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大杂院变身会馆博物馆(图)

 西打磨厂街引入知名文创机构 打造“西打工坊”品牌

 

昨天,前门西打磨厂临汾会馆由大杂院变身会馆博物馆。 北京晨报记者 李木易/摄

走在西打磨厂街上,带有老虎窗的老建筑、刻着“靛青颜料”的老颜料铺,时光仿佛在此刻“穿越”;街边的石榴、柿子、葡萄虽然还是湛清碧绿,但累累果实让人期待秋凉后的丰收;老街坊摇着蒲扇、喝着花茶,聊着隔壁那个破落的大杂院怎么几天不见就还原成祖辈故事中的百年会馆;世界级设计大师的工作室在老街中星罗棋布,后现代也好、空间感也罢,院里依然是曾经的那棵老香椿……包括西打磨厂街在内的前门东区,“老胡同、新生活”的理念,已经重新让老北京的“静”回归。

大杂院变身博物馆

来到西打磨厂东口,第一眼就能看到临汾会馆。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居住了30多户居民的大杂院。2015年,这个始建于明代的商业会馆终于完成腾退,于去年完成修缮。

如今的临汾会馆,马上就要以会馆博物馆的新面貌亮相,免费向公众开放。走进大门,有种时光倒转的错觉,因为此时展现在眼前的,很多都是明代、清代会馆繁盛时期的“真迹”:原有的砖、瓦、石构件,能用的都原封不动地利用,更新的部件在质地、色调上都尽量与原来相同。正房的梁架彩绘,所绘图案的级别之高,可与乾清宫、太和殿比肩。相反,会馆的“大杂院”时期私搭乱建的低矮平房、过道里乱七八糟的堆物堆料已经成为“老照片”。

天街集团总经理李军称,2015年天街集团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保护利用模式,对临汾会馆建筑进行了保护修缮,并将其改建为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布展工作在市文物局等的指导下,聘请了王世仁、阎崇年、赵书、韩永、刘超英等专家,全程进行专业把关。“在博物馆里,既能了解前门地区独特的会馆文化、会馆保护的现状,感受历史的积淀与厚重,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展品,比如记载着当年会馆与牙行打官司的石碑、第一甲第一卷的状元卷。”

记者了解到,前门东区范围内有会馆遗存29处,其中市级文物1处,普查级28处。截至目前腾空12处,完成旌德会馆、贵州会馆、吉安会馆等7处会馆的修缮,正在对江西新建会馆、丰城会馆等5处会馆进行修缮。

保留“过街”爬山虎

整治前的西打磨厂街,市政基础设施落后,街区环境脏乱,整体形象颓败,与历史上的繁华商街相去甚远。“比如电力、电信架空线在天上拉成了蜘蛛网;街上到处是私搭乱建,商铺的摊位都快摆到了马路中间,加上机动车与行人混行,经常堵得一塌糊涂。最重要的是,很多特征鲜明的历史建筑都被淹没,比如街上212号的‘天福店’,门口的石刻匾额完全被水泥外立面糊上了。”

通过整修,西打磨厂街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提升,周边8条胡同约2000延米的雨水、污水、给水、燃气管线得以改造敷设;全面完成“无煤化”改造和道路工程;电力、电信等架空线全部入地。改造了市政基础设施这些“大硬件”,西打磨厂街的绿化景观、照明、视觉系统同样是精心设计而成。除了新增银杏、碧桃、白皮松、国槐等127棵树木、1000平方米草皮及花卉,两人合抱都搂不过来的大杨树、院里的老香椿树,能保留的都保留下来。最显眼的是一处“过街”的爬山虎,生长多年已经茂盛得将攀援的绳子压弯了腰,就是为了保留这个老“符号”,在街道整修时,特意保留了支撑爬山虎的木质电线杆。

老文物进驻新文创

西打磨厂街形成于明代,因街内有许多打制铁器金属工具的作坊,因而得名打磨厂。虽然现在街上的老作坊早已不见,但长巷三条1号、临汾会馆、肖公庙、三山斋晶石眼镜店、大德通票号、瑞华染料行等多处历史遗存仍得以保留。根据2015年出台的前门东区规划导则,这一区域将彻底告别以往的大规模开发,定位为“文化整体保护”。同时也明确,不再单纯地保护一条街、保护几条胡同,不再单纯地保护四合院的外在形式,而是要连同文化、原住民、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一同保护。

李军告诉记者,西打磨厂街将践行前门东区“老胡同,新生活”定位,体现“打磨·匠人”精神的文化创意、设计创新核心理念,引入国内外知名的文化艺术创意人士和机构,形成具有国际水准和影响力的文化创意聚集地,打造集文化创意与设计创新为核心理念的“西打工坊”品牌。目前包括民智文化研究院、隈研吾建筑设计北京工作室等多家国内外顶尖机构相继入驻,下一步,北京规划馆的新馆也有望落户西打磨厂的西口。

北京晨报记者 王萍