高,相互之间由嵌在其顶部的额枋连接,并通过抱头梁与砖墙相搭接。这些立柱没有主次之分。额枋挑出三铺斗拱,支撑起两排圆形檩条(直径约0.30米),檩条上搭着上翘的椽条,其上为屋檐。搭接墙面与柱廊的上部横梁的外端,雕刻有花卉图案并施以漆饰。
 

城楼二层柱廊与一层的布置相似,尽管这里没有排列立柱的空间,只有梁枋穿插在承托斗拱的砖墙上。二层内部的开间和进深与一层相同,但墙壁的厚度只有一层的一半,从而增加了外廊的空间。由此,从一层屋顶的梁枋上挑出了二层的平坐。二层的立柱高约7.4米,纵向和横向分别由三层处在不同水平面上的梁枋连接。第三层横梁与屋檐齐平,但没有楼板。屋顶结构完全露明可见,由两层纵向和横向的梁搭接而成,而在上层的横梁构成三角形的山墙面(山花),从而将横梁与屋顶之间封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