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另一面:无风三尺土,有雨半街泥(图)

 

 

▲1880年代的崇文门大街,即使在晴天街上的车辙也非常触目惊心。

 

▲1870年代,骡马市大街被大车轧出两溜儿深深的车辙。

托马斯·查尔德摄

 

▲1917年,北京遂安伯胡同雨后泥泞满地。这是当时北京胡同的缩影。

西德尼·甘博摄

 

▶1918年11月,北京警校学生为庆祝一战胜利游行。民国初年朱启钤对北京市政进行过一次大改造,当时一些路面铺设了沥青。

西德尼·甘博摄

 

◀清末北京排水设施形同虚设,天一下雨,黄土变成泥浆,一辆马车陷入泥潭中。

 

▶1930年代,北京东四牌楼下一辆压路车在修整路面。

爱伦·凯特林摄

 

▶1900年代,在鼓楼上层修复围栏的工匠眺望鼓楼东大街,当时北京主要干道都这样崎岖不平。

提起老北京,人们总会津津乐道于红墙黄瓦的紫禁城,悠闲的胡同生活,公园古刹处处是景的古都风貌……久而久之,这些成了老北京的代名词,成为了老北京的名片,同时也成为人们对老北京的一种美好的想象。然而,老北京不但有温情脉脉、风景如画的一面,同时也有污秽遍地,肮脏没落的另一面。早年间,老北京的交通和路况就是来京的外国游客吐槽最多的方面。1868年9月,德国旅行家李希霍芬来到北京后发现:“宽宽的道路都没有硬化,由于地面松软,久而久之,路面形成许许多多高低不平的凹槽,有时深达一米多。”

清代,北京的道路都是黄土铺成的,天一下雨,黄土变成泥浆。人走车轧,天长日久许多主要干道中央都有几道大车辙。李希霍芬抱怨,“坐马车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水坑和垃圾坑几乎占了路面的一半,而车夫只能凭经验躲开这些凹陷。由于路面松散,行人车马经过总会扬起许多尘沙,正所谓“无风三尺土,有雨半街泥”。冬天,人们烧煤取暖,煤灰倾倒在街上,西北风一刮,灰土满天。皇帝每次出行都要黄土垫道,因此北京许多街道比两边民房地势高出许多。

清末北京的排水系统几乎失灵,虽然官府照惯例每年春天都要疏浚排水道,但在政局动荡、财政入不敷出的年代,这些沟渠早已经形同虚设。那时候各家房前都有脏水坑,雨后积水状况就更加严重了。据说,人力车夫最怕雨天拉活儿,不但泥浆会使车子变重,满地积水还会浸坏他们的鞋。积水最严重的时候,不要说人力车,骡马也难以前行。

直到1900年以后,清政府才开始有了市政建设的概念。官府开始为部分路面铺设碎石,但大多数道路仍然裸露在外。民国初年,北京大街上开始出现汽车,飞驰的汽车加剧了扬尘。当时一名记者讽刺道:“街上若不过汽车,也显不出尘沙的威力,地上若没有沙尘,也显不出汽车威风,二者可算‘相得益彰’了。”直到1949年,北京城区只有前门大街、东交民巷、西交民巷等十几条低级沥青路,其他街道,尤其是胡同里仍是尘土飞扬。

更糟的是,近代北京没有现代的垃圾处理系统,居民将垃圾随手倾倒在路边,难闻的气味和各种污物病菌满街飘荡。随着卫生知识逐渐传入,人们开始认识到道路清洁的重要性。1905年外城巡捕西分局就曾张贴告示,告诫居民:“京师每逢春秋时令,常有瘟疫病症,全因为街上不净,气味传染的缘故……可见打扫街道一事,是生死相关的。”结尾还不忘恫吓:“积下灰土等类,断不可在门口乱倒……自爱的商民,千万知道廉耻要紧,倘敢违抗,另行究办!” 告示虽然苦口婆心,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1928年,北平特别市卫生局成立。新机构雄心勃勃,一心想搞好清洁工作,以此扫去晚清和旧军阀时代的不良风气。次年,卫生局发起“厉行清洁工作”,要求下属的清洁队每天上午完成主要街道的清扫,午后则和公益夫役一起清理胡同。实行之初,清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仅仅过了半个月,便因经费不足被迫停止。民国年间,北京城的卫生状况,虽在几次卫生运动期间有所好转,但风潮一过,垃圾很快又堆在街边。

新中国建立之初,北京市政府先后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清洁卫生运动,在街道动员下,群众们共清扫出20多万吨垃圾。与此同时,整个北京市共修建道路248公里,许多原先的土路铺上了沥青。通过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北京的道路终于面貌一新。郭家玮/文

本版图片由陶然野佬、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