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白河穿城而过,蓝天白云与绿水青山、整洁的城市相映成趣。 本报记者 宋佳音/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节能减排,提高垃圾分类及处理能力,治理空气污染等“大城市病”;净化黑臭水体,清洁河湖水域;平原造林,增绿添景……记者日前从本市召开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获悉,5年来,本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改善,努力提升市民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
密云水库南岸庄头峪村,红香酥梨还未成熟,梨农老赵已经接到10多个采摘预约团体。“我承包的10亩梨园,年收入至少10万元以上。”在老赵这个种了大半辈子地的农民心里,生态环境治理带给他的最大变化,就是村里污水不乱流了,村边山水更绿了,来他家采摘的游客更多了。以前,村里没有污水处理设施,虽然村里水果味道好,可横流的污水、刺鼻的臭味儿,把采摘游客都熏跑了。
老赵感受到的变化,是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带给市民变化的一个缩影。
5年来,本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启动重点工程生态环境提升项目133项,总投资超过2500亿元,涵盖清洁能源建设、水环境治理、垃圾处理设施、绿化工程和城乡结合部建设等5个方面。截至今年5月,已有80余项重点工程投入运行或试运行,完成投资超过2000亿元。
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本市聚焦大气、水污染联防联控和生态建设,建立了三级“河长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合作治污、执法联动、跨界河流协同治污、重污染预报会商和统一预警分级、应急联动等机制,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整体改善。
全市年用煤总量由2013年的2300万吨压减到目前的1000万吨以内,全市优质能源占比提升到84%以上;调整退出印刷、铸造等一般制造业与污染企业1341家;淘汰167万辆老旧机动车。本市空气质量得以持续改善,2016年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年均浓度,较2012年分别下降23.7%、15.2%、64.3%和8.2%。
5年来,全市新增污水管网1400多公里、再生水管网490公里,污水处理率由83%提高到90%,再生水主要水质指标基本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成为本市稳定的第二水源;污泥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置,原生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城市“静脉”更为畅通。同时,本市平原造林超过110万亩,联通京津冀重点生态廊道加宽加厚,扩大了环境容量。目前,环北京规模化绿色屏障已初步形成,首都生态环境建设跃升新台阶, 全市森林覆盖率年内将达到43%。
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市民身边的环境也在不断改善。截至2016年,全市完成1000余条背街小巷环境治理。今年内,本市还将对100个老旧小区、11条高快速路、4条轨道交通新线出入口周边进行环境整治提升,进一步提高市民身边的环境水平。 本报记者 高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