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
高巍 著名民俗学家,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民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张晓明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中国传统的节日中,清明是唯一兼具节气和节日双重属性的节日。在数千年的漫长演变中,从自然气候的节点,到融合上巳节、寒食节的文化,逐渐发展出踏青、郊游、祭祀等节日文化,成为农业时代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到来,大家族逐渐消解,乡土社会渐行渐远,清明的节日文化也慢慢脱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不论是“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浪漫,还是追寻生命来路的沉重,似乎都和生活离得很远,那么,今天的我们,又该怎样过清明节?
春色最浓的时节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清明时节,天清气明、万物生发,春天展现出它最美的一面,著名民俗学家高巍说:“清明是春天的第五个节气,也是春天最美的时候,到了谷雨就是暮春了,和夏天更接近。在经过了整个冬天的蛰伏之后,万物开始生长,人的活动也开始多起来了。所以清明节最早的仪式、活动,比如踏青、蹴鞠、游玩等,都是以动为主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另外两个和清明相近的节日——上巳、寒食逐渐和清明融合。高巍解释说:“融合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时间非常近,就差几天,另一方面也和节日文化的接近有关。人们在上巳节去河边沐浴,去除身体的污垢,解除漫长冬天中积累的精神压抑。寒食节的来源,不少人认为和介子推有关,介子推辅佐晋文公,功成身退奉养母亲,忠孝两全,可以说是传统时代人格圆满的代表,纪念他本身即是一种生动的教育。而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说,古人本身有停火的习惯,整个冬天举火取暖,人长期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古人没有有毒气体的概念,但总能够感受到,所以有一个停火,再点火的仪式。”
扫墓要清明之前
唐朝时,清明的节日文化中,开始加入祭祀的内容,并在此后快速普及,甚至让许多人认为清明就是一个祭祀的节日。
为何祭祀成了清明的主要文化?历来众说纷纭,一些专家认为和上巳节的祭祀传统融入清明文化有关,高巍则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种自然选择,他说:“传统社会中,农业生产的特征、及家族伦理的影响不可忽视。事实上,这两者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影响的。清明节有谚语‘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农业生产春种秋收,人们对种子和果实的关系感受深刻,这种认识自然而然进入家族伦理之中,认为上一代的人行为、观念,直接影响着下一代人,一个勤奋努力、正直无私、个人道德良好的人,他的家庭必然会人丁兴旺,慢慢发展壮大,相反,祖先行为不正,家庭也会受到影响,慢慢衰落,这就是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因果报应式的挂念,其实不然,家族处在社会之中,必然受到普遍的道德影响,一个家族中的人,如果没有诚信,做事情总是伤害别人的利益,当然会受到排斥,家族也自然就衰落了。”
对家族伦理的重视,产生对祖先的崇拜,因此,扫墓祭祀慢慢代替春游、踏青等成为清明节文化的主体,但扫墓亦有规矩,高巍说:“作为民俗,扫墓一般都在清明前后,有些地方只能在清明前十天左右,一方面可能是为了不耽误农时,一方面,清明那一天,是出家人扫墓的时间。”
重建乡土社会
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快速的城市化消解了乡土社会,传统的家庭结构也随之解体,清明节的文化习俗,离人们越来越远。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晓明说,“历史上很多有意思的习俗都慢慢消失了,比如上巳节的水边沐浴,也被称为最早的情人节,但现代人哪儿有那么多的浪漫情怀呢?所以清明的习俗,几乎就剩下了简单的扫墓,就好像春节的习俗,只剩下吃个团圆饭一样”。
为什么传统的节日文化一再衰落?张晓明认为,“文化需要存在的氛围和基础,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都和大家族的结构有关,那些风俗不仅是一种仪式,也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依托。现在变成小家庭了,连家庭之间的传承都快不能延续了,更不用说节日文化了。另外,传统的节日文化也和乡土生活有关,当乡土社会消退,它们也就无所依附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多,传统的节日文化,是否能让人的精神更加富足?张晓明说:“转型时代,哪些东西可以让人的灵魂归附,什么才能让人们找到生命的依托和生活的意义,这是极其重要的问题,但也是没有答案的问题。我们不再按照传统的方式生活,自然也不能照搬传统的文化,但又该如何让我们的文化也一起更新呢?”
是否所有经历过现代化转型的社会,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呢?张晓明解释说:“还是不太一样的,很多市场经济先行的国家,他们的转型是渐进而自发的,我们不同,我们是被动且突发式的,文化被中断然后又重建,因此发展的成本最高,基本上找不到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所以看起来他们最终达到的结果和我们一样,但在过程中,他们所携带的东西,要比我们多很多,年轻人到了什么节日,自然会想起相关的习俗,但我们很多年轻人,记忆一片混乱。”
文化需生长空间
实际上,节日文化本身,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地发展、融合、不断地适应不同的时代。在今天,文化的缺失,让节日内容一片空洞,变成了单纯的休假,究竟该怎样重建当代的节日文化?
清明节成为法定节日之后,很多地方尝试过不同的方法,建设新的节日文化,但效果如何尚未可知,高巍认为:“未来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说扫墓的问题,人口的迁徙、城市化让扫墓变得困难了,所以出现了网上、微信直播的代客扫墓,这引起很多批评,确实也不太恰当,代客扫墓的人在视频里哭爹喊娘,但又不是他真的爹娘,怎么可能真诚?其实我觉得,现代技术不是不可以用,但应该合理使用。比如把代客扫墓变成一种公益事业,或者让家乡的亲戚代为扫墓,效果会更好。再如,可以通过政府支持、发动社会力量举行一些公祭的活动,比如在社区举行一些仪式。移风易俗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就如今年政府提倡自然葬,并且承担丧葬费用,大家也很乐于接受。另外,清明的气候特征不应该忽视,尤其是城市生活疏远自然,趁此假期,可以举办一些和自然亲近的活动,比如一些著名的赏花地点,每年此时都人潮如织,说明大家并不是不喜欢,只是机会少而已。”
张晓明则认为:“文化的重建还需要漫长的时间,需要自然生长的空间。我们不要硬塞给年轻人太多东西,那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反倒不如宽容一点儿,让他们自己创新,慢慢生长出他们喜欢的文化。政府应该多做基础工作,不要太多干预百姓生活,文化会慢慢恢复,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办法。”
北京晨报记者 周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