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来时纸鸢飞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户外活动的大好时机。而放风筝,既能舒展筋骨,又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达到消除积郁、祛病健身的功效。
 

风筝,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子曾费时三年,制成木鸢,能在空中飞行一天。他的学生鲁班加以改进后,以竹子为材料,做成喜鹊形状,称为“木鹊(鸢)”,飞翔达三天之久。史籍记载,“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看来木鸢就是风筝的起源。我国古代的风筝,大多用于军事。明代时则以风筝载炸药,依照“风筝碰”的原理,引爆上面的导火线,从而达到杀伤敌人之目的。
 

唐朝社会稳定而繁荣,风筝的用途趋向娱乐,加上造纸业的兴盛,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在清明时节,朝野盛行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条等风俗,儿童走到户外放纸鸢,也开始流行。诗人高骈在《风筝》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当时的风筝不仅装有弦或笛,还把明亮豪华的灯笼带到夜空,犹如“花雨阵洒仙凡路,红灯遥映碧宵空”。类似的描述在宋代也有,例如周密的《武林旧事》中,就有“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的写照。由此可见,放风筝成为清明习俗,由来已久。
 

笔者收藏了一件民国时代的风筝线拐(见图),它长20厘米,宽17厘米,重144克。这件线拐由两部分组成:上端用藤条及小木板构成绕线器,下端是手柄,两者用一支长铁钉连接,钉帽下方垫有一枚铜钱,方便绕线器灵活转动。看似简单的线拐,握在手里却很有分量,原因在于手柄部位全部用兽骨制成,质地坚硬,牢固耐用。整体上看,它包浆熟旧自然,历经数十年,依然运转自如。特别是手柄末端,动物的骨关节清晰可辨,让人心生遐想。
 

这件线拐是曾祖父当年给年少的爷爷制作的。因家境殷实,爷爷年幼时衣食无忧,手执风筝,赏春踏青,一度颇为惬意。后来曾祖父喜欢上了赌钱,家道衰落,值钱之物逐渐典当,留下了这个廉价的线拐。爷爷生前每逢提起,不免唏嘘感叹。
 

事过境迁,物是人非。清明时节倍思亲。拨弄线拐,脑海中浮现的,不仅有爷爷的音容笑貌,还有他的谆谆教诲:“一场纵赌百家贫,后车难鉴前车覆。”
 

◎文并供图/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