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孙凤君:自建红色收藏馆(图)

 

 

◀1937年1月日中国学生救国联合会编印的《学生报道》。

 

▶1936年5月6日全国抗日救国联合会的机关报《救亡情报》西安事变号外。

 

孙凤君介绍毛主席像章系列种类。

 

《中华女儿》手绘连环画。

 

▲毛泽东著《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

 

▲孙凤君阅读《论持久战》。

 

▲绣红旗图案茶杯。

 

◀革命故事、英雄人物系列连环画。

■陶玉芳

红色收藏是中国艺术品收藏领域里一门特殊的、最具中国特色的收藏,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以及共和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代表着一个个历史性的时刻,每一个红色藏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红色藏品都是当时年代的印记。

近年来,从事红色收藏者众多,但个人建馆者甚少,农民建馆者更是寥寥无几。然而,平谷区峪口镇南杨桥村孙凤君,身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却凭着对红色收藏的无比热爱和执著,在家中建起了红色收藏馆,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传递正能量、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着实令人钦佩和感动。

红色情怀源于儿时

1962年出生的孙凤君,从小就有两大爱好:一是爱看《狼牙山五壮士》《地道战》《野火春风斗古城》《铁道游击队》《上甘岭》《英雄儿女》等抗击日寇和解放战争题材的电影,只要听说周边哪个村放这类电影,他不怕摸黑走夜路场场必到;二是爱看革命故事连环画,只要父母给点儿零花钱,他都舍不得花,偷偷攒着买了《小兵张嘎》《小马馆》《闪闪的红星》等几十本连环画仔细阅读,并放进大纸箱里小心珍藏起来。

革命电影和连环画里,先烈们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的场景深深地感染着他,令他热泪盈眶,对那些在漫长的革命历程中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产生了深切的缅怀和崇敬之情。曾经无数次,孙凤君心中暗想,“长大后,我要把那些小人书、连环画、书报都收藏起来,摆放在一个大屋子里供人们随便观看,让人们记住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孙凤君逐渐明白了儿时的梦想其实就是建一个红色收藏馆。而且,圆梦的心情越来越迫切,看见或听说三里五村谁家有红色藏品,他都想方设法买到手,但是特别杂乱无序,离建馆标准还差得太远。于是,自1995年起,他开始有意识地到全国各地收藏系列性、代表性红色物品,认真阅读中国革命史及相关书籍,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红色物品的种类特征,虚心向收藏界前辈请教学习,掌握了红色藏品年代的识别方法和鉴定真伪技巧,着手准备建红色收藏馆。

享受红色收藏乐趣

“搞红色收藏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开阔了眼界,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热爱党和咱们的国家;而且使我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觉得特别有意义、有价值!”提到进行红色收藏感悟,孙凤君禁不住喜笑颜开。

有些重要的革命文物和文献史料散落于民间,孙凤君常常坐公交、地铁、火车、飞机,去江西、上海、河北、南京、西安等地走街串巷,寻找珍贵红色藏品。每到一处,他先到古玩市场、旧书摊、废品收购站细心淘宝,然后跟收藏界朋友打听哪个百姓家里有珍藏的老革命物件,只要出门必有收获,偶尔还会有意外的惊喜。1998年冬,在昌平古玩城,孙凤君看到一包种类较多的毛主席像章,卖家称不零售,他二话没说成包买下。买到手打开包后一看,无意中发现有一枚“红囚徒”战士纪念章,这是一位老首长为表达对毛主席感恩之情设计的,当时只制作了十几枚,非常珍稀难得,他兴奋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

2004年夏,孙凤君听说平谷镇罗营镇上镇村一家存有多年的旧书要卖的消息时,他起大早儿骑自行车走了60多里路,天不亮就赶到了卖家。看到一大堆旧书里面有不少红色书籍如获至宝,立刻将其全部买下装进两个大麻袋,又顶着炎炎烈日骑了60多里路往回赶,累得汗流浃背。回到家后他精心整理,看到1945年10月新华书店晋察冀分店翻印的《论持久战》、195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时,他心想“别说骑120里路,就是1000里路咱都不怕,再苦再累也值了!”

“只要遇到心仪已久的藏品,不论花多少钱,都得抓住机会赶紧买下来。” 2010年冬,孙凤君去三河一个瓷器收藏朋友家,偶然发现1936年5月6日全国抗日救国联合会的机关报《救亡情报》创刊号及西安事变号外,他没有砍价二话没说就成交了。1937年日本出版的《特辑支那战线写实》《皇军大胜新年第一号》是他用一件心爱的明代瓷器换的,日本攻占卢沟桥后发给官兵的支那事变纪念烟盒是他花大价钱买的。回忆起其购买过程时,他仍很激动:“这些可都是日本侵略咱中国的铁证,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巨大时代意义,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日本侵华宝贵史料!”

建馆传承红色文化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0多年的痴心收藏,孙凤君收集了党史资料、抗日时期国内外报刊、毛主席著作、毛主席像章、“文革”红宝书、革命故事连环画、英雄人物图瓷器等七大系列上万件红色物品。2012年春,他制作了数十个镜框、展板、展柜、展台,把家中的三间正房改建成了红色收藏馆,将收藏的所有红色物品逐一展示出来,终于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走进孙凤君的红色收藏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北墙上金光闪闪的毛主席像章,梅花图案、去安源、天安门、题词、瓷质、不锈钢等16类近3000种4000余枚。第二眼看见的便是展柜上摆着的唐山、遵化、邯郸、包头、邢台等产地大大小小的百余个毛主席陶瓷塑像。接着,吸引你眼球的即是展馆中央的西侧展柜,里面不同时期的《论持久战》《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及不同年代的《毛泽东选集》等毛主席著作200余本。看着镶在镜框里的一枚枚像章、一尊尊庄严的塑像、一本本毛主席著作,观者感到他对毛主席的深沉爱戴和无限敬仰,并深受感染。

展馆中央的东侧展柜里,既有1943年中共晋豫分局印制的《列宁论群众观点》、1949年苏南新华书店印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重要文献——干部学习丛书》、1949年冀鲁豫新华书店印行的《马列主义的宝藏》、胡乔木著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1953年-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4年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中共八大至十二大文件汇编等党史资料系列书籍资料300余本;又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记》《杨开慧的故事》《昆仑山的火焰》《鸡毛信》《八女投江》《中华女儿》《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下的大寨干部》《农村干部的光辉榜样徐庆文》《岗上青松吴春山》《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千余本纪录革命英雄故事的书籍和连环画,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及革命前辈的光辉岁月。

南墙的柜台上整齐地摆放着几百张报纸,1936年5月6日全国抗日救国联合会的机关报《救亡情报》创刊号、1936年4月《上海文化界救国会会刊》、1936年国难教育社编印的《国难教育》、1937年1月中国学生救国联合会编印的《学生报道》等报纸数百张。此外,还有抗日战争期间,日本编印的《特辑支那战线写实》《南京城陷落》《皇军大胜新年第一号》等几十份专刊报纸,详尽记录了日寇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是极为罕见的宝贵史料。

“什么是红色文献呢?就是指记录咱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历史的报刊书籍,这些珍贵的史料上面记载无数革命英烈的光辉事迹……”红色收藏馆建成后,经常有区内外群众前来参观,尤其是“七一”、“八一”等节日期间一天接待好几波,每次有人来参观,孙凤君都兴致勃勃地当起解说员。

现在,担任平谷区古玩收藏商会、收藏家协会理事的孙凤君,对办好红色收藏馆的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有人笑我痴,有人说我傻,10年前就有人出30万元的高价要买我这些藏品,被我一口回绝,因为我的梦想就是要建红色收藏馆。今后,还要继续收藏有价值的红色藏品,丰富馆藏内容,争取把红色收藏馆越办越好,吸引更多的群众来参观,传递正能量,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