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北京:让人了解这座城市原本的味道

 

本报记者 任敏
 

一部《老炮儿》,有人看出父爱,刘瑾则闻到乡愁。
 

银锭桥、钟鼓楼、胡同交错、鸽哨鸟鸣……“六爷”爱的一切,也正是刘瑾儿时的记忆。
 

车水马龙,大厦林立,霓虹耀眼,繁华喧嚣……城市是现代了,可有些东西一去不复返,“六爷”的惆怅,也恰是刘瑾心中的遗憾。
 

“也许这就是乡愁……”刘瑾望着窗外,低声说着。
 

同样的乡愁,也在刘瑾的同学心头。
 

2014年,也就是刘瑾考入北京林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那一年,学校里一群年轻人组建了“乡愁北京”实践团队,期待能为北京留住味道。刘瑾顺理成章成为其中一员。
 

阜景街、白塔寺,这老舍笔下北京最美的街道,成了刘瑾寻访乡愁的开始。
 

2013年,白塔寺一带启动改造,改造进展如何?老北京的记忆留存下来了吗?去年暑假,刘瑾和同学们扎进阜景街,寻找着答案。
 

走进胡同,刘瑾渐渐觉得,“乡愁”并不浪漫,居民过得的确艰辛——胡同里车位不足、公厕不足、架空线杂乱,很多人的房子老旧,生活不便。
 

一位五十来岁的小卖部老板热情地拉住他们,请大家吃饼干喝酸奶,老板回忆着从前繁华的庙会和大杂院的美好时光,她也吐槽外面的公厕不好用,雨雪天气老积水。
 

“留住古都风貌,更要改善居民的生活。”刘瑾若有所悟。她和同伴们邀请当地居民共画“我眼中的白塔寺”。有的居民在房子周围绘出成片的绿树;也有人用神兽、红灯笼等装扮妙应寺白塔,怀念着儿时庙会的胜景……居民的画,感动着刘瑾,“居民们是有改造意愿的,他们期待自己打小居住的这片街道能生活方便,更能美丽如初。”
 

刘瑾欣喜地发现,居民的愿望,正在实现。通过“白塔寺再生计划”,一部分小院的确焕发新的生命力。比如,青塔胡同41号简园,此前住着四户人家,基础条件不好,且没有院子,大部分都是违章建筑。腾退后的院落经过设计师重新规划,变为竹声、竹影、竹庭、竹轩四部分,其中还穿插了隔墙、格构门、玻璃幕墙以及竹林,古典与现代交汇。如今这里变身文化中心,腾退搬走的居民常回来走走,不为别的,就想看看这老院子。
 

“乡愁北京”的足迹还走进大栅栏、史家胡同,去感受老北京文化,记录老北京的味道。70多岁老艺人杨长和的吆喝声就被“乡愁北京”的团员记录下来。
 

很快,刘瑾他们整理成文的“乡愁”寻访即将面世,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了解这座城市原本的味道。
 

“乡愁北京”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他们期待能呈现更多的旧城新生,期待能有更多的人关注旧城保护。在刘瑾的眼中,她所寻访的,就是家乡的味道、家乡的性格,她觉得,这是打小就在这座城市中长大的年轻人不能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