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如意
航拍容城县平王乡白洋淀一角。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京畿重地亦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既有宋辽古战道,也有纵横的高速公路和铁路;这里既有“华北明珠”,也有“服装名城”。这片土地底蕴深厚、充满希望……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近日,本报记者走访雄县、容城、安新三地,采访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百姓生活。
雄县 民营经济组织达13000多个
走过一段平坦的省道,两旁的杨树和柳树在春风里吐露绿芽。进入雄县主干道雄州路,一座高大的仿古牌楼颇有气势,中间的“雄州”两字苍劲有力。
雄县古称雄州,后周世宗柴荣抗辽时将瓦桥关改名为“雄州”。目前,雄县总面积52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8万。
进入县城,随处可见塑料薄膜的销售公司。据当地人介绍,塑料生产分散在县城周边村镇,有的颇具规模,有的则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雄县民营经济就进入了河北省30强行列,发展至今,民营经济组织达到13000多个,形成了塑料包装、压延制革、乳胶制品、电器电缆四大支柱产业。如今,塑料包装行业是雄县第一大产业,现有企业3000余家,从业人员4万余人,年营业收入达135亿元。雄县塑料包装行业与广东奄埠、浙江龙港并称全国三大塑料软包装基地,塑料颗粒年用量达到60万吨,产品占领了京津大部分市场。雄县还被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
塑料包装行业的“全民参与”让雄县在“雄安新区”三县中经济处领先地位。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01.14亿元,同比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2.7亿元,同比增长6.86%。
通过新闻媒体传播,国家建立雄安新区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雄县人王立军的耳中。王立军在当地做塑料包装生意已经20多年,这几天正在准备销往东北的订单。他的工厂生产的塑料袋还销往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听到国家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消息,王立军自豪地说:“以前我总往首都跑,现在我们这里也成为特区了!”
生产过程中,一直困扰王立军的问题就是缺乏技术工人。王立军说:“我们这个行业对技术要求高,当地工人都需要半年到一年的实习期,才能进行生产。”国家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对王立军和他的工厂也带来好处,“雄安新区的设立,意味着更多的人才将会来到雄县,这其中肯定包含技术工人。他们可以直接参加生产,这能够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据报道,雄安新区的建设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发展高端高新产业”,这些理念对于当地相对低端的塑料包装行业势必会带来一些冲击。雄县广旺顺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常利军说,“雄县的塑胶产业是从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的,不同产业在不同乡镇各有特色。国家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消息刚刚公布几天,业务暂时没有受到影响。”
此外,塑料包装行业对周边环境存在一定伤害,常利军表示,“要响应国家号召,对工厂进行产业升级。如果可能,我再考虑转行为环保产业。”
容城 从“中国男装名城”走来
“列车即将到达白洋淀站……”津保铁路上的乘务员一再提醒旅客下车,但这座“白洋淀站”实际上建在了容城县,车站距离容城县城仅有4公里。
史料记载,汉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47年)设置容城侯国,“容城”因此得名。如今,容城县域面积314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6万。
走进容城,“北方服装名城”的牌楼异常醒目。据介绍,容城的服装产业起步于改革开放早期,从单一的裤子加工生产到万人制裤大军闯市场,而后逐渐发展,现已成为县域特色产业。2006年,容城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服装协会评为“中国男装名城”和“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城市”。目前,全县共有服装企业945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2家,从业人员7万余人。产品涵盖西服、衬衣、棉服、内衣、裤装等系列,年产各类服装4.5亿件(套)。2016年,服装业完成产值256亿元,年均增长达9.6%。
“我当初凭着一腔热血来到容城。”尽管离乡多年,仍然少不了江南口音,澳森制衣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倪民航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创业经历说,“2007年,我离开工作了15年的深圳,来到这里。第一感觉是这里比深圳的发展至少落后15年至20年。”
十年间,倪民航见证了澳森制衣和容城服装产业的大发展。2015年,澳森制衣完成“新三板”上市,如今年产量达到200万件,产值2亿元,其中50%的产品出口海外,公司现有员工650人。倪民航介绍,“现阶段企业主要做代工,很多国内外大品牌都信赖我们,因为我们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精湛的工人。”
倪民航介绍,早在几年前澳森制衣就与北京服装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去年澳森制衣与北京服装学院合作逐步深化,成功举办首届白洋淀(容城)国际服装文化节。在多方努力下,京津冀纺织服装产业协同创新高校联盟建立,澳森制衣成为北京服装学院学生的见习基地。
几天前,听到国家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消息,倪民航很平静,“我从深圳特区走来,见证过深圳的速度。我要做的是把本职工作做好,确保公司正常生产。”不过,作为业务骨干,倪民航也有自己的期待,“现阶段,澳森制衣主要为大企业代工,主要原因是缺少高端设计人才。如今这里成为了特区,高端设计人才会接踵而至,这将有利于企业发展。”
安新 人文自然结合的旅游大县
杨柳依依,雾气昭昭,绿草茵茵。行走在白洋淀环淀大堤上,有一种置身江南的感觉——这段路人称“千里堤”,走过“千里堤”便到达安新县城。
安新县县域面积738平方公里,全县人口39万人。生长于斯的安新百姓,与白洋淀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林强是土生土长的安新人,“在我眼里,白洋淀就是一片海。”林强饱含感情地说。早年间,林强跟随父辈从事养殖业,但由于白洋淀周边工业企业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无奈之下,林强只能开起了出租车。“那时候鸟都不飞过来了。”谈起白洋淀生态被破坏的后果,林强甚是惋惜。随着白洋淀生态的治理和修复,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据介绍,“华北明珠”白洋淀总面积366平方公里,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白洋淀汇集了自太行山麓发源的九条河流之水,形成一片由3700多条沟渠、河道连接的146个大小湖泊群。初春,淀内波光粼粼,芦苇丛生,淀水清澈;夏季,荷花飘香,空气清新、幽香;深秋,芦苇一片金黄;冬季,冰雪相融,银色的世界别具一番风味。不仅生态环境好,白洋淀处于革命老区,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人们耳熟能详的小兵张嘎、水上游击队雁翎队等抗战故事都源自这片水乡。
自然风光、历史印记让白洋淀成为游客竞相游览的胜地。林强抓住机会在自家开起了农家乐。“千里堤”的一旁,炊烟袅袅升起,林强和妻子正在收拾自家的农家小院。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他家的农家乐天天爆满,他和妻子忙得不亦乐乎。这几年环境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林强的生意也更加红火,一年收入接近十万元。爱好摄影的林强又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专门推送白洋淀风光,吸引了不少粉丝。
4月1日,国家提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林强说:“国家提出这个规划,让更多人知道了白洋淀。”
记者从安新县旅游局获得最新统计数据,今年清明小长假,白洋淀景区共接待游客约1.8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56.47%;创经济效益1649万元,同比增长256.50%。安新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旅游产业属于绿色、无污染产业,今后将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
京津冀观察
白纸好作图,雄安待雄起
张砥
浩荡春风起,千年大计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连日来刷爆了朋友圈,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这个被称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重大决策背后,有着怎样的战略谋划和发展考量?看清大棋局,才能明白每一处落子的深刻意涵。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联想到彼时,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深圳特区的设立打开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新窗口,开启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创业岁月;上世纪90年代初,浦东新区的设立推动中国城市发展步入快车道,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今天,置身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立足攻坚全面小康的最后冲刺,雄安新区成为新形势下中央再次标画出的一个“圈”。这也意味着其从设立之始,就被赋予了探寻改革发展新路的历史使命。
精准落子,满盘皆活。不论从改革开放的大布局看,还是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看,雄安新区的设立,都是既立足解决当前问题,又着眼长远发展大计。观区位,新区地处京津保腹地,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现有开发程度较低、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察定位,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责任重大、使命清晰,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正好形成破解北京“大城市病”的两翼;北京冬奥会带动张北地区建设,雄安新区带动冀中南发展,也将形成河北发展的两翼。正所谓“白纸好作图”,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一幅雄安“雄起”的生动图景正在人们眼前展开。
新意之中饱含深意。雄安新区之新,最根本的是城市发展理念之新、发展路径之新。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一系列“雄安目标”意味着新区将是一座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之城、示范之城。这同时也意味着,相较于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在建设之初更多是要着眼“大胆试、放手闯”,当好改革先行者,雄安新区作为后来者,更需要谋定后动、规划引领、步步为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换句话说,规划建设雄安新区,不是要再造一个“超级城市”,走高投资、大项目乃至大规模房地产开发拉动的模式,而是要在功能科学、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中助推整个区域的共赢发展。
千年大计,实干为本。深圳特区凤凰涅槃带动珠三角发展,浦东新区拔节而生引领长三角前行,都离不开实干的精神。固然,就现状而言,雄安当地治理能力相对落后,发展水平偏低,但越是这样,我们越需要保持战略定力,保持历史耐心,撸起袖子加油干,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用改革的方法,突破落实中的各种问题,把千载难逢的机遇用充足用到位,同样是雄安更好发挥“新区效应”的题中应有之义。
燕赵多慷慨之士,京畿亦人杰地灵。这里有“北国江南”的白洋淀,也有“易水秋生”的美景图;既保留了宋辽古战道,也贯穿着现代化的公路和铁路。让我们以大历史观来审视雄安新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以苦干实干打底,努力讲好中国发展新的“春天的故事”。
权威访谈
雄安新区如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雄安新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何重大意义?如何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生态环保方面将有哪些推动作用?记者近日就此专访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
以首都为核心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问:雄安新区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答: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定位和总体目标。
与世界上其他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存在四个明显短板。一是相比全球主要的世界级城市群,经济总规模不足。二是城市结构布局不合理,北京、天津与其他城市之间差距过大,缺乏足够数量的各方面实力都比较强的二线城市。三是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在冀中南地区,缺乏有足够实力和较强带动力、辐射力的城市。四是河北城市化水平和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这对于协同解决上述四个突出短板问题和促进世界级城市群建设,都会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疏解非首都功能要做好三个结合
问: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如何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答: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有效推进这项工作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做好几个结合。
一是要把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与促进河北发展相结合。北京集中了大量非首都功能,是造成大城市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些功能及其所具有的资源却是非常宝贵的,比如优质的教育资源、优质的医疗资源、重要的科研资源、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企业总部资源等,这些资源对于改善一个区域的营商环境、增加对投资和人才的吸引力等,都十分重要。
二是要把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与促进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发展相结合。要通过疏解使得这些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条件、发展环境和发展前景变得更好,而不是变得更差。这就要求在承载地软硬件环境建设上要有更高的标准和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
三是要把分散疏解与集中疏解相结合,把通过行政力量的疏解与通过市场力量的疏解相结合。
雄安新区设立和建设的思路,正是充分体现了这几个结合,不仅能够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也能够大大改善河北的投资环境。
协同推进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
问:雄安新区建设对于推动京津冀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有何重要意义?
答:雄安新区建设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这为雄安新区建设明确了原则,指明了方向。
雄安新区建设应从三方面促进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的协同推进。一是“全国意义的新区”和“国家大事”的定位,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特别是有利于调动相关中央部门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做好京津冀区域大气和水环境的联防联控。二是有利于促进京津冀三地的积极性和协同努力。三是通过探索人口密集地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对京津冀及其他区域形成示范,促进更大范围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据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