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瑞典学者眼中的老北京: 现代化改造

(瑞典)喜仁龙

前门,即正阳门,是南城墙的中央大门,也是迄今为止北京城最重要的城门。它坐落在皇宫的正前方,非凡的规模使其成为这座都城中最重要的历史和建筑地标。有关这座城门及与之相连的历史事件可以写就厚厚一本书,但在这里,我们只能简要介绍它的建筑特征及最近几年的改建。事实上,这座宏伟的古城门曾作为进出皇城的主要通道,是帝王与世隔绝的宫殿和平民生活的市井之间的不朽连接,而如今却是残缺不全的临时替代品。
 

这座城门最初有一座巨大的U形瓮城,瓮城的四面各有一道门洞。北门位于城楼下方,正对着宫城的正门大清门(现在的中华门),并通过一道长方形围墙与之相连。与北门正对的是南门,位于箭楼城台中部,面朝护城河桥和前门大街,这是外城最主要的街道。这道门供皇帝专用;其他人都必须通过瓮城两侧的旁门进出。瓮城长108米,宽85米,四面墙体基厚20米,形成皇城的前庭,并通过墙垣和城门与皇城相连。当然,这里主要作为集市,但厚重的瓮城连同敦实的箭楼一道,无疑构成了都城最重要的防线。然而,由于这座城门恰好处于城市的中心,并作为连接内外城的枢纽,因此这座伟大的建筑逐渐成为现代化的制约,尤其阻碍了城市交通的发展。
 

先从火车站讲起。在瓮城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火车站,它们给这里带来了相当大的交通压力。民国政府希望将这处曾经的皇家禁地向公众开放。对前门来说,意味着这座过去只有皇帝才能走的中央之门,现在成为寻常百姓来往的通道。随之而来的是迅猛增长的交通量,所有进出内城的人都拥挤在城楼唯一的拱券门洞之下,很快,这里的空间就显得相当局促,人们怨声载道。为消除这种交通压力,北京政府委托德国建筑师罗斯凯格尔制订前门的改建方案,以调节前门及其周边的交通。
 

对前门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计划价值非凡、意义深远,它开始于1915年,并逐步实施,最终在1916年,这座城门的面貌定格了。那些有幸见过前门的最初模样,并对其巨大瓮城、瓮城门及生动的瓮城空场念念不忘的人们,无不反对当局以这种粗暴的方式改造前门,并对旧结构造成大量破坏,但同时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原先的状况不论是从卫生还是交通的角度来看,都是无法持续下去的。由于这位改造前门及其街道系统的欧洲建筑师受到了太多谴责,我想有必要在这里引用他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解释:他最初的设计并没有得到政府的严格遵循,而是在很多细节上随意修改。然而,这些修改大多在建筑装饰和改建箭楼的细节方面,而不涉及任何规划要点。这从罗斯凯格尔先生本人的设计图中可以清楚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