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银锭桥:远望可以看到起伏的西山

 

什刹海站是地铁8号线南端的一座车站。什刹海景区由前海、后海、西海水域、沿岸名胜古迹和民居民俗生活组成,总面积146.7公顷。元代曾依托这一片水域在东岸确定了都城建设的中轴线,后来这一地区逐渐成为元、明、清三代城市规划和水系的核心。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后,这一地区积淀了上至皇亲国戚,下至普通百姓不同的阶层文化。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恭王府和银锭桥等古迹宛如一颗颗历史明珠,将什刹海景区点缀得美丽灿烂。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政府对水域进行清淤整理,在岸边设立了水泥栏杆。1992年市政府规划出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什刹海地区占地面积最大,被誉为“北方水乡”。
 

银锭桥是什刹海前海和后海之间的一座单拱白石桥,因桥形似银锭,所以得名银锭桥。有的资料说此桥先为木桥,关于此桥修建的年代,多数资料说是在明代,但在明代何时修建却没有明确指出。现在的银锭桥是1984年重建的,桥身正面(东面) “银锭桥”三字是文物专家单士元先生(1907-1998)所题。当天气晴朗时,你若站在银锭桥上向西远望,可以看到起伏的西山。
 

(参考北京市西城区政协编著《什刹海春秋》 赵新义文并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