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坛内建筑
冯小红
盛夏时节,夜月爽朗。因为家住礼士路附近,所以时常去月坛公园转转,寻觅古坛遗迹,遥想祭月仪典……南园纳凉,北园怀古,这座著名的古典园林总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月坛原名“夕月坛”,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位于城西南礼士路附近。距高楼林立、极尽繁华的金融街商圈近在咫尺,与车流拥堵、人声嘈杂的儿童医院毗邻。月坛公园那高大厚重、飞檐斗拱的东天门、北天门,也许会为行色匆匆、奔波忙碌的人们带来些许内心的安宁。路过此地,人们便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甚至会来到这座由昔日皇家祭祀月神的圣坛改建的公园,走一走,看一看,细细体味对天地日月的敬畏,慢慢感悟古人对大自然的崇尚与恭之如仪……
从儿童医院西门即可看到月坛公园的正门东门,东门以北20米便是高大的东天门,但朱红铆钉的东天门常年三门紧闭,更增添了这座夕月祭坛的神秘……
北天门位于月坛南街,紧邻复兴医院,与那家著名的包子铺隔街相望。北天门与东天门同样高大厚重,门口时常可见行人驻足仰望。三扇砖砌拱门(不同之处是东天门是方门),通面阔22米,进深达4米5。檐下有彩绘旋子彩画,每扇厚重的木门上都装饰着九纵九横的大门钉,尽显皇家风范。
仅一墙之隔,在北天门的进深处,时常会坐着几位退休老人,边拉京胡边唱京戏。红墙碧瓦飞檐雕梁下这一幅温馨质朴的画面,仿佛穿越时光,将人们带回到明清时代的京城……
我国自古即有敬天礼地、祭祀日月的传统,到周朝祭月逐渐演变为王室专属祀典。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夕月便指在夜晚祭月拜月。古人认为,五谷丰登离不开月亮的滋润照射,所以在秋天要答谢月神的护佑,通过祭月来祈祷国家的长治久安。
月坛是京城五坛八庙之一,但规模较小,影响也较小。对于天坛、地坛等,人们都较为熟悉。以故宫为中心,日坛在东,月坛在西,地坛在北,天坛在南偏东,先农坛在南偏西,呈对称分布。天地日月原合祀一处,明嘉靖时期,为完善礼制分祀日月,所以于1530年自天地坛(今天坛)分设祭坛于阜成门外,即“夕月坛”。
北天门前面的碑牌文字资料显示:月坛是明清两代帝王于秋分日祭拜夜明神和诸星宿之地。清承明制,每三年,由皇帝亲祭,其余由武官代祭。《明嘉靖祭祀》也有记载:秋分祀夜明于夕月坛。
如今的月坛公园分南园与北园两个区域。祭月坛及具服殿、钟楼、神库、祭器库、宰牲亭等一系列为祭月典仪服务的古建筑均在北园。
从北天门往东南行一百多米,便来到具服殿,当年皇帝祭月时就在此处更换衣服、临时休息。具服殿现辟为办公区,不论工作日还是周末,三扇朱红宫门紧闭。轻轻地推开东侧的小宫门,可见院内修葺一新的正殿与东西配殿。正殿三间,坐北朝南,殿前两株茂盛的翠柏掩映着六扇木格栅红门,殿正上方悬挂金色镶边竖匾额“具服殿”,门前有对联。殿顶碧绿的琉璃瓦,檐下金色的金凤和玺彩绘,殿外设朱红色宫墙,处处彰显着皇家的威严气度。
走出具服殿,从北天门往西南便是钟楼。眼前犹现2011年复原的“皇家”祭月仪式,主祭人就是在具服殿换上祭拜服饰后,行至钟楼,在此鸣钟祈福。钟楼保存完好,共有两层,楼顶绿琉璃筒瓦歇山顶,檐下彩绘旋子彩画。通面阔17米,进深14米,通过内部的木栅券门可登上二层。在楼下抬头仰望,透过红木格栏,悬挂在二层的黄铜大钟清晰可见,据说高3米、重达2吨。明代铸造的大钟现于大钟寺保存,此钟为根据原状复制的仿品。
此时此刻,钟楼南门前的台阶上,正坐着一位闭目养神的老人;不远处,钟楼西侧的空地上,一位小小孩童在妈妈的引导下,正蹒跚学步……
从钟楼出来沿甬道南行,便是祭坛所在地。但面前的祭坛被围墙紧紧封闭,一座庞然大物——电视发射塔赫然矗立其间,无奈的人们只能望而却步了。据介绍,原祭坛拜台14米见方,高1.5米,白石砌筑,原来四周都有坛墙和棂星门。坛面铺设白色琉璃,代表月亮,与日坛祭坛的红色琉璃相对。现今,只有正东的棂星门基本保存完好,有三门六柱,棂星门的门楣、门柱均为汉白玉石制成。此时,在棂星门前的空地上,一对年轻人正在打羽毛球。这座建于明代、清代逐渐荒废的祭坛,于1960年被拆除。1966年又在坛址上建起了中央电视台的发射塔。发射塔高180米,为央视备用发射塔,至今仍占据着祭坛坛址。除了一小部分明坛墙被保存在西墙边,游人透过玻璃可亲眼看到外,为祭月典仪服务的宰牲亭、神厨、神库、乐器库、祭器库,至今都被央视发射塔封闭占用,不对外开放。
每年中秋之夜,附近的人们都会来到南园,昔日的皇家祭月之地,如今已成为平头百姓赏月的好去处,传承着华夏民族的千年文明。南园蟾宫里的映月池、广寒桥、嫦娥奔月雕像,寄托了多少人对柔美月亮的无限遐想……从小就熟识的嫦娥,在我们的心目中,更代表着美的精魂!抬头望月,倚竹品茗,珍惜眼前的美好,忘却生活的繁忙。之所以年年中秋特意到月坛赏月,是因为在我们的心目中,月坛的月,自是更圆更亮,因为她得到人们更殷切的瞩望,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