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2005年7月11日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待国家海洋博物馆开馆以后,在中华海洋文明的兴起与繁荣展厅设有“郑和下西洋”展览单元,从人员组成、船队编制、通航四海等方面详细介绍这一在中华海洋文明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
天津北方网讯:
为纪念2005年7月11日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3月17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
中华海洋文明的兴起与繁荣 郑和与王景弘
待国家海洋博物馆开馆以后,在中华海洋文明的兴起与繁荣展厅设有“郑和下西洋”展览单元,从人员组成、船队编制、通航四海等方面详细介绍这一在中华海洋文明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观众通过实物、图文资料、雕塑、模型相结合的展示,感受中华海洋文明的壮丽辉煌。
中华海洋文明的兴起与繁荣 郑和船队编制
郑和(1371-1433),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明朝航海家、外交家。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奉钦命,率领一支堪称15世纪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船队——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以过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智慧,历经千难万险,纵横于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的广阔水域,远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率先在人类历史上实现了辉煌壮丽的洲际远航。郑和船队在造船技术、船队规模、航海技术、后勤保障、通信联络、航海里程等方面,在当时都引领世界航海先机,为其后风起云涌的世界航海事业积累了丰富经验。
馆藏明代茅元仪辑《武备志》 明抄本
在世界航海史上,郑和下西洋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七下西洋的壮举,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与所到国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与亚非各国的商贸往来中,互利互惠,互通有无,开拓了亚非国际贸易,做出了重大贡献。
国家海洋博物馆收藏有明代茅元仪辑《武备志》的皮纸线装明抄本最后一卷卷二百四十,其中收录有《郑和航海图》。原图呈一字形长卷,收入《武备志》时改为书本式,自右而左,有图20页,共40幅,最后附“过洋牵星图”二幅。海图中记载了530多个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个,最远的东非海岸有16个。标出了城市、岛屿、航海标志、滩、礁、山脉和航路等。其中明确标明南沙群岛(万生石塘屿)、西沙群岛(石塘)、中沙群岛(石星石塘)。郑和下西洋折射出的中国先进航海科技光辉,表现了中国古代人的伟大智慧,从而创造了郑和下西洋的伟大航程。
国家海洋博物馆还收藏有清中期《郑和行香碑》拓片。郑和行香碑在福建泉州灵山圣墓回廊右侧,系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途经泉州,来此祭告行香后,属下为之所立的记事碑。碑文内容记述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厮等国,来此行香,希望得到灵圣庇佑。忽鲁谟厮是在有关郑和航海的史书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地名之一,在今伊朗东南米纳布附近,扼波斯湾出口处,为古代交通贸易要冲。泉州灵山圣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唐武德年间(618-626年)穆罕默德遣四贤徒来华传教,卒葬灵山。碑文内容充分反映了郑和作为伊斯兰教徒在出海前祈求庇护、航行平安的习俗,也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见证。(通讯员白黎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