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魏明俊 文/图
凤山戏楼。
郭小川故居门楼。
关帝庙二进门楼。
凤山,位于河北省丰宁县东部,南连古北口,北接多伦,东通承德、隆化,西控坝上草原,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塞外著名的古镇之一。
古镇探源
凤山得名源于丰宁东部的一座大山——广灵,其山上有一块巨石,形似传说中的凤凰,为此,山脚下的村庄,便取其“凤落祥地天降瑞”之意,得名凤山。
战国时期,凤山属渔阳郡管辖,西汉时在此设要阳都尉,后建要阳县,长达二百余年。1645年,在辽代土城遗址上重建新村,取名土城子,乾隆元年,设四旗厅,乾隆43年取“丰芜康宁”之意,凤山改称丰宁。1940年,县治所迁往大阁,土城子开始启用凤山之名。
历史上,凤山曾是关内经古北口通往蒙古、东北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也是连接关内外的商品集散地、中转站,可谓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每天用来运送物资的骆驼队将凤山南北两个骆驼店挤得爆满,进进出出,昼夜不停。其繁荣景象强烈地吸引着遥远的外界。不少山西、内蒙古、赤峰、多伦等地的商人也云集于此,做起买卖,就连北京的老字号“聚源永”也在这里设立分店。
英国人办的福音堂、日本人开的煤矿、弥津衣铃的西药房、朝鲜人的丽丰洋行等,凤山的店铺多达一百多个,并出现了茶馆胡同、当铺胡同、仓房胡同、聚源永胡同、柴火市胡同、衙门胡同、石桥胡同等若干个小巷。时至今日,当年老北京“聚源永”在凤山开的分号旧址依然存在。可以说在漫长的岁月里,这里一直是塞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轴心。
发达的贸易给古镇留下了众多的建筑、城堡、书院、庙宇……当年,各种文化现象竞相展示古镇的“容颜”。以关帝庙为中心,凤山及其周围地区,形成了五彩缤纷的宗教文化世界,并深深滋养了这方水土和它的人民。
说起凤山,人们不得不联想到山上的凤凰石。关于凤凰石,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清朝末年,土城子一村民上山打柴,巧遇流落异乡的姐妹8人,便将她们领到镇上,由乡亲们收养。这姐妹8人,个个心灵手巧,打这以后,土城子的编织、剪纸、针线活儿,以及各种风味小吃很快名扬塞外。
这一年,大太监李莲英陪慈禧到热河避暑,路过土城子,认出这姐妹8人原是当年从皇宫逃走的宫娥,便下令抓她们回宫。8姐妹誓死不从,便从广灵山上跳下悬崖。后来,在8姐妹跳崖的地方,长出了这块凤凰石。据说,这里的老人们至今依然相信,每年的清明节,在太阳未出来之前,可隐约听见凤凰在说话,有时还能看见凤凰在落泪。
美丽凄婉的传说一代代流传下来,凤山镇历史的天空也处处留下了这只凤凰滑空而过的痕迹,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设在文昌祠的凤山书院。
文昌祠始建于嘉庆元年,祠内建魁星楼。清朝末年,谢翰林在祠内兴办凤山书院,讲授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文画之风在凤山兴盛一时。据说,魁星楼最后一位主持人秦敏清,集琴棋书画于一身,在当时影响颇大。镇上现存的一些古旧房屋上所留“松竹”二字,均是秦氏笔墨遗迹。
戏楼风范
凤山是一座文化底蕴十分厚重的塞外古镇,位于镇中心的关帝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帝庙广场的对面,有一座古戏楼,这就是被誉为“塞外第一戏楼”的凤山戏楼。
凤山戏楼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距今已有近280年的历史。戏楼南北长25.5米,东西宽12.88米,舞台面宽8.88米,楼高12米。戏楼为砖、石、木结构,条石台基,歇山卷棚顶。其建筑集书法、绘画与建筑艺术为一体,台座上四根圆柱支撑楼顶,前后台之间有木屏隔扇,台板下设地井,是演鬼神戏时的通道。后台后面是一大四合院,与戏楼连成一体。
凤山戏楼构思巧妙,结构新颖,装饰讲究,富丽堂皇。仔细观察,层层斗拱颇富神秘感,如飞鸟展翅的飞檐翘角显得轻盈活泼,各种雕刻绘画美轮美奂。这座极具民族特色的古老建筑,虽历经沧桑,但那古香古色的人文气息仍清晰可见,我们不禁惊叹于戏楼的神奇与美丽。它不愧是一座融木雕、砖雕、绘画为一体的艺术杰作。
凤山戏楼共有六层斗拱,在建筑学上称六跳斗拱。六层斗拱错落有致,排序整齐,蔚为壮观,富丽堂皇。斗拱除了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外,还能起到抗震作用,并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
戏楼台口上方是两条腾云驾雾的木雕金龙,与大梁正中的火珠构成二龙戏珠。上、下场的门楣上分别书有“歌风”、“奏雅”四个金字,字为行书,笔力遒劲,据称这字出自一位途经此地的秀才之手。隔屏正中嵌有一绿毛金角怪兽,昂首张口,有贪天吞日的狂妄之态,当地百姓称之为“贪”。舞台两侧是两个砖屏,为青砖雕琢,庄重典雅,巧夺天工。在舞台中央,设一方池,上盖木板,池中安放数口大缸,对演唱者的声音可以起到放大共鸣的作用。凤山戏楼后台壁上现存当年各地剧团来此演出的题记,其中最早的题为“京都德胜和班光绪卅一年(公元1905年)五月十日吉会”。
名人故居
小院朗魁星,享文苑千年清誉;
川流归大海,领诗坛一代风骚。
这副镌刻于郭小川故居门楼两侧门框上的嵌名联,以其恢弘的气势,热情讴歌了我国当代著名诗人郭小川为中国诗坛所做的贡献。门楼的对面,是写有郭小川《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甘蔗林——青纱帐》等著名诗摘的文化墙。我们还未走进故居院落,便被这浓郁的文化气息所吸引,立刻有了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郭小川故居,位于凤山戏楼东南百余米处的石东胡同,它是当代著名诗人郭小川的童年生活之地。故居占地面积273.06平方米,为明清时期一般民房建筑。
郭小川故居为四合院,门口为青砖门楼,内有影壁1座、正房3间,青砖灰瓦,虎皮墙,皮条脊,一明两暗窗户,外屋板门外加有风门。东、西原有厢房各2间,西厢房原为郭小川童年放学后读书之所。
1933年早春,日寇侵占凤山前,为避战乱,14岁的郭小川随父逃亡到北平(今北京),一二九运动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七七事变后,他参加了八路军,1941年初到延安,解放战争期间曾任丰宁县县长;1948年起,先后在冀察热辽的《群众日报》《天津日报》工作;1949年5月随军南下,长期在中南地区和中宣部做党的理论宣传工作;1955年调到中国作家协会任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并任《诗刊》编委;1962年调入《人民日报》任特约记者至文化大革命。1970年,郭小川随中国作家协会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锻炼,1976年10月18日,在一场意外的火灾中不幸逝世,终年57岁。
郭小川自1933年离开故居,此后再未回故居居住。如今,在郭小川故居,依然保留着郭小川童时攒钱用的匣子,读书用的黑漆方桌、旧式方凳,以及冬日烤火用的铁火盆、练习书法时使用的圆形石砚。所有这一切,无不向前来瞻仰的人们展示着郭小川家境状况和他童年生活的岁月遗痕,并不时勾起我们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