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瑶)千年古镇长辛店,一条长约5里的老街贯穿南北,曾是商贾云集的官府驿站处。今年年内,长辛店将启动老镇修缮保护,将在保护老字号、古院落、文化场所原有风貌基础上,改造老街沿街界面,规范统一现有经营业态,再现“五里长街”的繁荣。
丰台区永定河西岸,古时的长辛店曾是进出北京的西大门。无论是进出京城的官吏,还是南来北往的商客,或是进京赶考的儒生,都在此歇脚,大街上店铺酒肆林立、车马声啸、热闹非凡。发展到清朝,北至关门楼、南至九子河,大街南北五里繁华成片,“五里长街”之名由此而来。
然而,伴随城市化进程,近几十年来,一些低端产业逐渐聚集于此,历史文化悠久的老镇变得面目模糊。近日,记者在长辛店大街上看到,一排排商贩沿街设摊,小汽车、三轮车随意乱停,往老街两侧胡同里走,居民房屋低矮老旧、杂乱破败。而在这一片繁杂之中,遍布着近百家老商铺、老院落,二七机车厂、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清真寺等11处文物单位也都在此。
千年老镇历史风貌需要保护。今年,伴随地区棚改,老镇保护修缮也将启动。
如何修缮?“整个老镇将按照‘一街五片多节点’的格局进行规划设计。”长辛店棚改办工作人员说,“一街”指的是民俗商业街,包括长辛店老街及主要道路两侧沿街地区,将结合现有商业氛围,进行环境整治,改造强化沿街界面,保留街巷肌理,传承老镇特色风貌。
长辛店老镇是一片鱼骨状的地块,两头窄、中间宽,老镇里有名儿的胡同二三十条,没名儿的胡同上百条,基本遍布在老街两侧。“针对这些,将保留鱼骨状街巷肌理,打通、理顺胡同节点。”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老街两侧、小巷胡同里,还密集分布着上百处民宅,大都以四合院为主,建筑密度高、年久失修、日渐老旧,这些都将以保留、保护性修缮和更新为主,打造“微杂院、微空间”。按照保障民生与适度开发相结合,政府引导与自主创意相结合,业态布局与历史风貌相结合,整体规划与“一院一策”相结合,外迁、平移与修缮改造相结合五大原则进行。在此基础上,将结合功能置换和环境整治进行逐步更新,增加餐厅、酒店、展览等公共设施。
围绕“一街”修缮,老镇各类历史文化都将被挖掘利用起来,打造红色主题区、车站记忆区、教堂服务区、文创办公区、滨水休闲景观区五大片区。红色主题区,将整合“二七”烈士墓、留法勤工俭学旧址等文化符号,形成红色旅游线路,延续红色文脉;车站记忆区,将以始建于1899年的长辛店火车站前广场为中心,恢复老站旧貌;教堂服务区,将依托天主教堂建筑现状,营造特色鲜明的公共服务区;文创办公区,将以周边院落为参照,形成以文创办公等为主的特色区域;滨水休闲区及滨水景观区,将依托九子河,打造绿地景观休闲,提升老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