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天津大学模拟座舱空气环境实验平台。 本报记者 王晓明 摄
本报讯 (记者江珊)国产大飞机C919将首飞,其使用了天大“座舱空气革新性环境研究中心”研发的C919座舱环境控制系统,与传统大飞机相比,可以让飞机座舱内的空气新鲜度提高20%,乘客的热舒适满意程度也从70%提升至90%。
据介绍,座舱环境控制系统即飞机的“呼吸系统”。“万米高空、空气稀薄,舱内外气压差较大,尤其是在起飞的前十几分钟内,温差变化超过70℃,舱内环境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尤为可贵。”项目负责人、天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俊杰介绍说。
作为飞机九大关键系统之一的空气环境控制系统,一直由国外垄断。“空客、波音飞机的参考数据以西方乘客的舒适体感温度为主,很多中国人并不适应,作为全国首家,天大从2009年开始对大飞机座舱内的空气分配进行数值仿真和优化设计研究。”刘俊杰表示,“我们的任务就是用科学的方法让乘客无论坐在什么位置,都能呼吸到干净的空气,且体感热舒适指标适宜。”
据介绍,传统客机多在机舱顶部送风,不仅造成“冷热不均”,还会在窗口等处形成“涡流”,导致污染物和传染病病毒“滞留”。C919大型客机则从机舱顶部和行李架侧面同时送风,不仅吹散“涡流”,还对机舱内的纵向气流形成阻断,减少了乘客在座舱中交叉感染的概率,使空气更“清洁、清新”。
创造高能效的座舱空气环境是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生命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关键,是通过国际适航认证的瓶颈,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的突破口。“虽然中国大飞机起步晚,但是我们只要抓住关键共性基础问题进行研究、突破,就一定能在世界竞争中走在前列。”长江学者、天大客座教授、天大“座舱空气革新性环境研究中心”负责人陈清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