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丽敏
四年前,为考察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纪念地王家山惨案遗址,我带市委宣传部和市委党史研究室的有关同志,在清明节前去了门头沟区斋堂镇的王家山村。回来后心情难以平复,写了以下文字。
再次来到王家山,脚踏在已经松软的土地上,我小心翼翼。远眺村子的断墙,心一下子就不平静了。
进村,看见为纪念蒙难乡亲立的汉白玉石碑,忽然想到若是带上一束鲜花敬献在墓前就好了。之前只忙着联系今天的考察事宜,全然忘了买鲜花的事。春寒料峭,我看到漫山遍野的山桃花、山杏花已然绽放。乡亲最爱的一定还是凌寒盛开于山野的家乡的花,也只有这山野之花才配得上他们高傲不屈的灵魂!
如果不知道王家山的历史,看见眼前的残垣断壁,许多人都会误以为这是一座废弃的村庄,被用作拍摄战争影视片的取景地。这个在地图上不显眼的村庄,已经没有村民居住。乡亲们舍村主要是因为那一次惨案。大家无法安生在亲人葬身火海的地方,选择了迁出。乡亲们陆续地迁出,最后剩下了这个孤独的家园,像一曲凝固的《王家山小调》……
1942年12月11日之前,王家山是宛平县西部山区一个完好的村落。它坐落在斋堂川的群山之坳,地形隐蔽,地势险要,能俯瞰半个斋堂城。如果没有人带路,外人很难找到通往村中的山路。即便能找到路,由于地势高峻,不等人爬到山腰就会被发现,村民就会很快撤离,等危险解除后再回村中。倚仗优越自然环境的护佑,王家山人世代安居于此。
随着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寂静的小山村难以平静。
1942年10月,日军在华北地区开展第五次“强化治安运动”,在昌(平)宛(平)地区采取了并村行动,在抗日根据地边缘地区制造“无人区”,妄图割断民众和八路军的联系。王家山村位于日伪据点斋堂以北的北山上。当时,王家山村有40多户人家,日伪军进入斋堂后王家山的村民坚持斗争。年轻人参加抗日队伍,儿童参加儿童团,王家山成了平西抗日的“堡垒村”,因此,被日本侵略者视为眼中钉。多次袭扰未能得逞,日军的报复心理更强烈了。1942年12月12日,在赖野小队长的指挥下,日军痛下杀手,村子陷入火海。
考察中,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宋同志说,他查阅王家山惨案的资料,知道那个引“狼”入村的汉奸姓宋。他眼中泛着泪花,感叹地说真替宋氏子孙感到羞愧,并愤然道:“这个无耻的败类,抗战胜利后被逮捕枪毙是罪有应得!”我说:“您不必羞愧,您是山东人,而宋福增是本地人,你们肯定不是一家。”宋同志说:“但事实就是王家山老少妇孺42条生命因他带路才断送于侵略者之手,而且是被关在屋子里活活烧死的啊!”的确,像汉奸宋福增这样的民族败类在日军侵华的时候,为了私利,置民族大义于不顾,干昧良心的事,他们终逃脱不了罪责。
在王家山老书记的引领下,我们来到那个日寇纵火烧死乡亲的小屋,那里只剩下了房坷塄。老书记指着黑黢黢的破墙,说:鬼子把门反锁上就放火烧房,一个小孩侥幸从这个小窗户逃了一条活命。
听着老书记的话,我环顾残垣,不敢在脑海里情景还原,可是又禁不住去还原,禁不住思绪沿着老书记的话打开闸门。这样一来,风似乎伸出了一条条噬命的火舌,继而是赖野狰狞的脸孔、老人们妇女们的高声怒骂声、孩子们凄厉的哭声,家园顷刻间成为地狱。惨案遇难者42人,有古稀老人、儿童、孕妇,还有刚满月的婴儿,17户人家绝户。
日军侵华,制造过多少类似王家山惨案的惨案无从查考。王家山惨案当时震惊了平西抗日根据地,制造王家山惨案的刽子手赖野,1943年在河北省涞水县被八路军击毙;汉奸宋福增外逃时被抓捕归案,1950年交人民公审后枪决。
日本侵略者到中国来就是侵略,他们灭绝人性是侵略本质决定的。而那个汉奸宋福增,说来也不是天生的汉奸,《门头沟区志》人物篇他还占了一席之地。书中对他这样记述:宋福增(1911-1950年),白虎头村人。1938年八路军到斋堂川后,曾参加抗日工作,任白虎头村农会会员、评议会主任及村自卫队长等职。1940年任白虎头村长,开始还做些有利于抗日的工作,后逐步投入日军的怀抱,当上“新民指导班”的副班长……
我当时在区志办公室工作,非常不解为什么把这样一个为虎作伥的民族败类写入志书。今天,站在废墟前忽然明白了编委会的深意。
在国家档案局网站发布的文件中,看到日本战犯船木健次郎的笔供。他是王家山惨案的主谋。船木健次郎在日本侵华时期,担任第四国境守备队步兵少佐大队长,活跃在北平斋堂地区和宛平县,曾数次对村庄进行毁灭。船木健次郎是何许人呢?网上资料显示:1897年生于日本富山县,1937年12月到中国东北,任第四国境守备队步兵少佐大队长。1943年8月回日本,又到朝鲜。1945年6月任第137师团第375联队大佐联队长。1945年8月15日被苏联红军俘虏。根据船木健次郎交代,他的重要罪行首先是摧毁村庄。笔供中是这样说的:“我大队由于团长的命令对村庄进行毁灭的事也有过数次,其年月日地点等没有明确的记忆,就是在东斋堂南方15公里的地点一处约15户,在东斋堂西南方20公里地点一处约15户,在东斋堂西北方20-30公里地点一处约有15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